People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q (一个背叛地狱的魔鬼), 信区: People
标  题: 从雏妓到画家 一枝独秀的青楼女子潘玉良(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hu Dec  2 18:10:02 2004), 转信


  1928年冬季,带着圆满和喜悦,潘玉良学成归国,结束了9年异国飘泊的艰辛日子,受
聘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任西画系主任。两个月后,王济远先生为潘玉良在上海举办了“中
国  
第一个女西画家画展”。这次画展共展出了200多件作品,震动了中国画坛,《申报》为此
发了专题消息,远在罗马的刘校长得知后也发来电报祝贺。第一次画展的成功给刚刚回国
的潘玉良带来了极大的自信,她随后再接再厉, 1932年,她在上海举办第二次个人画展,
游欧回国的刘校长亲临画展,校长在那张《浮山古刹》前停住了,他指着画对身旁围观的
人说:“你们看,好一座别致有趣的古刹,可谓是淋漓逼真,惟妙惟肖,它说明了作者西
画功底坚实,也表现了技巧的纯熟,意境不错。”在场观者无不赞同,可老校长话锋一转
:“可是,我不喜欢也不主张这种素描,我主张借鉴西方的艺术,用以丰富和发展我国的
绘画艺术……”玉良受到了震动,她认真思量,自己作品缺乏个性,之后,为了充实和丰
富自己的艺术营养,她走遍黄山、庐山、浮山、扬子江等地,以小学生的谦恭,广拜名师
,古从石涛、八大、沈石田,近到齐白石、张大千、刘海粟、黄宾虹、林风眠,采百家之
长,酿自我之蜜,在峰巅、峡谷、画室、课堂、河畔、林荫奋战。两年后她展出了别开生
而的新作,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她的第四次画展在明复图书馆开幕,展出了百件近作。其
中《我的家庭》、《瘦西湖之晨》、《白荡湖》和《春》引起了画坛的轰动。参观者车水
马龙,川流不息,把个明复图书馆搞得热闹空前。还有不少美术青年,不远迢迢千里,慕
名而来。她常常被他们围住,向她讨教绘画技法。
  正是潘玉良事业鼎盛时期,日本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中国处在了民族危难之
中,成千上万的难民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挣扎在死亡线上。面临着亡国灭种之灾,不愿
作亡国奴的人们,掀起了大规模的救亡运动。抗战期间,潘玉良以极大的热情投身于当时
美术界义展义卖活动,发表讲话,谴责一些“知名人士”远离现实话多画少。结果受到一
些无耻之徒诽谤攻击“妓女不能玷污象牙之塔”等等谗言污语。玉良不为所动,她以加倍
的努力投身艺术创作和社会活动。她创作油画“白菊”,寄托自己对艺术,对爱情的无限
忠诚。1936年,她举办第五次个人画展,这成为她在祖国的土地上最后一次画展。展品中
有幅大型油画《人力壮士》,画面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裸体的中国大力士,双手扳掉一块压
着小花小草的巨石。践踏东三省的铁蹄,虎视神州大地的充血眼睛,怒吼的风云,受难的
苍生,人民的呼号,权贵的置若罔闻,在她心中组成了一支悲壮的大合唱。她想藉着对力
的赞美,来表达对拯救民族危亡英雄的敬意。前去参观的许多观众久久地停留在这幅画前
,默默地感受它的震撼。潘玉良很爱这张画,想自己保藏。然而画展开幕那天,教育部长
王雪艇提出要买这张画,她也不好拒绝,以1000大洋定了下来,议定画展闭幕时取画。不
料就在这天晚上画展遭破坏,《人力壮士》被划破,边上还贴了张字条:“妓女对嫖客的
颂歌”。旧时伤疤又一次被别有用心的人残忍地揭起,潘玉良呆立当场,望着被破坏的乱
七八糟的展厅,一种深入骨髓的悲哀不可遏制地涌上了心头。多少年了,有些人还是不肯
放过她的过去,可是现在的潘玉良不再是当年那个柔弱的小姑娘了,多年的风雨磨难在丈
夫潘赞化对自己的一往情深中早已使她学会了坚强和容忍。她应该坦然和微笑面对屑小之
徒的攻击,这些人的非难,不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自己的成就吗?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9.164]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