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实证主义部分) 4    zcm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12:23:08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Wisdom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实证主义部分) 4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6:33:59 2000), 转信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3.3   斯宾塞
       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 Spencer,1820一1903),英国社会学家、
哲学家,进化论的早期倡导者,英国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有影响的主要
成就在于对知识进行了综合,并提倡个人优先于社会,科学优先于宗教的观点。
他的代表作是《综合哲学》,这部完成于1896年的多卷本综合性著作论述了生物
学、心理学、伦理学和社会学的原理。其他著作有《社会静力学》(1850)、
《进化的假说》(1852)、《社会学研究》(1873)。
        斯宾塞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好辩、也最有争议的英国思想家之一。他强烈
的科学取向,使他极力强调以科学方法考察社会现象的重要性。他坚信自己思想
的所有方面构成了一个极为融贯而有序的体系。他认为,科学与哲学支持并促进
了个人主义和社会进步。不过,虽然把他视为维多利亚时代乐观主义的代表人物
是很自然的,但他也绝不是没有受到不时笼罩在维多利亚式的自信之上的悲观
主义阴霾。例如,他认为进化之后必然是解体,即退化,而个人主义只有在社会
主义和战争消亡之后才能盛行。
        斯宾塞把哲学视为具体科学的基本原理的总结,是取代中世纪“神学大
全”的“科学大全”。他从发展的角度思考科学的统一,他的整个框架实际上是
由生物物种进化观暗中支撑的。在《综合哲学》的第一部《第一原理》中,他
认为科学和秩序均以现象为研究对象,即都是研究有限的、有条件的、相对的
和可分类的东西。但现象又是无限的、无条件的绝对存在的意识表现,而这种
绝对的存在又是独特的、不可分的东西,超出了现象的范围。斯宾塞从牛顿的
经典物理学出发有时称之为“力”。这种绝对的“力”是恒久存在的,是一切
现象的终极原因,是最高的实在;但人们所能感觉到的力只是这种绝对的“力”
的符号,但它本身是什么,却是不可知的。“不可知论”(agnosticism)这个
词就是他发明的。
        在他看来,事物的基本规律是“力的恒久性规律”(the law of
 persistence of force)。任何事物在这种力的规律的作用下,都不可能保持
其自身的同质(homogeneous),因为外在的力对事物某一部分的影响必然不同
于其他部分。他由此认为任何继续作用于同质事物的力都必将引发其不断的变化。
而这一“作用效果的增值规律”在他看来是理解整个宇宙和物种演化的线索,
他又把这一规律归于一种未知的、也不可知的绝对的力。值得注意的是,斯宾塞
关于物种进化的观点发表在达尔文和华莱士之前。不过他那时认为进化是由获得
性特征的遗传引起的,而达尔文等人则归之于自然选择。他后来也接受了自然
选择理论,把它作为生物进化的原因之一,并熔铸出“适者生存”(survival
 of the fittest)这一名言。
        在社会学或社会哲学方面,斯宾塞在《社会静力学》中首次反思了人类
社会,提出了普遍的进化框架。他认为社会进化是不断个性化(individuation)
的过程。在从无差别游牧部落向复杂的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劳动的不断分化
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化。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
工业社会,在前者中人类的合作是通过暴力,而在后者当中,合作是自愿、自发
的。
        进化并不是斯宾塞唯一应用到社会学理论中的生物学概念。他详细地
比较了动物有机体和人类社会。他发现二者当中都有调节、维持和循环分配三个
系统,在动物中分别是中枢神经、营养和静脉动脉,在社会中分别是政府、工业
和道路、电报、商业等手段。据此他又把社会成员分为三等:一是从事生产职能
的工人和农民,二是从事“分配与循环”职能的商人、企业家和银行家,三是
从事“调节”职能的政府管理人员、官吏。他断言这三种人同时并存是由社会
有机体的本性决定的,他们互相合作,各司其职,以维护社会的平衡和秩序。
同时,在动物和社会有机体中也存在着重大的差异:在前者中,只有一个于整体
相关的意识,各个器官是为着整体的生存而生存的;而在后者当中,每一个成员
都具有意识,整体是为了它的各个部分的存在而存在。社会是为了其成员的利益
而存在,而不是其成员为了社会的利益而存在。
        这种个人主义是打开斯宾塞全部著作的锁匙。军事社会与工业社会的
对立实际上就是专制主义与个人主义之间的对立,前者是原始的、坏的,后者
是文明的、好的。他相信在工业社会中能够产生秩序,这种秩序虽然不是某人
有意设计出来的,但能够微妙地调节各个团体的需要。在《人对国家》(1884)
一书中,他写道,英国的保守党一般来说喜欢一种军事的社会秩序,而自由党
则热衷于工业的社会秩序;但19世纪下半叶的自由党人,随着他们通过了关于
工作日、酒类许可证、卫生设施和教育等方面的立法之后,却发展出一种“新
的保守主义”,并在为即将到来的奴役之路作准备。他认为,过去的自由主义
的功能在于限制王权。未来真正的自由主义的功能应当限制议会的权力。
        在斯宾塞对变化和分化的强调中,无意中用19世纪的语言重复了斯宾
  莎和莱布尼茨在17世纪勾画出的自由主义的形而上学。斯宾诺莎认为“神或
自然”具有无限的属性,任何一种可能性都是在其中实现的;莱布尼茨认为神
的完满性在宇宙的无限多样性中呈现出来。不过他们两人都不认为时间是实在
的根本特征,而斯宾塞则把对时间的实在性的信念和对任何可能的多样性存在
的最终现实化的信念结合在一起。他就这样给多样性的自由主义原则以形而上学
的支撑,并据此认为一个分化和发展的社会比一个单一而静止的社会更可取。
        斯宾塞试图综合各种科学的雄心壮志是无法重复的,因为他所欢迎并
预见到的学科分化,已经发展到他无法设想的地步了。他的社会学虽然促进了
对社会的研究,但事实上已经被从他的时代发展起来的社会人类学取代了。当
T. H. 赫胥黎说斯宾塞关于悲剧的观点是“一个被事实枪毙了的推论”时,他
是想提醒人们,斯宾塞作品中的构造体系这一基本特征,引导他去寻找那些可
以确证其理论的东西,而忽略了或重新解释了那些与其理论相冲突的东西。尼
采曾引用了斯宾塞的两句话:“思维的必然性就是道德的必然性”。“检验一
句话真理性的最后试金石就是否定真理的不可理解性。”并斥之为“悬挂在现
代疯人院门上的匾额”[1],虽然过于尖刻,但不失深刻。
----------------------------------------------------------------------------
----
[1] 尼采:《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版,第544页。
  
--
给我的……………………    在这个世界里          别问会是阳光满天
※ 修改:.zcm 于 Oct 11 16:33:39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7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