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 1       zcm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12:23:13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Wisdom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 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6:36:25 2000), 转信

发信人: sun20 (Turbo Insecticide),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非理性主义) 1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Fri May 12 08:42:45 2000)



 原文来源 : http://grwy.online.ha.cn/chinasophia/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2.0  引言
    非理性主义思潮在19世纪终于汇聚成一股巨流,直与思辨哲学、实证主义
三分天下,分庭抗礼,进而直接影响了20世纪许许多多思想、文化和艺术流派。
其中涌现出三位著名人物:叔本华、齐克果和尼采。他们所关注的是人,直面的
是人的生命。他们并不嘲笑因仰观天象而堕入井底的泰勒士,他们却悲悯出于
好奇和求知而仰观天象的泰勒士。他们敏感而悲观地透视了19世纪人的生存状
况,勾画出痛苦、恐惧、颓废等等抗拒着一切理性乐观主义的人生的常态。他们
似乎“发现”了个人的肉体、欲望和意志的不可遏止的力量,也觉察到思辨理性、
日常伦理和流行信仰的软弱与空洞。简言之,他们洞察到“本能冲动造反逻格
斯”这一现代性的本质,由此痛恨一切蔑视个人、扩张理性、驯顺肉体的思想体
系。

        在他们看来,理智的乐观并没有让人摆脱芦苇般的脆弱,理智的进步反
而凸现了灵魂深处的焦虑和不安。思辨理性的自负往往蜕变为冷酷无情的夸张,
而凸现了灵魂深处的焦虑和不安。思辨理性的自负往往蜕变为冷酷无情的夸张,
工具理性的扩张常常把个体变成了可以拆卸和操控的机器乃至机器上的部件,
价值理性的律令倒使个人的生命无力负载如此沉重的崇高。但他们又不曾停留
在单纯本能的发泄之上,他们分别试图以真正的虚无、真正的信仰和真正的超人
实现各自的理想。他们没有人自称是“非理性主义者”,因为他们试图重建人类
理性,重估一切价值,因为理性只是手段,而生命才是目的。

        他们不是突如其来的巨浪,也不是无病呻吟的庸人。他们是在理性主义
传统和新教伦理对非理性、对人的总体生命的蔑视和压制中崛起的,他们又在
哲学和宗教的神秘主义中汲取了营养。在西方文化中,人的理性与非理性、灵魂
与肉体始终处于紧张的对立之中。19世纪作为理性发展的巅峰,同时也导致了
非理性思潮的总爆发,而非理性主义哲学家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思想
当然是不值得信奉和尊崇的,但又是不能不认真地思考的。因为帕斯卡不是说
吗:“本能与理智,两种天性的标志”。[1]







--------------------------------------------------------------------------------




--------------------------------------------------------------------------------


[1] 帕斯卡:《思想录》第344节,中译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第157页。



       回到目录



--------------------------------------------------------------------------------

Copyright 韩东晖 1999

--
 以上完全属于个人偏见, 仅供参考.
 欢迎大家来哲学版 !
 philosophy : 内容涉及哲学, 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
※ 修改:.zcm 于 Oct 11 16:35:57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