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青年黑格尔派) 3    zcm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12:23:2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zcm (西门吹血##杀了你好么?), 信区: Wisdom
标  题: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青年黑格尔派) 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Oct 11 16:39:50 2000), 转信

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史
1.2  费尔巴哈
        路德维希·安德里亚·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 1804-
1872)是肇始于康德的德国哲学革命的殿后人,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运动中的
佼佼者,他的人本学哲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具有重大的影响。

        费尔巴哈本人尝言:“我的第一个思想是上帝,第二个是理性,第三个
也是最后一个是人。神的主体是理性,而理性的主体是人。”[1]在家庭和学校
的影响下,少年费尔巴哈决意把宗教作为自己一生的目标和事业,并于1823年来
到德国最古老的海德堡大学神学系读书。在攻读神学的同时,他对黑格尔哲学发
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心转到柏林大学去,但这一去就发生了思想的一次巨大转变
,从信仰转向了理性。在柏林,他为黑格尔思想的广博和深邃所倾倒,把黑格尔
看作自己思想上的“第二个父亲”。不过,虽然黑格尔哲学启迪了他的智慧,但
它那抽象玄虚的色彩却常常使他感到迷惘。因此在他转学爱尔兰根大学之后写作
博士论文的时候,就肯定了个别事物的实在性,而否定了一般概念的实在性;强
调了限定人类活动的理性,却没有提到在人类活动之外的理性。

        论文通过后,1829年费尔巴哈留校任教。他用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去批判
        论文通过后,1829年费尔巴哈留校任教。他用黑格尔的理性概念去批判
基督教的教义,撰写了《论死与不死》一书。他驳斥了灵魂不灭、个人不死的
观点,强调应当消除人类由来已久的关于此岸和彼岸的矛盾心理,使人类致力于
现实生活。他的友人在他事先不知道的情况下匿名出版了此书。这是他出版的第
一部著作,但发行后立刻遭到宗教人士的强烈谴责,书被当局没收,他的作者身
份也被发觉。结果,这部书断送了他在大学执教的前途乃至可能性。但是,费尔
巴哈并未因此放弃自己的学术研究,而是继续潜心著述。1833年出版了《从培根
到斯宾诺莎的近代哲学史》,受到广泛的好评。后来相继出版了《对莱布尼茨哲
学的叙述、分析和批判》(1837)和《比埃尔·培尔》(1838)。这预示着他将
以独立的哲学家的身份活动于德国哲学论坛。

        1837年末,他与心爱的姑娘贝尔塔·列夫结为终生伴侣,一同居住在弗
兰根中部的布鲁克堡。他在这远离德国科学文化中心的穷乡僻壤度过了近25个年
头。但布鲁克堡优美而宁静的自然环境使他自由地生活在大自然中,不但研究了
自然,而且研究了人,不但参与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运动,而且提出了
伟大的人本学哲学。

        1839年,费尔巴哈在《哈雷年鉴》上发表了一篇宣言式的论文《黑格尔
哲学批判》,正式与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决裂。1841年,他出版了最著名的代表作
《基督教的本质》。此书从人本学的观点出发把宗教批判和无神论思想提高到一
个新的高度,大大超出了施特劳斯和鲍威尔等人的争论水平,促进了青年黑格尔
派的解体。恩格斯回忆到:“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像
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2]此后,费尔巴
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2]此后,费尔巴
哈致力于建立他的哲学体系,1842年写出《关于哲学改造的临时纲要》,次年又
出版了《未来哲学原理》,第一次对自己所建立的人本学和自然主义作了纲领式
的论述。

        1848年革命的时候,费尔巴哈始终作为一个批判的观者或听者参加一切
活动的,他赞成民主制,相信革命总有一天会胜利,但他也知道,政治领域没有
奇迹,他不会活着经历下一次推翻君主制的革命了。革命最后终于失败了,他也
没有看到下一次。

        50年代的费尔巴哈埋头研究古代宗教,沉寂了近十年。他的晚年十分凄
苦,1860年迁居纽伦堡附近的雷亨堡之后,过着极为贫困的生活。但他在朋友的
帮助下,顶着贫穷的压力,依然努力从事著述。1872年9月,贫病交加、坎坷半世
的费尔巴哈与世长辞。德国社会民主党人为他举行了一次隆重的葬礼,参加葬礼
的主要不是学者,而是工人。

        (一)黑格尔哲学批判

        1828年,24岁的费尔巴哈致信黑格尔,把黑格尔的思想赞誉为“纯粹逻
格斯的化身(incarnation)”,但他对自然和人的钟爱与黑格尔理念论的抽象
性如同当年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冲突一样,始终无法合拢。当他把人是现实感性的
实体,是自然的产物和部分这样的哲学立足点时,便与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决裂了。


        在费尔巴哈看来,有生命的个体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生存的,他的哲学
也必然是时代的产物,而不可能是人类认识的终点,真理毕竟是时间的女儿。因
此那种认为黑格尔哲学是绝对真理的谬论,不过是企图创造出“类”在一个个体
中得到完满实现的主观妄想。同时,哲学对象不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或绝对精神。
“哲学上最高的东西是人的本质”,“哲学是关于真实的、整个的现实界的科学;
而现实的总和就是自然(普遍意义上的自然)。”[3]人的肠胃是这个自然的产物
,人的思维器官即最高贵的头脑也是自然的产物。但自然不仅仅是产生了人、包
含了人的自然,而且自然作为哲学的对象,也是人所意识到的自然,是对象化了
的自然,或对象化为“客观理性”的自然。这样,费尔巴哈就与黑格尔把自然看
作是绝对观念之外化的唯心主义观点分道扬镳了。

        再者,费尔巴哈说:“感性的、个别存在的实在性,对于我们来说,是
一个用我们鲜血来打图章担保的真理。”[4]因此,黑格尔借助语言表达一般的
这一规定来否定感性事物的实在性,无非是确认自身就是真理的那种思想同自然
意识耍的把戏。作为哲学开端的“存在”只能是现实的感性存在的抽象,而不能
是黑格尔式的不确定的纯粹的存在,即“无”。另一方面,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
以绝对理念为根基的“封闭圆圈”,开端即终结。绝对理念通过一系列中介展示
自己的前进过程,也就是表达和证明自己的过程。但黑格尔在假定绝对理念时,
已经设想到它的对方,即它的外化,但这只不过是一种伪装和表演,只是在嘲弄
对方。因此绝对理念在证明自己之前,就已经证明了这种证明,仅仅以自身提供
的证据来证明自身,这至多是一种形式上的证明,而不是由经验所产生和证明
的。黑格尔的整个体系是理性的绝对自我外化,是理性神秘论。
的。黑格尔的整个体系是理性的绝对自我外化,是理性神秘论。

        费尔巴哈以人本学的基本原则为武器,批判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这是
他由理性到人的决定性一步。但他虽然打破了黑格尔的体系,却又把它简单地弃
置一旁,而没有从它的本来意义上“扬弃”它,也许费尔巴哈并未真正理解黑格
尔的辩证法。

        (二)人本学及其对宗教的批判

        费尔巴哈曾把他自己的学说概括为人和自然两个词。他的“新哲学将人
连同作为人的基础的自然当作哲学唯一的、普遍的、最高的对象——因而也就是
将人本学连同自然学当作普遍的科学”。[5]在他看来,“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
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6]这样一个实体是有形体
的、物质的、感性的。空间是时间是自然界一切感性事物的存在形式,空间是现
实实体的第一个标记,因为任何一个感性实体、自然事物总是首先据有一定的空
间位置;而时间则是现实事物变化、发展和连续的标记。因此自然处于恒久不息
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同时一切事物都在相互影响,一切同时既是效果又是原因。
时间披露了一切秘密,它告诉我们,在自然界里没有什么神的统治,有的只是自
然的力量和法则。自然到处活动,到处化有,一切都只是在内在联系之下、凭着
内在联系而进行的,只是由于必然性、凭着必然性而进行的。

        不过,自然虽然在时间上是第一性的实体,但在地位上则不是第一性
的。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时间上是第二性的实体,但在地位
的。人作为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时间上是第二性的实体,但在地位
上却是第一性的。人不仅是哲学的对象,而且也是历史的、国家的、法律的、宗
教的和艺术的本质。这就是说,人本学是费尔巴哈哲学体系的核心。

        人本学的基点是:人是现实存在的感性实体。人作为最现实的、最真实
的存在,是有血有肉的人。人不是抽象的思辨的精神实体,也不是一架比较复杂
的机器,而是有生命的实体,达到了“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的真实的、非
臆造的、现实存在的统一”[7]。当然,生命源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母亲。但
直接从自然中产生的人,只是单纯的自然人,而不是人,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
和历史的产物。这样,费尔巴哈就把认识论意义的感性提升到本体论意义的感性
存在,赋予感性以真和现实性的意义,从而把自然界当作一切感性的实在事物的
总和,建立了人本学的感性哲学。

        人本学作为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唯物主义,首先把锋芒指向了唯灵主义,
肯定人是灵魂与肉体的相统一的实体,人的精神、意志、思想和情感等属于灵魂
的东西,是依赖于肉体的存在的。费尔巴哈认为作为精神活动中枢的大脑是物质
的东西,是自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因此大脑只有与人的整个身体联系在一
起,才是思维器官。人必须先吃饭而后思维,而不是相反。同时,他又指出,大
脑活动具有生理活动和心理即认识活动的二重性。就其生理活动来说,它可以成
为别人的对象,但永远不能成为自己观察的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对象;就其心理活
动而言,它只是我的对象而不是别人的对象,思维的对象就是思维活动本身。因
此精神活动既不像消化食物的肠胃,也不像看东西的眼睛,能够成为人的感觉所
直接把握到的活动,它是一种隐蔽的、非感性的、甚至是“非对象性”的活动,
直接把握到的活动,它是一种隐蔽的、非感性的、甚至是“非对象性”的活动,
是纯精神的、非物质的活动。就此而言,他与否认精神活动、把一切物质化的
生理学唯物主义分道扬镳了。

        人本学不但要批判唯灵主义,还必须更好地解释人的感觉和思维能力。
费尔巴哈认为,人作为具有认识能力的感性实体,感官或感觉就是人的第一个可
以信赖的东西,是人打开世界同时又是自己向世界开放的窗户,既是最初的,又
是最直接可靠的窗户,既是科学的导师和鼻祖,也是一切怀疑和争论的审判者。
而人的感觉之所以异于动物,乃是因为人的感官对象包含人和自然在内的一切现
象,人的各种感官都得到完全均衡的发展,因此动物的感觉是动物的,人的感觉
是人的。

        除了感觉之外,人也具有理性和思维。思维是哲学的对象,新哲学就
是“以饱饮人血的理性为基础的”[8]。人乃是理性的尺度,不是理性在思维,
而是人在思维。思维虽以感官为前提,但感觉所把握的是个别,而理性认识的是
一般,是感觉的综合和统一。思维的功能是运用概念,进行分析综合和判断推理,
从现象中寻找一般性的规律。费尔巴哈深受黑格尔的影响,自然充分注意到了理
性和思维的能动性。人一方面可以自在自为地考察现实的对象,获得真知识,另
一方面也赋予认识的客体以主体的因素,实际的自然本质变成了人化自然本质。
同时,人对自身的认识也以二重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即一方面人把自己的个体当
作对象,摆脱自己主观的个人本质,将自己上升到类,另一方面又把自己的类、
类概念、类本质自身当作对象去认识和思维。这种认识的二重化也蕴含着人与自
己的本质发生分裂的种子,即有限的个体把类的本质部分地或整个地对象化、异
己的本质发生分裂的种子,即有限的个体把类的本质部分地或整个地对象化、异
化,继而使之成为客观的本质或独立存在的精神实体。

        由此出发,费尔巴哈认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只有将人理解为这个
统一的基础和主体的时候,才有意义,才有真理。”[9]因为只有对具有理性和
意识的人来说才有思维与存在的同一问题。而同一的基础和主体之所以是人,还
在于人作为认识的主体能够认识自然,思维能够反映存在,即感觉、思维的内容
是客观的,思想、真理是外界事物和对象的反映。这就是说,思维通过感性直观
而确定自己、修正自己,而不是作为封闭的思维,因而也就反映和把握了现实的
实体和客观事物,从而是真实的、反映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的真的思维。费
尔巴哈从经验论出发,进一步指出,人的感性直观和生活实践是检验思维是否反
映了存在的标准。一方面,“直观是生活的原则”,[10]它直接依靠自己而无须
借助任何中介来证明自己的确实性;另一方面,人与人的交往,即人类共同具有
的直观乃是真与普遍性最基本的原则和标准,类是真理的最终尺度。

        费尔巴哈进而探讨了人的意志和有目的的活动。他指出,自然没有意
志,而人所特有的意志是同人的生存愿望与追求幸福的愿望紧密相连的。生命是
人最高贵的宝物。追求幸福是人首要的和基本的愿望,而追求幸福就是追求自
由。同时,人的情感、理性和意志也是有机联系着的。感觉是意志最首要的条
件,但理性也是意志的前提,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理性使愿望上升为意志,而
意志要通过活动实现出来,人的活动因此也就是有目的的活动。与唯心主义不
同,人本学的意志自由是在自然界的规定之内的,也受到人的能力的制约。而
且,自由也是时间的女儿,是具有历史性的。
且,自由也是时间的女儿,是具有历史性的。

        基于以上的讨论,人本学从各个方面解释了人的本质,如感性是人的
本质,爱是人的本质,我欲故我在,人就是他想吃的那个东西,生命是人的最高
本质,类是人的本质,团体性、共同性和统一性是人的本质,理性、意志、情感
是人的绝对本质,人的存在就是人的本质等等。但人的绝对本质却只能是精神,
即理性、意志和情感,这才是人性,是人的根本的、异于动物的标志。人的绝对
本质就是类或类本质。类作为一般概念,舍弃了感性的存在,是抽象的;但当它
作为人的本质,在至少两个人才得以实现时,作为类的体现者的个体,就是一个
感性存在。类本质是无限的,在空间上表现为世界主义,包含了各民族、各地
区、各个国家的个体,在时间上表现为通过种族繁衍而在时间中无限的延续。类
即人的绝对本质是完善的,一方面人的本质即人的生存目的,是人的价值所在,
另一方面人的本质在对象中显现出来,确证和肯定自己,而这种确证和肯定就是
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完善的存在者所特有的标志。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人本
学所规定的“人的本质只是包含在团体之中,包含在人与人的统一之中,但是这
个统一只是建立在‘自我’和‘你’的区别的实在性上面的。”[11]费尔巴哈通
过对类、交往和社会性的强调来规定人的本质,无疑是相当卓越的思想,比17-
18世纪的思想家认为人是孤立的原子的思想深刻得多。但另一方面,正如马克思
所批评的,费尔巴哈的“类”不过是“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
联系起来的普遍性”[12]而已。

        宗教和神学是费尔巴哈一切著作中从未放过的论题。当他走出信仰和理
性的人生阶段之后,他发现基督教与时代是多么得不相容,因为时代要求以不信
性的人生阶段之后,他发现基督教与时代是多么得不相容,因为时代要求以不信
仰代替信仰,理性代替圣经,政治代替教会和宗教,工作代替祈祷,物质的享受
代替地狱,地代天,人代替基督。“只有当你放弃基督教,那么,你才能得到共
和国的权利。”[13]他明确宣布,人的本质不仅是宗教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它
也是宗教的对象和本质;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神学的秘密就是人本学。

        从心理根源上讲,人因对自然力的恐惧和崇拜而产生的依赖感是宗教的
基础;而意志与能力之间的对立则是宗教出现的前提。因为当人的生存受到威胁、
愿望无法满足的时候,就会借助想像力而创造出人之外的、或自然或精神的东西
来实现或体现自己的意图和目的,于是就产生了自然神和精神宗教。因此,神的
意志不过是人的意志的虚幻反映和对象化。费尔巴哈由此指出,“并非神按照他
的形象造人,……而是人按照他的形象造神。”[14]但就是这样一个不真实的上
帝,一个原本是从人的本质中分裂出去的、独立的精神本质,反过来却又成了支
配人、奴役人、统治人的力量。人和作为自己的创造物的上帝处于对立和矛盾之
中。人越是虔诚地信仰神,也就越失去对自己的爱。因此,他主张为了“铲除自
古至今人类所遭受的种种伤心惨目的不公不平的事情”,“我们必须拿对人的爱
当作唯一的真正的宗教,来代替对神的爱。”[15]

        马克思评论到:“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
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
基础。”在此基础上,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基督教神学的理论、教义、教条和仪式
等宗教神学的内容,揭露了教会的社会的政治作用。这对宗教神学确实是有力的
冲击,对思辨的德国进行了法国式的启蒙。
冲击,对思辨的德国进行了法国式的启蒙。





--------------------------------------------------------------------------------


[1]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247页。

[2]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
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22页。

[3]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84、83页。

[4] 同上,第79页。

[5] 同上,第184页。

[6]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523页。
第523页。

[7] 同上,第514页。

[8]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180-181页。

[9]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181页。

[10] 同上,第111页。

[11] 同上,第185页。

[1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3]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100页。

[14]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691页。


[13]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100页。

[14] 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第691页。
※ 修改:.zcm 于 Oct 11 16:39:20 修改本文.[FROM: bbs.hit.edu.cn]
--
※ 转寄:.华南网木棉站 bbs.gznet.edu.cn.[FROM: bbs.hit.edu.cn]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zcm.bbs@melon.gznet.]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8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