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nt (我到底是谁?),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萨特简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4日11:31:11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samsa (沙门~要多牛有多牛),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萨特简介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Dec 30 14:40:07 1998)

理解萨特,最好先读他的文学作品。
不了解前因后果直接去读他的哲学著作,肯定不知所云。
萨特战前的思想主要反资产阶级(在资产阶级内部)的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结论是个人主义,绝对的个人自由,
就象他在《恶心》上的题词:他是一个没有集体重要性的
小伙子。因为不认可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对资产阶级的一
切理想、一切事业都鄙视,无法认同,所以那时的萨特是
一个社会外的人,认为知识分子应该是旁观者,批判者,
完全没有介入的意思。主张自由选择,即:随时随刻对自己
生命的设计,主张自由是无限度的。
这个时期的哲学结晶是《存在与虚无》。
战争(2战)把萨特卷进历史旋涡,使他强烈地意识到人的
社会性,从此思想有巨大转变。尤其是参加抵抗运动,对萨
特触动很大,法兰西人根深蒂固的民族主义逼得萨特走出个
我的小圈子,开始思考历史问题。尤其是残酷的战争中表现
出来人的恶和人的伦理难局(选择的困难),使他创作了一系
列的伦理局,这些"情境局"中主要不表现人物性格,而是
表现人可能处于其中的道德的死角:举最通俗的例子,你老婆
和你母亲溺水,你只能选择救一个,你救谁?当然,他设计的
情境更复杂、更重大、更有悲剧性,这些剧既有古典悲剧的崇
高之美,又反应了现代人的伦理深度,在文学成就可与《恶心》
并美。
战后欧洲普遍出现社会主义的高潮,知识分子分为左右阵营,
萨特则出色地扮演左翼知识分子的领袖角色。一方面接近和支持
以苏联为首领的共产主义阵营,一方面萨特也极力保证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根深蒂固的自由主义传统,即:保证思想的自由,反对
共产主义党派统制的思想管治,艰难、执着地尽力保持一种微妙
的平衡。
这时期在哲学上表现为接受辨证法,极力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
他自己的存在主义结合,在文学观上也开始注意阶级分析,他的
《什么是文学》一文就是用唯物史观回顾文学本质的一篇力作,
分析之透彻、批判之深刻一如既往,没有因为受马克思主义毒害而
减弱,相反借助这种本身就是批判性的理论达到新的高峰。文中提出
作家要积极介入历史,介入现实,要为创造人类更好的未来做贡献:
即对现实和历史进行有力的批判。颇有乌托邦色彩。
萨特这时期的哲学结晶是《辨证理性批判》。
总的来说,萨特前期最重要的概念是“自由”,后期是“介入”。

这些书都已经有中文译本。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enMech.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9.16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