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erdan (小亲疙蛋㊣丁香雨如酥),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第三节 《实践论》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5日17:58:44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发信人: jjwr (每夜的昙花),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第三节 《实践论》  (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0年11月05日09:50:5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 原文由 buddesus 所发表 】

发信人: lsun (界王神~只爱YTHT), 信区: wisdom
标  题: 第三节 《实践论》
发信站: 一塌糊涂 BBS (Sat Dec 11 16:32:14 1999), 转信


                           第三节 《实践论》

    毛泽东指出,人的认识的过程有两个阶段:感性认识阶段和理性认识阶段。
他说:“原来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看到
各个事物的片面,看到各个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这是认识的第一个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人们还不能造成深刻的概念,作出合乎论理(即合乎逻辑)的结
论。社会实践的继续,使人们在实践中引起感觉和印象的东西反复了多次,于是
在人们的脑子里生起了一个认识过程中的突变(即飞跃),产生了概念。概念这
种东西已经不是事物的现象,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
抓着了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了。概念同感觉,不但是数量
上的差别,而且有了性质上的差别。循此继进,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
生出合乎论理的结论来。……这个概念、判断和推理的阶段,在人们对于一个事
物的整个认识过程中是更重要的阶段,也就是理性认识的阶段。”(《实践论》,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1~262 页)

    毛泽东在这里所举的例子是就一个团体(一个到延安参观的团体)说的,就
个人的认识说,情况也是一样。个人的认识能力有两个组成部分:感官和思维。
从感官得来的是感性认识,从思维能力得来的是理性认识。思维能力是人类所特
有,人之所以别于禽兽、高于禽兽者就在此。譬如一只猫,它只能照着它的感性
认识活动,见了可吃的东西就吃,听到可怕的声音就跑,疲倦了就睡觉,它的认
识和活动,都只限于感性的阶段。无论是人或其他动物,就其认识能力来说,感
性都不能自然上升为理性。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不是量变,而是质变,
是一个突变,一个飞跃。

    飞跃的条件是抽象。毛泽东引列宁的话说:“列宁说过:‘物质的抽象,自
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以及其他等等,一句话,一切科学的(正确的、郑重
的、非瞎说的)抽象,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他又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认识过程中两个阶段的特性,在低级阶段,认识表现为
感性的,在高级阶段,认识表现为论理的,但任何阶段,都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
的阶段。感性和理性二者的性质不同,但又不是互相分离的,它们在实践的基础
上统一起来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
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
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有法子解决的。”(《
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3 页)理性认识虽然高于感性认识,但
必须以感性认识为根据。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这个统一体的两个对立面,它们是相反而
又相成的。用这个观点说明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毛泽东说:“理
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
认识论。”(《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8 页)

    毛泽东接着说:“然而认识运动至此还没有完结。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运动,
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末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说来,还只说到非十分重要的那一半。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
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
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理论是重要的,它的重要
性充分地表现在列宁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
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
是没有意义的。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
。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
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个飞跃。抓着了世界的规律性的
认识,必须把它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再用到生产的实践、革命的阶级斗
争和民族斗争的实践以及科学实验的实践中去。这就是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过
程,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继续。“(《实践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68
一269 页)毛泽东提出了认识运动中的又一次飞跃,“认识”这个统一体中的又
一对对立面:认识和实践。

    《实践论》最后说:“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
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
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
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实践
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273 页)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原则是辩证唯物论,这个原则应用到历史学,就是历史唯
物论。《实践论》的主题是应用这个主要原则到认识论。毛泽东屡次点出,他所
讲的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其所以是辩证的,因为他用一个统一体的
两个对立面的统一斗争这个原则来说明认识的发展过程;其所以是唯物的,因为
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这两个对立面中,毛泽东肯定感性认识是第一性的;在认
识和实践这两个对立面中,他肯定实践是第一性的。

    《实践论》所谓认识,和西方传统哲学所谓认识,其意义不尽相同。西方传
统哲学所谓认识,主要是就个人说的,其主体是个人;《实践论》所谓认识,不
是就个人说的,其主体可能是一个社会团体,也可能是整个社会。《实践论》所
谓知、行,和中国传统哲学所谓知、行,其意义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哲学所谓
知、行,也是专就个人说的;《实践论》所谓知、行,其意义就广泛得多了。在
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倒和孙中山接近。孙中山的《孙文学说》的内容,主要讨论
知、行问题,主张“行先知后、行易知难”。实践论》中虽然没有明确地这样说,
但全篇充满了这种思想,是很显然的。

    毛泽东所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个说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和实用
主义接近;其实,二者是正相反对的。实用主义认为,如果一个设想能解决问题
,它就是真理。至于为什么能解决问题,实用主义认为那就不必谈了,因为无论
怎么谈,都没有使用的价值。马克思主义指出,一个设想能解决一个问题,是因
为它符合客观实际。对于真理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和实用主义是决不相同的。实
用主义所着重讲的是发现真理的方法,作为一种方法是可以的,但不可以把发现
真理的方法作为真理的性质。

--
--

    在热闹的人间作一颗水晶,

         以透明的心观照世界,

             提醒人生命本有的光明与清凉。

※ 来源:.PKU BBS IBMS390.PKU.EDU.CN.[FROM: PKUMVS]
--

--

   我笔写我感我心                  原创版原汁原味

   原创版不希望ID发表非本人原创作品,敬请大家注意

                 版权没有,剽窃必究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21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91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