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17) redfox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4日12:13:0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redfox (不灌水!), 信区: Wisdom
标 题: [尼采]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 权力意志(1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Aug 6 09:50:34 2000) , 转信
第十七节
〈948〉
荣誉概念:基于对“善良社会”、骑士般的主要特质、持续出现的义务的信仰。根
本问题是,人们不可过份看重自己的生命;在所有与我们有接触的(起码,他们同我们
不属一类)人那里,既不要显得过于亲昵,也不要过于温顺;既不要过于开朗,也不可
过于谦虚,同等身份除外;人们总要抛头露面。
〈208〉
《新约全书》载有针对高贵者和强者的斗争,就像《狐狸莱茵纳克①》里描述的斗
争那样,手法相同:总是用传教士般的甜言密语和义正词严的拒绝的手法,以便叫人知
道它的厉害。
①歌德于1794年出版了六脚韵诗集《狐狸莱茵纳克》,指童话里的狐狸先生。
——译者
〈30〉
我们为基督教而存在了差不多两千年之久,因此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的时代来临了,
我们会丧失假我以生的重力——我们有很长时间不知何去何从了。我们突然闯入相反的
估价,用同一个能量标准,因而使人产生对自己的极端过份的估价。
现在,一切事物都变得虚伪透顶,“前言不搭后语”,软弱,或过度紧张:
a)人们尝试找到尘世的解决办法,但本着同一个含义,本着真理、爱情、正义
(社会主义:“人的平等”)这种最终胜利的意义;
b)同样,人们坚持道德理想(以非利己主义、否定自我、否定意志为宗旨);
c)人们甚至试图坚持“彼岸”:尽管它不过是违反逻辑的未知数X;不过,人们
马上解释说,可以从这个未知数中求出一种老式形而上学的慰籍来;
d)人们尝试着老式的神性引导,由现象中悟出酬报性的、惩戒性的、教育性的、
劝世向善性的事物秩序;
e)人们一如既往地信奉善与恶,以致人们把善的得胜,恶的消亡引为己任(——
这是英国式的:典型事例就是约翰·斯图亚特·穆勒这个蠢货);
f)蔑视“自然性”、渴求、自我:甚至尝试把最高的精神性和艺术理解为非人格化
和漠然处世的结果;
g)人们还允许教会长期干预私生活中所有重大事件和主要纠葛,目的是使人们对
此郑重其事、另眼看待。因为,我们始终离不开“基督教国家”、“基督教婚姻”——
〈793〉
我的“未来”:——一种紧张的多技能训练。服兵役:以致一般来看,第一个出身
高等门弟的男子都要成为军官,管他是谁。
〈56〉
欧洲虚无主义的分期。
不明朗时期,种种探索,老的入藏了,新的又不放行。明朗时期:大家明白了,老
的和新的是对立的。也就是说,老的价值出自下降的生命,而新价值则来源于上升的生
命——;明白了,一切老的理想都是敌视生命的(源于颓废,又决定着颓废,不管那安
息日的道德点缀得如何眼花缭乱)。我们了解老的,而我们又远远没有强大到能够达到
新的。
三大激情时期:蔑视、同情、破坏。
灾难时期:兴起了旨在筛选人类的学说……它促使弱者和强者下定决心——
〈904〉
缺乏“自由精神”的智慧:要使健壮的天性更健壮,使之具有担当伟业的能力;使
平庸的人萎靡消亡,原则是一个:——
怀疑——豁达——试验——自立。
〈524〉
“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意识”的作用,这是根本大事。因为,这是我们
同意识发达的“外界”的联系。相反,管理,亦或保护以及与身体功能的共同效应有关
的谨慎,却不会进入我们的意识;作为精神的入藏也不行。因为,这要设立一个最高审
核机关。毋庸置疑,那里要有一个领导委员会,以便使不同的主要欲望能够行使表决权
和权力。“快乐”、“痛苦”乃是这方面的暗示、意志行为也是一样。观念,也是如此。
总而言之:我们不掌握的因果关系始终左右意识现象——意识中,思想、感情、观
念的层次序列根本没有说明这个结果就是因果的结果。但是,表面看来,极而言之,意
识就是如此。从这个表面现象出发,我们建立了精神、理性、逻辑等等一整套观念(—
—不是包罗万象,因为,这种合题和统一性是虚构的),而上述观念又会投射到事物中
和事物后面!
通常,人们认为意识本身乃是整个感觉器官和最高审理部门;因此,它只是可知性
的工具。因为,它是在交往中发展起来的,而且与交往的利益相关……这里所说的“交
往”也可以理解为外界的作用和我们一方必然出现的相应反应;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作用
也是如此。它不是引导,而是司引导的器官。
〈921〉
手段,借助于它来保持一种强大的种类。
证明自己有权行使特殊行动;把这一点作为自我克服和自由的尝试。
进入不许非野蛮人存在的状态。
通过禁欲主义使自身达到意志力的优势和肯定性。
不要吐露心曲;沉默;谨防高雅之态。善于服从,方法:测试自我保存。文饰光荣
历史的诡诈。
不要断定“人之所欲略同”,而是相反!
报复,可以还报,这是处事的特权,是表彰。
不要觊觎他人的美德。
〈936〉
贵族政体说。群畜理想——现在已经登峰造极,成为“群居”的最高价值设定。因
为,应该尝试赋予群居一种宇宙的也就是形而上学的价值。——为了反对群居,我主张
贵族政体说。
一个内心深处保存着对自由的顾及和敏感的团体,要有一种特殊感,并且应该具有
决定自身的权力,权力会使团体显出清晰的轮廓,但权利与团体是敌对的,因而团体不
理睬权力。
我放弃的权力愈多,就愈降身以从,而讲求平等,我就更深地陷入平庸性的统治,
最终受治于乌合之众。一个贵族政体社会,为了在其成员间保持高度的自由,就要以极
度的紧张为前提,这种局面产生自与所有成员截然相反的欲望,也就是要求统治的意志…
…
假如你们真想取消明显的对立和等级差别,那么你们也就会失去强烈的爱、高等的
信念、自为的情感。
论自由群居和平等群居的真正心理学。——什么会减少?
要求自负其责的意志乃是自治制度没落的象征;是防卫和进攻的能力,最精神性的
事物也不例外;是发号施令之力;是敬畏、隶属、沉默能力的意志;是伟大的激情,伟
大的使命。
悲剧,乐天。
〈80〉
论对大话的批判。——我对人们通常称之为“理想的东西”,充满了恶意和怀疑。
因为,我在理想方面的悲观主义就是,我明白了“高等的情感”乃是不祥的根源,也就
是使人渺小和贬值的根源。
假如人们从一种理想中期待某种“进步”,那么每次都要上当。理想的胜利每次都
是往复的运动。
基督教、革命、奴隶暴动、平等权、慈善事业、和平之爱、正义、真理,所有这些
大话只有在斗争中才有价值,作为旗帜,但不是现实,而是炫人耳目的字眼,醉翁之意
不在酒(明说,就是在于这些字眼的反面!)
〈559〉
“原来具有特质的事物”——乃是教条观念,人们要断然抛弃才是。
〈782〉
“不断增长的个体自治制度”:像富耶①这样的巴黎哲学家们谈论过上述问题。这
帮人倒是应该参观一下群畜种族,因为他们自己就是。你们,未来的社会学家们,请睁
开眼睛吧!个体在相反的条件下变得健壮了,而你们笔下的人,则萎蘼不振了,因为,
你们的目的就是如此,并且为此而需要旧理想的全套骗术!你们会这样办的,所以你们
认为,你们的群畜真正需要的就是理想!
①阿尔弗雷德·富耶(1838—1912)——法国哲学家,主张以柏拉图为出
发点的进化论唯心主义。——译者
心理学是毫无诚实可言的!
〈341〉
理想的来历。让我们来研究一下理想赖以产生的土壤吧。
A、从“美学的”状态出发,在这里,世界显得更丰富、更圆满、更完美——。异
教的理想:其中自我肯定占据优势(人们会放弃——)。最高典型:古典的理想——它
表现了具有一切主要本能的成功者。同时,表现了最高的格调,伟大的格调。也就是
“权力意志”的本身。人们担心的本能敢于改邪归正。
B、我们的出发点就是那些使世界变得更空虚、更苍白、更贫瘠的种种状态,在那
里,“精神化”和非感性占据着完美者的品级;那里,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残酷、直接动
物性和间接动物性(——因为人们是会总结、会选择的——)。“智者”、“天使”,
传教士=处女=无知,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心理学特性——贫血的理想。这有可能就是
首先阐述异教理想的人的理想(因此,歌德称斯宾诺莎为自己的“圣徒”)。
C、有些状态使我们感到,世界要比我们臆想或希望的理想的世界更荒唐、更糟糕、
更贫困、更易上当,这即是我们的出发点(——人们要否定,人们要消灭——)。理想
向反自然、反事实、反逻辑之物的投射;作出此种判断的人的状态(——世界的“贫困
化”是痛苦造成的结果。因为,人们虽然取之,但不予之——),这是反自然的理想。
(基督教理想介乎第二种和第三种之间,它是中间产物,时而侧重于第一种,时而
侧重于第二种。)
三种理想:A、或者是生命的强化(异教的)、或者是,B、使生命贫瘠(——患
贫血症的),或者是,C、否定生命(——非自然的)。“神性化”的感觉:处于高度
的充盈中——处于极精巧的选择中——处于对生命的蔑视和破坏中。
〈24〉
虚无主义不仅考察了“徒劳无益”,而且相信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要毁灭。因为,
人们动了手,所以要毁灭……这是不合逻辑的,假如可以这样说的话。但是,虚无主义
者却不相信逻辑的必要性……这是强者和坚强意志的状态。因为,对这样的人来说,叫
他们停留在否定“论断”阶段是不行的。——否定行为,这是他们的本质决定的。论断
造成的“虚无化”帮了用手造成的虚无化的忙。
〈926〉
驳约翰·斯图亚特·穆勒。——我断然否认这个人是卑鄙的,假如他说“人之所欲
略同”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箴言的话;而是因为他硬要用有效的互惠性作
为全部交往的基础,以致一切行动都成了我们对所受实惠的分期偿还。在这里,前提就
是最低等的卑鄙。因为,在这里,我与你之间,行为的等值变成了前提;在这里,等于
取消了行为的人格价值(而人格价值是根本无法偿还和抵消的——),“互惠性”就是
卑鄙性;因为我之所为,乃是他人不得干、也不能干的,是抵消不掉的(——除了在精
心安排的“同等身份”的范围内——)。更确切地说,人们绝不可偿还什么,因为人们
乃是一次性的,而且只做一次性的事——这个基本信念包含了贵族政体之所以要同庸众
划清界限的原因,因为庸众相信“平等”,也就是相信可偿性和“互惠性”。
〈16〉
假如我们成了“失望者”,那么原因不在于我们没有睁开眼睛面对生命,而是只顾
去看形形色色的合意性了。我们带着轻蔑的怨恨,盯着那个所谓的“理想”。因为,我
们之所以看不起自身,是因为不能始终压制那种荒唐的冲动,也就是人称“理想主义”
的那个东西。姑息,强似失望者的抱怨。
〈332〉
“人就应该是人”,这句话在我们听起来就像“树就应该是树”那样地索然无味。
〈882〉
人们承认希腊人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是优越的——但是,人们虽然一味向往这样的
人,却不考虑他们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244〉
人心理欺骗的顶点在于,某人按照自以为是的善、智、力、贵的偏见,认为自己就
是初始和“自在”——。因为,这里根本没有考虑到全部的原因性,而任何善、任何智
慧、任何权力则正是因此而存在的,并且从而取得价值的。简言之,不可认为最终的和
等级森严的出身因素都已具备,而是当作设定的“自在”,甚至当成一切形成过程的原
因……假如我们从经验出发,从一个人大大超过一切人性标准情况出发,那么我们就会
看到,任何高等的权力本身都包含超善恶亦即超“真”、“假”的自由,而且这种自由
不允许考虑善本身想要达到的目标。因为,我们又一次把善当成一切程度的智——善在
智中被抛弃了,就像“真实性”、“正义”、美德和其他流行估价一样。最后,一切等
级的善本身就被抛弃了。因为,善已经就是以精神的近视和粗糙为前提的了,这不是显
而易见的吗?同理,不可在较长的距离上区分真与假、利与害,这不也是以此为前提的
吗?最高善的高度权力也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消除祸害”),为什么对此讳莫如深
呢?——其实,请看“爱的上帝”给自己的信徒提出了什么要求吧;要他们为了迁就
“善”而毁灭人类。——事实上,也就是这位上帝在世界的真正特性面前竟然变成了最
近视的、着了魔的和软弱无力的上帝,因为,最后人们要问:他的构想有多少价值!
的确,知识和智慧本来是无价值的;善同样没有价值。因为,人们首先得有个目的,
由此出发,这些特性才会得到价值,或非价值。——也许真有这样一种目的,由它出发,
极端的知识就成了高度的非价值(仿佛极端的欺骗就成了提高生命的前提之一似的;同
理,仿佛善会使伟大的渴望的弹簧疲软似的)……
假如我们人的生命变成了生命的本来面目,那么迄今为止,一切“真理”、“善”、
“神圣”、基督教的“神性”就都成了巨大的危险。——目前,人就处于危险之中,违
背了生命的理想性,就有灭顶之灾的危险。
〈474〉
有人认为,主体和客体之间有某种适当的关系;认为,客体乃是内观的主体,这是
好心的构想。我想,它一定有过舒心的日子。我们意识到事物的标准完全取决于变成意
识的职能的粗糙的功利性:意识的这种偏见怎能保证我们去说明与现实性有关的“主体”
和“客体”呢!
〈651〉
人们无法从要求自我保存的意识中派生出细胞核最低级、最原始的活动,因为细胞
核以一种不可思议的方式摄取比保存的需要还要多的物质。值得注意的是,它未能以此
“保住自身”,而是解了体……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欲望,正好可以用来说明不要保存自
我的意愿,因为,“饥饿”,这就是对这些复杂无比的生物的说明(——饥饿乃是欲望
专门化了的和出现较晚的形式,是分工的表现,服务于君临其上的、更高的欲望)。
〈309〉
有这样一种人,他们在寻找道德的产地。假如这种人论断说:“这是不正当的”,
那么他们就是认为人们不要这样做,或改做别的事。相反,我只要还没有弄清事物的非
道德性,我就寝食不安。假如我弄清了这种非道德性,那么我就又恢复了平衡。
〈390〉
我推导出的定理:现实人的价值远比过去一切理想的、“合意的”人的高得多。因
为,一切与人有关的“合意性”都是荒唐而危险的放纵,个别种类的人想借放纵而把自
身的增长和保存条件当作支配人类的法令;迄今为止,一切来源于此的、居统治地位的
“合意性”,都贬低了人的价值、力和对未来的肯定;人的这种贫乏而片面的理想暴露
无遗,即使今天也是如此,假如人愿意的话;人设定价值的能力和水平太低,以致与人
的实际价值(不单是“合意性”)不相适应;迄今为止的理想皆是对世界和人之力的诽
谤,是笼罩于现实性周围的瘴气,是把人引向虚无的巨大诱惑……
〈477〉
我也确定了内部世界的现象性。因为我们意识到的一切,都是东拼西凑的、简化的、
模式化的、解释过的。——依我们的看法,内部“知觉”的实际过程,思想、感觉、渴
求之间的因果统一,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因果统一性等都是谎言——也许是纯粹的异想天
开。处理这种“表面的、内在的世界”所用的全部形式和审理程序,都与处理“外部”
世界的相同。我们根本不会偶然发现“事实”,因为快乐和痛苦是后来派生的智力现象…
…
“原因性”啊!我们脱口而出,就像逻辑学所做的那样,设想在思想之间有一条间
接的原因纽带——这种观察得出的结果是极其肤浅的。两种思想之间,一切可能产生的
欲望都会发挥自己的作用。但因运动速度过快,以致我们会否认欲望的存在……
认识论者设想的那种思维根本不会发生,因为,这全属随心所欲的虚构,其方法是
突出过程中的某个因素而压低其余因素,以便于进行明白无误的人为加工……
“精神”乃是某种思考之物。如有可能,“精神应是绝对的、洁净的、纯正的”—
—这种设想乃是信奉“思维”造成的自我观察的错误派生的第二个结果。首先,这里虚
构了根本不会发生的行为即“思维”;其次,虚构了主体基础,在此基础上,这种思维
(否则什么也不是)的任何行为都可找到自己的起源,也就是说,行为和行为者都是虚
构的。
〈543〉
在这个本质是虚假的世界上,真实性也许是一种反自然的倾向。因为这种真实只有
当它作为达到特殊的、更高级的虚假势能的手段时,才有意义。为了能够虚构一个真实
的、存在的世界,首先就要造就真实的人(也包括这样的情况,即有一种人自称是“真
实的”)。
质朴、磊落、不自相矛盾、持之以恒、不改本色、无褶痕、无绕行、无帷幕、无形
式。这种人就会按照自身的形象,设计出存在的世界,当作“上帝”。
为使真实性成为可能,则人的整个范围应该十分洁净、十分小巧和十分令人瞩目。
因为,这种范围无论如何是为真实性撑腰的口实。——谎言、诡计、歪曲事实肯定会招
致反感……
〈668〉
“意愿”,并不是“渴望”、企求、要求。因为,发号施令的欲望同意愿显然不同。
世上没有“意愿”这种东西,只有具体的意愿。因为,人们不应因状态而诱发目的——
就像认识论者所做的那样。他们心目中的“意愿”就像“思维”一样难以出现,因为它
纯系虚构。
对某事发号施令,这属于意愿(——当然,这不是说,意志会得到“履行”)。
力借以谋求发挥作用的、一般性的紧张状态——这不是“意愿”。
〈598〉
哲学家休养生息的情形有所不同。换句话说;譬如,他可以在虚无主义中休养生息。
认为,世上本无所谓真理,这就是虚无主义的信仰。对一个认识的斗士,一个同无比丑
陋的真理进行不懈斗争的斗士来说,这种信仰乃是一次尽情的全身运动,因为真理是丑
陋的。
〈704〉
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怎么一下子都成了令人气愤的歪曲和假造了呢?譬如,“人追求
幸福”——这有何真实可言呢?为了弄清什么是“生命”,何种追求与紧张状态才是生
命,那么上述公式肯定既适用于树木、植物,也适用于动物。“植物追求什么?”——
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可就已经虚构了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假的统一性了。因为,假如我
们把一个拙劣的统一性——植物摆在面前,这就等于忽略和否定了一种靠自身和半自身
首创性而得到巨大增长的事实。我认为最后的和最小的“个体”,在“形而上学的个体”
和原子论意义上说乃是不可理解的,我认为它们力的范围是持续推移的——这是显而易
见的。可它们中的任何一个,假如也是这般变化,它也是在追求幸福吗?——不过,一
切自我延伸、同化、增殖都是同对立物的抗争;质而言之,运动乃是与痛苦相联系的现
象:因为,假如这里的原动力抱有这样的希望,并且不断寻求痛苦,那么它所表达的应
是另一种意愿。——为什么原始森林中的树木彼此斗争不休呢?为了幸福吗?为了权力!
……
人,主宰着自然力的主人,主宰其自身的野性和恣睢的主人(渴望,学会了追随和
受用于人)——人,同史前人相比,乃是一种庞大无比的权力,——并非“幸福”这种
优势!怎么能硬说人是追求幸福的呢?
〈222〉
就无畏和向不幸挑战而言,高等的人有别于低等的人,因为,假如幸福说的价值标
准开始生效,上述表现就成了衰退的征兆(——生理的疲倦,意志力的贫乏——)。基
督教,由于它具有“极乐性”的视野,所以是受苦安贫一类人的典型思维方式。而充盈
之力却执意创造、受苦和灭亡。因为,基督教倡导的虚伪救世说在这种力看来乃是滥调
音乐,是等级制的嘴脸,是讨嫌。
〈302〉
我认为,人们总有一天会把人的价值巧妙地归位,使它回到只有它才适合去的角落
里。因为它是没落的价值。不少动物种类已经消失;假如人也消失,那么世界也许就什
么也不缺了。为了对万事都无动于衷,人们就得有足以当个哲学家的气质(——万事不
心惊)。
〈790〉
假如人们弄清了自己生命的“原因”,那么也就不难抛弃生命的“方式”了。这等
于就是对原因、目的和意义的非信仰标准,就是意志缺乏,假如快乐与痛苦这种价值跃
到前台,而且享乐主义——悲观主义的学说有了市场的话;忍痛割爱、听天由命、美德、
“客观性”等等,至少是忘本的标志。
〈12〉
宇宙学价值的衰落。
A.
作为心理状态的虚无主义必将出现。首先,假如我们寻找一切现象的“意义”,那
是找不到的。因为,寻觅者到头来总会失掉勇气的。那样一来,虚无主义就是旷日持久、
虚耗精力的意识,就是“徒劳的”苦痛,就是不安全感,就是缺乏休养生息、自慰的机
会——自惭形秽,就是人们自欺过久一样……下述现象在以前也许是有意义的,对一切
现象都使用最高道德标准和道德世界秩序;或者,增长人在交往中的爱与和谐;或者,
靠拢普遍幸福状态;或者,甚至走向普遍虚无状态——目标无论如何总还是意义。所有
这些观念的共性就是,通过过程本身实现一种目标。——然而,现在人们明白了,通过
生成达不到任何目的,实现不了任何目标……这样一来,对于生成的所谓目的的失望,
就成了虚无主义的原因。总而言之,就特定目的而言是如此;就迄今一切目的假说而言,
情况也是如此,因为假说与整个“发展”有关(——人不再是合作者,更不是生成的中
心)。
其次,一旦人们确立了一切现象和现象总体性,体系化乃至组织化,就会出现作为
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以致那渴望荣宠的灵魂就沉缅于最高统治和管理形式的整个观
念之中了(——假如那是一位逻辑学家的灵魂,那么绝对的逻辑性和现实辩证法就愿意
同一切人达成谅解……)。这就是统一性即一切“一元论”的形式。由于这种信念的结
果,人就深深地陷入这样的感觉之中了,即认为人是同高踞于人之上的整体相连的,并
且是依赖于这个整体的,它就是神性的标准……“普遍的幸福,要求牺牲个人的幸福”
……
但是,请看!这种普遍的东西根本没有!人们从根本上失去了对自身价值的信仰,假如
不是这种无限宝贵的整体通过人起了作用的话。因为,人构想这种整体是为了能够信仰
自身的价值的缘故。
作为心理学状态的虚无主义尚不具备第三个形式和最后的形式。以上两点认识告诉
人们,靠生成是达不到任何目的的,而且一切生成都没有广泛的、可容个别人藏身的统
一性,就像最高价值中的情形一样。于是,剩下来的就是谴责整个世界都是假的,并构
想出一个位于此世彼岸的世界为真实世界的替身,然而,一旦人们明白了,臆造这个世
界仅仅是为了心理上的需要,明白了人根本不应这样做的时候,就形成了虚无主义的最
后形式。这种形式本身含有对形而上学世界的非信仰,——它摒弃了对真实世界的信仰。
假如人们站在这个立场上,那么就会承认,生成这种现实性乃是唯一的实在性。人们摒
弃了通向内部世界和虚伪神性的一切秘密途径,但人们是不会忍受这个世界的,虽然人
们并不想否认它。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当人们明白了,既不该用“目的”概念,也不该用“统一
性”、“真理”概念来解释生命总特征时,就产生了无价值性的感觉。因为利用上述概
念达不到任何目的,实现不了任何愿望;现象众多,但并不存在广泛的统一性。因为,
生命的特征不是“真实”,而是“虚假”……人们根本没有理由相信“真实的”世界……
简言之:我们拿来赋予世界价值的范畴,如“目的”、“统一性”、“存在”等等,现
在又通过我们之手抛弃了——于是,世界呈现无价值的外观……
B.
假设,我们认识到了不该使用上述三个范畴来阐明世界的原因,假如按照这种认识,
世界开始叫我们感到无价值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问一句:我们对上述三范畴的信仰从
何而来,——我们是否试图找到使它们脱离信仰的可能!假如我们使三范畴贬了值,那
么它们对宇宙无用性的证明就不成其为使宇宙贬值的理由了。
——结论:对理性范畴的信仰乃是虚无主义的原因。——我用来衡量世界价值的那
些范畴,乃是同纯虚构的世界有联系的。
——推论的结果:我们迄今试图赖以使我们能够开始估价世界和最终造成世界贬值
的一切价值,当它们显得不适用时——用心理学的话来说——就都是以保存和提高人的
统治产物为目的的功利性观点的结果。因为,这些价值只是表面上投射到事物的本质上
罢了。把自身设定为事物的意义和价值的标准:这始终就是人的十足幼稚性的表现。
〈7〉
人活着本该为最高价值效力,尤其是在这些价值支配起人来困难重重、费用浩大之
时。——人们拥有社会的这些价值,目的在于制造价值的声势,仿佛这些价值真是上帝
的旨意一般,真就是君临众生之上的“现实性”、“真实的”世界、希望和未来世界一
般。现在,当价值的来龙去脉业已澄清之际,宇宙在我们眼里也就失去了价值,变成了
“无意义的”了,——不过,这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罢了。
〈36〉
哲学虚无主义者坚信,一切现象都是无意义的和徒劳无益的;然而无意义的和徒劳
的存在本不该有。它是由哪儿来的呢?人们又是怎么知道这种“意义”和标准的呢?虚
无主义在本质上都认为,枯燥无益的存在远景会使哲学家反感、无聊、绝望。这种见解
同我们具有的哲学家的敏感是矛盾的。这是那荒唐的估价造成的。因为,生命的性格定
会使哲学家开心,假如它有生存权的话……
不难理解,开心和痛苦,在现象内部只能具有手段的意义。因为剩下的问题就是,
我们是否真能见到“意义”和“目的”,无意义性或者其对立面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否
是不可理解的。——
〈675〉
一切贬值的价值。——我的要求是,既然人们从概念上取消了行为的行为者,并且
借此架空了行为,那就要再把行为者请回行为才是。我要求,既然人们从行为中取消了
目的,并且借此架空了行为,那就要把“目的”即干某事的“意图”重新请回才是。
一切“目的”、“目标”、“意义”都不过是与一切现象同时发生的意志的表现方
式和变态,也就是权力意志的表现方式和变态。拥有目的、目标、企图,拥有全部的意
愿,都与要强壮的意愿即增长的意愿差不多——此外,还有取得手段的意愿。
因此,行为和意愿中的一切最普遍和最低级的本能,始终是最不为人知和最隐蔽的
本能,因为我们就是准则……
一切估价都只不过是为这种意志服务的结果和更加狭隘的眼光。因为,估价本身就
是这种权力意志。
从这种价值中任何一个价值出发对存在的批判,都是荒谬和误解。假如这方面出现
了衰退过程,那么该过程仍旧服务于这一意志。
请评判一下存在本身吧!不过,评判本身仍然是这种存在!——因为我们作了否定,
我们就是始终装作我们本来的面目。
人们应该认清这个裁决生死的嘴脸的荒谬性;然后,要尽力摸清产生的结果。这是
很有代表性的。
〈1065〉
那位皇帝一直拿事物的易逝性来责备自己,意在不要过份看重自己,并且泰然处事。
可在我看来,一切都有无穷的价值,以致事情匆匆而过。因为,我要为每个现象寻求永
恒性。人们会把最昂贵的膏脂和酒浆倒在海里吗?——我感到欣慰的是,过去的一切都
是永恒的——因为大海还会把它们冲刷回来。
〈134a〉
我想要索还我们借给现实的和臆造的事物的一切美和崇高,因为此乃人的财富和产
物:是人的最美妙的辩护书。人就是诗人、思想家、上帝、爱、权力。啊!谈谈人的帝
王般的大方吧!人就是以这种慷慨大方,才把事物馈赠于人的,结果自身反倒贫乏了,
自感穷愁了!迄今为止,人最大的非我性就是他赞赏过、祟拜过自己,并且知道怎样隐
蔽自己,而他就是那个创造了崇拜物的人。——
〈930〉
人牺牲了多少好处,人又是多么无“私”啊!人的一切欲望和激情都想拥有自己的
权利——欲望离明智地利用自私还相当遥远!
人们不想拥有自身的“幸福”;为了能够相信人总是为自身着想,人必须成为英国
人。我们的渴望由于激动的时间过久,是不会闹事的——。他们聚积起来的力要寻求对
手。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WWW 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7.10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6.77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