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ongs (小松),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精神现象学  第七章(6)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03日22:01:16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三、天启宗教
(2)
  Ⅲ.绝对宗教的概念的发展
  精神是它的意识的内容,首先,是在纯粹实体的形式内,换言之,精神最初是它的
纯粹意识的内容。〔其次,〕思维这个要素是它〔由普遍性〕下降到特定存在或个别性
的运动。它们两者之间的中项就是它们的综合的联结,即转化到他物的意识,或者表象
过程本身。——第三个环节是从表象和他物的回归,亦即自我意识自身这个要素。——
这三个环节构成精神;精神在表象中分离开来,即由于它存在于它以一个特定的方式而
存在,但这种特定性不是别的东西只是它的一个环节。因此它的实现运动就在于在它的
每一个环节中亦即每一个要素中展开它自己本性的运动。由于每一个这种运动的圆圈都
是自身完整的,则它的这种返回自己同时又是向另一个圆圈的过渡。表象构成纯思维和
自我意识本身之间的中项,并且只是诸规定性中的一个;但同时,如已经指出的那样,
表象的这种作为综合的联结的特性,散布在所有这些环节里,并且是它们的共同的规定
性。
  我们要加以考察的那个内容自身,已经部分地出现过作为苦恼意识和信仰的意识的
表象了。但是在苦恼意识里,它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它是从意识里产生出来的并且是渴
望着〔彼岸〕的内容,在这种内容里精神既得不到满足也得不到安定,因为精神的内容
还不是自在存在,或者说,还不是以精神的实体作为精神的内容。反之在信仰意识里,
内容是被认作世界的无自我性的本质,或者主要地被认作表象所给予的对象性内容,而
表象一般是不能达到现实性的,从而也就没有自我意识的确信,这种确信由于一方面作
为一种虚幻的知识,一方面作为一种纯粹的识见,是和内容相分离的。——
  与此相反,宗教社团的意识则以〔精神的〕内容为它的实体,而内容就是宗教社团
对它自己的精神所具有的确信。
  1.在自身中的精神;三一体
  精神最初被表象为在纯粹思维要素中的实体,因而它就直接是简单的、自身同一的
永恒本质,但这永恒本质并没有本质的这种抽象意义,而是具有绝对精神的意义。不过
精神并不是意义,也不是内在的〔本质〕,而是现实的东西。因为简单、永恒的本质,
如果老停留在简单、永恒的本质的表象和名词里,则它只有按照空洞的名词说来才是精
神。但是简单的本质因为是一个抽象,事实上它本身就是否定的东西,当然它是思维的
否定性或自在的本质中的否定性,换言之,它是自己与自己的绝对区别或自己纯粹转化
为他物。这简单的本质作为本质只是自在的或为我们而存在的。但是既然这种纯粹性正
是抽象性或否定性,所以它就是自为的或者说它就是自我、概念。——这样它就是对象
性的;并且由于表象把刚才所说及的概念的必然性理解为并表达为一个事变(Geschehe
n),因此可以说,那永恒的本质为自己产生了一个他物。但是在这个他物内它同样直接
地返回到自己;因为这区别是自身的区别,这就是说,它是直接地只是从它自身区别开
,因而它就是那返回到自身的统一性。
  这样就可以区分为三个环节:(1)本质的环节,(2)自为存在的环节(这一环节
是本质的他物或对方、本质是为他物或对方而存在的)和(3)在他物中认识自身的环节
或在他物中自为存在的环节。本质只是在它的自为存在中直观到它自身;它在这种外在
化中只是在自身内;那把自己从本质排斥开的自为存在即是本质对它自身的知识;这种
知识〔好象〕是说出来的话①,这话对说话人是外在化了、是脱离那说话的人了,但是
同样这话立即就被听见了,并且只有这种听见自身的过程才是这话的存在。所以,当区
别一经作出时,同样于作出之时,区别立刻就被消除了,并且当区别一经消除时,同样
它立刻就被作出了,而真理和现实正是这种回到自身的圆圈式〔辩证〕运动。
  ①"话"(DasWort)在这里也含有希腊原字logos(真理、道)的意思。——译者
  这种在自身内的〔辩证〕运动表明了绝对本质是精神。那没有被把握为精神的绝对
本质只是抽象的空虚,同样那没有被把握为这种〔圆圈式〕运动的精神也只是空话或空
的名词。
  当精神的诸环节在它们的纯粹性里被把握住时,这些环节就是不安息的概念,这些
概念只有在对方中才是它们真正的自身,并且只有在全体中才得到安息。但是宗教社团
的表象意识却并不是这种概念式的思维,它所有的乃是没有思维的必然性的内容,它并
不是把概念的形式,而是把父与子的自然关系带进纯粹意识的领域内。当它这样进行表
象式的认识时,诚然本质也还是启示给它了,不过本质的各个环节,由于这种〔外在的
〕综合的表象认识的缘故,一方面分离开来,彼此各不相干,以致它们不能够通过它们
固有的概念彼此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表象活动总是从它的这种纯粹对象往后退〔以致
不能深入对象,〕只是外在地与对象相联系。对象是由一个异己的东西启示给表象意识
的,并且在精神的这种思想里,表象不能认识到它自身、认识不到纯粹自我意识的本性

  就表象的形式和基于自然事物的关系而来的认识方式必须被超出而言,特别是就构
成精神的运动的各个环节被当作孤立的、不可动摇的实体或主体,而不当作过渡的环节
的看法必须被超出而言,则这种超出必须被看成概念的〔辩证〕逼迫,象我们前面在谈
这个问题的另一方面时所曾经提到过那样;
  但是由于它只是本能,它错认了自己,它把内容也同形式一起予以排斥,这就无异
于说,把内容降低到一个历史的形象〔或表象〕和由传统遗留下来的宝贝。在这里面所
保存的只是信仰范围内的纯粹外在的东西,因而亦即一个缺乏知识内容的死东西,而信
仰中的内在本质却消失了,因为内在本质将会是知道自身作为概念的概念。
  2.外在化的精神;圣子的王国
  那被表象为纯粹本质的绝对精神诚然不是抽象的纯粹本质,反之,后者正由于只是
精神的一个环节,便被降低为精神的一个组成因素。不过在这一因素中,精神的表述过
程,就形式来说,本身就具有本质作为本质所具有的同样的缺点。本质是抽象的东西,
因而它就是它的简单性的否定面、一个他物;同样在〔纯粹〕本质这一因素中,精神就
是简单统一性的形式,这形式也同样主要地是一个转化为他物的过程。——或者换句话
说,永恒本质对它的自为存在的关系是纯粹思维之直接的简单的关系;在这种在他物中
对自身的简单直观里,因而并没有设定他物本身的〔独立〕存在;这种异在是一种差别
,而这种差别如在纯粹思维里那样直接又是无差别,——一种爱的承认,在爱中爱者与
被爱者本质上并不是彼此对立的。那在纯粹思维因素中表达出来的精神主要地即不仅在
纯思维之内,而乃是现实的,因为在它的概念内即包含着它的异在,这就是说,即包含
着对纯粹的、仅仅在思维中的概念之扬弃。
  纯粹思维的因素,因为它是抽象的东西,所以本身毋宁正是它的简单性的他物〔或
反面〕,因而必定要过渡到真正的表象的因素,——在这个表象因素中,纯粹概念的诸
环节既各自取得一个实体性的定在彼此相互反对,同时它们又都是主体,这些主体不为
第三者而彼此互不相干地存在,而是从彼此分离和彼此对立的状态中各自返回到自身。

  (1)世界
  因此那仅仅永恒的或抽象的精神将会变成自身的一个他物,换言之,将会进入定在
并且立即进入直接的定在。它因而创造一个世界。这种创造就是用表象的语言按照概念
的绝对运动去表达概念本身;或者表达这样的事实:那被表述为绝对抽象的简单的东西
亦即纯思维,因为它是抽象的东西,就可以说是否定的东西,并因而是与自己相对立的
东西,或者他物。——或者用另一方式来陈述同样的意思,还可以说,纯思维之所以是
一个他物,是因为那被设定为本质的东西乃是简单的直接性或直接的存在,但是它作为
直接性或存在,是缺乏自我的、或缺乏内在性的因而就是被动的或为他物而存在的。—
—这个为他物的存在同时就是一个世界;那具有为他物而存在这个特性的精神就是前此
包括在纯思维中的诸环节的静止的持续存在,因而也就是这些环节的简单普遍性之消除
和它们之分散成它们各自的特殊性。
  但是,世界并不仅仅是这样一种彼此外在地被抛掷在全体中及其外在秩序中的精神
而已,勿宁相反,由于精神本质上是简单的自我,所以世界里也同样存在着自我:世界
是特定存在着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具有意识并且把自身同作为他物或者世界的自身区别
开来的那种个别的自我。——当这个个别的自我最初那样直接地被设定时,它还不是自
为的精神;
  因而它就不作为精神而存在,它可以叫做天真的,但还不能严格地叫做善的。它为
了在事实上成为自我和精神,它首先必须成为它自身的他物,正如那永恒的本质被表述
为在它的对方〔或异在〕中与自身同一的运动那样。由于这个精神最初是被规定为直接
地存在着的,或者被分散为它的各式各样的意识的,所以它的变成他物一般就是深入于
自身。直接的定在转化为思想,或者说,仅仅感性的意识转化为思想的意识;而且由于
这种思想是从直接性来的或者是有条件的思想,它就不是纯粹的知识,而是有着对方或
异在的自身内的思想,并且因而是有善与恶的对立的自身内的思想。"人"被宗教意识加
以这样神话式的表述,即:有了这样的事情发生,——
  这个事件的发生并不当作有必然性的,——人由于摘食了善与恶的知识之树的果子
,就失掉了自身同一的形式,并且从天真意识的境界、从不待操劳就自行提供享受的自
然界、从天堂中、从众多生物的园囿中被驱逐出来。
  (2)善与恶
  由于特定存在着的意识的这种自身深入直接在自身内引起自己的不同一,所以看来
恶就成为意识自身深入的第一个特定存在了。并且因为善和恶的思想是完全对立的,而
这种对立还没有消除,所以这个意识本质上只是恶的意识。但同时正由于这个对立,那
反对恶的意识的善的意识也就出现了,而它们两者的相互关系也就建立起来了。——既
然直接的定在转化为思想,而且,既然一方面意识的深入自身本身即是思想,而另一方
面本质之变成他物这一环节,因而得到更确切的规定,所以〔意识之〕变成恶也可以进
一步从外部的存在世界回溯并转移到那最初的思维领域里去。因此人们可以这样说,那
光明之神的第一个儿子当他深入于自身时,便堕落了,但立刻就有另外一个儿子产生出
来代替他的地位。而且,那些属于单纯的表象形式而不属于概念的形式,象"堕落"以及
"儿子"等名词,也同样把概念的环节倒过来降低为表象,或者说,把表象带进到思想的
领域。——即使把各式各样的别的形象〔如天使之类〕附会到永恒本质的异在(Anders
sein)这一简单思想上去,并且也转而从这些形象深入自身,这也同样是无关重要的。
同样这种附会必会受到称赞,因为这样一来,异在这一环节正如它应该那样,同时就可
以表述为差异性(Unterschiedenheit),当然并不表述为一般的复多性(Vielheit),
而乃同时表述为特定的差异性,从而一方面是简单地自己知道自己即是本质的圣子,而
另一方面是个人外在化〔或放弃〕其自为存在,即放弃自己的独立存在而只知生活于对
本质的颂扬中;于是就连外在化了〔放弃了〕的自为存在的重新返回以及恶之深入自身
也都可以被归属于自为存在的外在化〔放弃〕这一方面去。就神圣本质的异在之分裂为
二而言,则精神的诸环节,如果要加以计数的话,将可以更确切地被算作"四位一体",
或者由于这个数目自身又分裂为两部分;一部分仍然保持为善,一部分成为恶,因而简
直可以表述为"五位一体"。——但是对这些环节加以计数一般说来可以被看成无益之事
,因为,一方面,那有区别的东西本身既只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即是说,只是关于区别
的思想,而这关于区别的思想只是一个思想,同样它又是这一个特定的、与第一种有区
别的东西相对立的第二种有区别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计数之所以是无益之事,因
为那种把多理解为一的思想必须从它的一或普遍性中分解出来,并且区别为多于三个或
四个有区别的东西;这个普遍性与抽象的一、数的原则的绝对规定性对比起来,显得同
数的关系本身说来,是无规定性的,从而这里所指的只是一般的数,这就是说,并不是
指一定数目的区别。因此这里一般讲来纯从数目和计算着想完全是多余的,正如在别的
场合下,单纯量和数的差别是没有思想性的、是无所谓的。
  善与恶曾是思想所具有的确定的区别。只要它们的对立还没有消除,它们被表象为
思想的本质,每一个是各自独立的,则人就是无本质的自我,并且是善与恶的定在和斗
争的综合基地。但是这些善与恶的普遍力量同样隶属于自我,或者说,自我就是善与恶
的实际体现。根据这一点就可得出这样的看法,正如恶不是别的,只是精神的特殊自然
存在之深入自身,与此相反,善便是进入现实生活,并表现为一个特定存在着的自我意
识。——在纯思维的精神里只是一般地被暗示为神圣本质的异在的〔或转化为他物〕东
西,在这里,对表象说来,便更接近于它的实现。这种实现在表象看来包含在神圣本质
的自我贬谪里,放弃它自己的抽象性和非现实性。
  那另一方面——恶的一面,便被表象当作一个异于、外在于神圣本质的事变;把神
圣本质中的恶理解为上帝的忿怒,是那自身挣扎着〔以求解除自己的局限性〕的表象作
用所能作的最高的、最严厉的努力,这种努力由于缺乏概念,仍然是无成果的。
  于是神圣本质的异化就表明有双重的方式:(1)精神的自我和(2)精神的简单思
想就是这两个环节,它们的绝对统一就是精神自身。精神的异化在于两者彼此相外,其
一对于其他具有不同等的价值。这种不等同因而具有双重的特性;并且引起了两种联合
,这两种联合以刚才所提到的两个环节为它们的共同环节。在一种联合里,神圣的本质
被当作本质的一面,而自然的存在和自我被当作非本质的和即将被扬弃的一面。与此相
反,在另外一种联合里,自为存在被当作本质的一面,而简单的神圣的本质被当作非本
质的一面。两者的尚属空洞的中间环节就是一般的特定存在,亦即这两种联合中的两个
环节之单纯的共同性。
  (3)得救与和解
  这种对立的解除并不是通过这被表象为彼此分离的、各自独立的双方的斗争即可作
到。正由于它们的独立性,每一方必定自在地通过自己的概念在自身内消解自己。这个
斗争最初只发生在这样的地方,在那里两方面皆停止其为思想和独立定在的混合体,而
只是作为思想而相互对立着。因为在这样情况下,它们本质上只是作为特定的概念而处
于对立的关系中;反之,作为独立的东西,则它们除了对立之外还有其本质性;它们的
运动因而是它们自由的和自己固有的运动。双方的运动之所以都是自在的运动,这是因
为这运动可以就双方和本身来加以考察,因此这种运动是从两者中被规定为自在存在着
而与对方相反那一方开始。这样的运动就被认作自由的行动。但是,自在存在物的外在
化的必然性即包含在这样一个概念里,那就是:自在存在物只有在对立中才获得它的规
定性,正由于这样,它就没有真正的持存性。因此那没有自为存在,而以简单的东西当
作本质的东西,它就必定外在化自身,走向死亡,并且通过死亡使得自己和绝对本质异
化其自身,它具有自然的定在和个别自我的现实性。它的这种异在或它的感性的当前存
在,就由于这第二次变为异在〔或第二个否定〕而返回到自身,并且被设定为扬弃了的
、普遍的东西。这样一来,本质在它的感性的当前定在里就成为它自身;现实性的直接
定在对本质已不复是异己的、外在的了,由于它是被扬弃了的、有普遍性的东西。因此
这种死亡正是它作为精神的诞生。这种有自我意识的本质之扬弃了的、直接的当前存在
,就是作为普遍的自我意识的本质。扬弃了的个别自我(这就是绝对本质)这一概念,
因而直接地表明了前此只是停留在表象中的一个〔宗教〕社团的结构,现在作为自我返
回到自身了;从而精神便从它的规定的第二个因素——表象——过渡到第三个因素——
自我意识本身了。我们试再考察一下那种表象在它的进程中所采取的方式,那末我们就
会首先看到表象用这样的方式说说神圣的本质具有人性。在这话里就已经说出了神和人
本来就是没有分离的,正如说"在神圣本质从开始就在外在化它自身,它的定在深入自身
并且成为恶"这句话里,虽并没有明说、但却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即这种恶的特定存在对
神圣本质来说,本来并不是异己的东西;如果绝对本质真正地存在着一个外在于它的他
物,如果它真的有所谓堕落,那末它就会只有绝对本质这个空名词。所以在自身这一环
节毋宁正构成精神的自我的主要环节。——至于在自身内存在,从而亦即最初走向现实
性,是属于神圣本质自身的,这对我们〔哲学者〕来说是概念,即因其对我们来说是概
念,所以对表象〔或形象〕意识来说,就显得是一种不可理解的、非概念所能把握的事
变。自在本性对表象意识采取了外在的漠不相干的存在的形式。但是认那两个看来互相
背离的环节,绝对本质与自为存在着的自我,不是分离的这个思想,也表现在这种表象
〔意识〕前面(因为表象〔意识〕具有真实内容),但这个思想只是到后来当神圣本质
的外在化即神变成肉身时才表现在这一表象面前。这个表象在这种方式下还是直接的,
因而还不是精神的,换言之,只是把神圣本质的人的形象看成是一个特殊的、而还不是
普遍的东西,——这个表象,在这个意识看来,当它在形象化了的或取得人的形象的神
圣本质重新抛弃它的直接的形象或存在,并返回到本质去的运动中时,它就成为精神的
了。只有返回到自身的本质才是精神。——因此,总的讲来,神圣本质同对方的和解,
特别是同对方的思想、同恶的和解,在这里就以表象的方式表述出来了。——如果按照
概念的方式来表述这种神人的和解〔或统一〕的话,就应该说,神圣本质和整个自然界
本来是同一的,正如自然界与神圣本质分离开只是无物那样,——当然这可以被看成非
精神性的表述方式,这种表述方式必然会引起误解。既然恶与善是同一的,则恶就不是
恶,而善也不就是善,毋宁两者都被扬弃了:一般的恶即在自身内(存在着)集中的自
为存在,一般的善即忘我无私的简单意识。由于两者都是这样按照概念的方式表述的,
所以同时也就昭示出两者的统一性;因为在自身内存在着的自为存在是简单的知识,而
那无私忘我的简单意识也同样是纯粹在自身内存在着的自为存在。因此,如果必须说,
善与恶,按照善与恶这个〔辩证〕概念看来,亦即按照它们不是善和恶这一点看来,它
们是同一个东西,那么,同样也必须说,它们不是同一个东西,而纯全是不同的;因为
简单的自为存在,或者也可以说纯粹知识,同样都是纯粹的否定性,或者是它们自身的
绝对区别。只有这两个命题一起才对全体有了完成的表述,而且前一命题的断言和确说
必须以不可克服的顽固性坚持它的对方〔即后一命题〕与它相对立。由于两个命题都是
对的,所以两个命题都是错的,它们的错误在于把那些抽象的形式,如等同与不等同,
同一性与非同一性当作某种真实的、固定的、现实的东西,并把它们当作根据。单是一
方或对方都不具有真理性,真理性乃是双方的〔辩证〕运动,在这个运动里简单的同一
是抽象,从而也是绝对区别,而绝对区别即自身区别、自己从自己区别开,因而就是自
身同一。神圣本质一般讲来与自然,特别讲来与人性的同一性的情形也正是这样:神圣
本质,就它不是本质而言,即是自然;自然,就它的本质而言,也是神圣的。但是只有
在精神里,这两个抽象的方面才达到它们的真理性,即被设定为被扬弃了的环节,——
这种设定是不能用判断及其无精神性的联系词"是"来表述的。
  同样,自然在它的本质之外是无物;但是这个无物本身同样也是有物,因有与无本
身是同一的;它是绝对的抽象,因而是纯粹思维或在自身内存在,并且作为与精神统一
性相反对的环节而言,它就是恶。对一般人来说,这个概念所产生的困难乃由于固执着
抽象的联系词"是",而忘记了思维〔的辩证性〕,在思维里,这两个环节既是也同样不
是,——它们是一个运动,这个运动就是精神。——这种精神的统一性,或者说,其中
差别只作为扬弃了的环节的这种统一性,对表象意识说来,就是上面所提到过的〔神与
人的〕和解了,而且由于这种统一性是自我意识的普遍性,所以自我意识也就停止其为
表象的意识了;思维的运动已通过表象而返回到自我意识了。
  3.在自己的充实状态中的精神;圣灵的王国
  因此精神就被设定在第三种要素、普遍的自我意识中了;精神就是它自己的宗教社
团(Gemeinde)。这个社团的运动作为自我意识的运动(而自我意识自身是和它的表象
有区别的),就是把已经成为潜在的东西实现出来的过程。那死去了的神性的人或人性
的神潜在地就是普遍的自我意识;他必须把这个潜在的普遍意识实现出来作为这种自我
意识的对象。换句话说,由于自我意识构成表象所包含的对立的一个方面,亦即恶的一
方面,这一方面把自然的定在和个别的自为存在当作本质,所以,恶这一方面(由于它
被当作独立的一面,还没有被看成是一个环节),为了〔克服〕它的独立性起见,就必
须自在自为地把它自身提高到精神的高度,或者说,就必须在它自身提高或克服恶的过
程中去阐明精神的运动。
  这种恶的一面的自我意识是自然的精神;自我必须从这种自然性退回到自身并深入
到自身,这就是说,它必须变成恶。但是自然性已经潜在地是恶了;因此深入自身就包
含着使自身深信那自然的定在就是恶。在表象意识看来,世界之变为恶和有恶的存在,
是实际存在着的事实,同样,绝对本质与人之得到和解也是实际存在着的事实;但是对
自我意识本身,按照形式说来,这种表象中的恶就只是一个扬弃了的环节——因为自我
是一个否定的原则,——因而是一种知识,而知识乃是意识在自身内的一种纯粹活动。
——同样,按照内容说来,这个否定的环节也必须得到表达。既然如上面所说,绝对本
质已经自在地是同自身相和解并且是精神的统一体,在其中表象的诸部分是扬弃了的或
者只是环节,所以这就表明了:表象的每一部分在这里都具有与它前此所有不相同的、
相反的意义,由于这样,每一意义补充了它对方的意义,并且由于这样,内容才是一个
精神的内容。既然每一方的规定性同样是它的相反的规定性,那在异在〔或对方〕中的
统一性即精神的本质就完成了。正如在以前,两个相反的意义,对我们〔哲学者〕来说
,或者就其本身来说,是结合着的,甚至等同与不等同、同一性与非同一性等抽象形式
也是扬弃了的。
  因此如果在表象意识里,自然的自我意识的内在化是实际存在着的恶,那末在自我
意识范围内的内在化就是关于恶的知识作为某种自在地属于实际存在的东西。这种知识
无疑地是一种变成恶的过程,不过只是变成恶的思想的过程,因而被承认为和解的第一
环节。因为知识作为从自然的直接性(而自然的直接性是被认作具有恶的规定性的)返
回自身,乃是对于自然的直接性的离弃和罪恶的消亡。并不是自然存在本身被意识离弃
了,所离弃的乃是那同时被知道是恶的自然存在。那深入自身的直接运动也同样是一个
中介运动,——
  它自己以自己为前提或者说它是它自己的根据;意识所以要深入自身的根据,即因
为自然已经是自在地深入自身了。由于有了恶,人必须深入自身,而恶本身就是一种深
入自身的过程。——正由于这样,这第一个运动本身只是直接的,或者只是它的简单的
概念,因为它和它的根据是同一的东西。因此〔辩证〕运动或者向对方转化还必须在它
较特殊的形式下才出现。
  因此,除这种直接性外,表象意识的中介作用也是必要的。关于自然(作为精神的
非真实存在)的知识,以及自我在自身内发生出来的这种普遍性自在地都是精神同它自
身的和解。这种自在性,从那种未达到概念知识的自我意识看来,具有一种存在着和通
过表象呈现给它的形式。因此这种把握(Begreifen),对这种自我意识来说,还不是对
于这样一种概念的抓住(Ergreifen),这概念不仅认识到被扬弃了的自然性是普遍的,
从而是同它自身相和解的,而乃是抓住了那样一种表象,在这种表象里,神圣本质通过
它自己外在化的事变、通过它变成肉身的过程和它的死,它便同它自己的实际存在相和
解了。——更确切点说,现在对于这种表象的抓住,表述出从前在表象形式内叫做灵魂
的复活的事实,或者神圣本质的个别自我意识转变成普遍体或宗教社团的过程。——神
性的人之死,作为死而言,是抽象的否定性,是这样一种运动的直接结果,这运动只是
以达到自然的普遍性而告终。在精神的自我意识里,死便失掉其自然的意义,换句话说
,它转化成刚才所提到的概念。于是死就从它的直接意义,就从这一个个别的人之不存
在被美化成一种精神的普遍性,这精神①生活在它的宗教社团中,它在宗教社团中天天
死去,也天天复活。
  ①这里所谓"精神"与基督教术语"圣灵"是一个字"Geist"。——译者
  那属于表象要素的看法,即认绝对精神,作为一个个别的人,或者更确切些说,一
个特殊的人,在它的特定存在里所表象的就是精神的本性,——这种基于表象的看法现
在因而就转移到自我意识本身、提高到在它的异在〔或对方〕中保持着自己的知识了。
所以这个自我意识实际上并没有死,并不象那个特殊的个人被表象为实际上死了那样,
实际上乃是他的特殊性消亡在他的普遍性里,这就是说,消亡在他的知识里,这知识就
是那自己与自己和解的本质。因此那最初先出现的表象的要素在这里就被设定为扬弃了
的东西,换言之,被设定为返回到自我、返回到概念了;那在表象看来只是存在着的东
西,现在转变成主体了。正由于这样,那表象因素,纯粹思维和纯粹思维中的永恒精神
也不复在表象意识之外,更不在自我之外了;反之全体返回到自身的真正意义正在于包
含所有各环节在自身内。那为自我所抓住或掌握的中介者之死,即意味着他的对象性或
他的特殊的自为存在的被扬弃,这个特殊的自为存在变成了普遍的自我意识。——另一
方面,正由于这样,普遍就是自我意识,而单纯思维的纯粹的或非现实的精神就变成现
实的了。中介者之死并不只是他的自然的一面或他的特殊的自为存在之死,死去的不只
是脱离了本质的死躯壳,而且是神圣本质的抽象方面。因为只要他的死还没有完成〔神
与人的〕和解,则这个中介者就是片面性的,他只知道把与现实性相对立的、思维的简
单抽象当作本质;自我这一极端与本质还没有同等的价值;只有在精神里,自我才达到
这一点。因此,被表象的这个中介者之死,同时即包含着那没有被设定为自我的神圣本
质的抽象物之死。
  这样的死正是那感到上帝自身已经死了的苦恼意识①所深切感觉到的痛苦。这种沉
痛的语言正表达了最内在的、简单的自我知识,也表达意识之返回到自我=自我的黑夜
的深处,这种自我同一的黑夜在它自身以外更不知道、也区别不出来任何东西。因此,
这种〔痛苦的〕感觉,事实上,意味着丧失了实体,并丧失了实体与意识相对立的对象
性。但是同时,这种感觉乃是实体的纯粹的主观性或对它自身的纯粹确信,而这种自身
确信是实体作为对象或作为直接的、纯粹的本质所缺乏的。因此这种知识是一种精神化
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实体变成了主体,实体的抽象和无生命性消亡了,因而它就变
成现实的、简单的和普遍的自我意识了。
  ①请参看本卷第231页及译注。——译者
  所以精神就是自己知道自己的精神;它知道自己;凡是是精神的对象的东西就存在
,换言之,凡呈现在精神的表象中的就是真实的绝对的内容。这内容,我们看到,表现
了精神自身。同时它不只是自我意识的内容,并且不只是自我意识的对象,而且它又是
现实的精神。精神所以是现实的精神,因为它经历过它的本性的三个要素;这种自己通
过自身的运动构成精神的现实性。凡是自己运动的东西,这就是精神。精神是运动的主
体,同样精神也是运动自身,或者说,精神是为主体所贯穿过的实体。当我们进入宗教
〔领域〕时,我们曾看到,精神这一概念是如何发展出来的,即作为一种有自身确信的
精神的运动,这精神宽恕了恶,从而也同时抛弃了它自己固有简单性和生硬的不变性,
换句话说,精神是:绝对对立的东西认识到自己与对方是同一的运动,而这种认识是打
破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而达到的"一致"①——那获得神圣本质的这种启示的宗教意识直
观到〔精神的〕这一概念,并且扬弃了它的自身和它所直观到的对象之间的区别;这种
宗教意识由于是主体,所以也是实体,并且正因为或者只由于它是这种〔辩证〕运动,
所以它本身就是精神。
  ①这里的"一致"二字,原文作"Ja",直译应作"是"或"是的",是指对立面的和解,
对话或统一,兹译作"一致",使得文字较顺。俄文译本作"DE"(那里),显然是错误的
。——译者
   不过,这种宗教社团在它的这种自我意识里还没有得到完成。一般讲来,它的内容
是在表象的形式下作为它的对象,而这种宗教社团的现实的精神性,从它的表象〔形式
〕到它自身的回归,都感受到二分化(Entzweiung)的侵袭,正如纯思维要素的本身也
曾陷于二元化那样。这种宗教社团也没有意识到它自身的性质;它是这样一种精神性的
自我意识:自己不以自己为对象,或者自己还没有发展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过程;不过
就它是意识而言,它就具有曾被考察的那些表象。——我们看见,自我意识在它的最后
的转折点上,有着自身内在化的过程,并且达到在自身内存在的知识;我们看见,自我
意识抛弃(entauβern)它的自然定在,而达到纯粹的否定性。不过,这种否定性的肯
定意义在于:这种否定性或知识的纯粹内在性,同样也是自身同一的本质,——换句话
说,实体在这里已变成了绝对的自我意识,而这绝对的自我意识,在虔敬的意识看来,
却是一个〔外在的〕他物。虔敬的宗教意识把知识的纯粹内在化之自在地即是绝对简单
性或实体这一方面,理解为这样一种东西的表象,这东西并非按照概念看来是如此,而
是当作一种外来的、异己的善良的恩赐行为。换言之,它并没有意识到,纯粹自我的这
种深邃性是这样一种〔否定性的〕威力,由于这威力的作用,那抽象的本质就从它的抽
象性里被拖下来,并且通过这种纯粹虔敬的力量而被提高为自我。——这样一来,自我
的行动就对抽象本质保持着一种否定的意义,因为实体这一方面的外在化或放弃其自身
对自我来说还是潜在的东西,而自我也同样还没有把握或理解它,换言之,没有在自我
的行动本身内找到这实体或本质。——由于本质和自我的这种统一〔只是〕潜在地得到
实现,所以意识对于它〔同本质〕的和解的观念也还停留在表象阶段。意识获得满足,
是由于它外在地给它的纯粹否定性附加上它同本质的统一性这一肯定的意义;因而它的
满足本身仍然带有一种远在彼岸与它对立的色彩。因此,它自己固有的和解,出现在它
的意识内作为一个遥远的东西,作为一个在遥远的将来的东西,正如别的自我所达到的
和解是表现为一个在遥远的过去的东西那样。正如那个别的神性的人只有一个潜在的父
亲和一个现实的母亲,同样那普遍的神性的人、宗教社团,便以它自己特有的行动和知
识为父亲,而以永恒的爱为母亲,这永恒的爱,它只是感觉到,但没有作为现实的直接
的对象在它的意识内直观到。因此它的和解只是在它的内心里,但同它的意识还是分而
为二的,并且它的现实性还是破碎而不完整的。那出现在它的意识中作为潜在性或纯粹
中介性的一面,就是远在彼岸世界的和解;但是那出现在它的意识中作为当前现在、作
为直接性和特定存在的一面,却是那还有待于神圣化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潜在地是同
〔神圣〕本质相和解的;当然神圣本质知道,它不复把对象当作自身的异化,而是当作
在它的爱中与自己同一的。
  但是对自我意识来说,这个直接的当前存在还不具有精神的形态。这样,那宗教社
团的精神,在它的直接意识里,就是与它的宗教意识相分离的;这宗教意识诚然宣称它
们两者潜在地不是分离的,不过所说的不分离只是潜在的,不是实现了的,换言之,同
样还没有成为绝对的自为存在。
上一页 目 录 下一页
□ 作者:[德]黑格尔
译者:贺麟、王玖兴
----------------------------------------------------------------------------
----
本书由“E书时空”免费制作;
想要更多的免费电子图书,请光临
http://www.eshunet.com/

--
今天是最不可思议的一天,无声无息的,哲学版成立了。向关心此事的网友们致谢,虽
然我在工大的时间无多,但是我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局面,尽我最大的努力建设它,也
算是我对哈工大的一点微薄的回报了。

                   ------6。1。01  songs 于 哈工大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riee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8.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