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gcat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开放社会及其敌人(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n 5 20:13:01 2001) , 转信
第七章 领导的原则
聪明人应当领导和统治,而无知者则应当服从。
——柏拉图
我们对柏拉图政治纲领的解释遭到的某些反驳迫使我们对柏拉图政治纲领中的一些
道德理念进行考察,如:正义、善、美、智慧、真理,以及幸福。本章及以下两章将对
它们进行分析,下面我们首先来探讨柏拉图政治哲学中的智慧理念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已经看到,柏拉图的正义理念最根本的要求是,天生的统治者就该统治,天生
的奴隶就该被奴役。这是下述历史主义要求的一部分:为了阻止所有的变化,国家应当
是它的理念的复制,或者是它的真正的“本性”的复制。这一正义理论非常清楚地表明
,柏拉图用一个问题揭示了政治学的基本问题:谁应当统治国家?
一
我深信柏拉图用“谁应当统治?”或者“谁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等形式表达出
政治学问题的同时,给政治哲学带来了持久的困惑。这跟他在道德哲学领域内把集体主
义和利他主义的混同确有类似之处,这在一上章讨论过了。很清楚,一旦问及“谁应当
统治?”很难避免诸如“最好的人”或“最聪明的人”或“天生的统治者”或“那些精
通统治艺术的人”一类的回答(也许还有“普遍的意志”或“统治的种族”、或“产业
工人”或“人民”)。这样的回答,对于那些宁愿倡导“最坏的人者”或者“最大的笨
蛋”不统治的人来说,也可能是正确的,但我将尽力表明,这是毫无用处的。
首先,这样的回答倾向于让我们相信我们政治理论的一些基本问题已经解决。但如
果我们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审视政治理论,那么我们将会发现任何基本问题都远未解决
,我们只不过是通过假定“谁应当统治?”是最基本的问题而跳过去了。甚至对那些也
持有相拉图所认为的政治统治者并不是十足的“善”和“智”的观点的人来说,要想得
到其“善”与“智”(我们用不着对它们的精确含义担忧)足可依赖的政府也十分不易
。如果同意这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发问,难道政治思想不应该从一开始就面对恶政府出
现的可能性?难道我们就不应当在为最差领袖作准备的同时期待最优秀的领袖?但这就
把我们带到了政治学问题的另一新途径,因为这使得我们用“我们怎样组织政治机构才
能避免无能力的糟糕的统治者带来太多的损害?”这一新问题取代了原先的“谁应当统
治?”的问题。
相信先前的问题是根本性的人,心照不宣地假定政治力量“根本上”是不受限制的
。他们设想某些人拥有权力——或者是个体,或者是集体,如一个阶级。而且他们假定
,谁拥有了权力,一般就会为所欲为,尤其会强化自己的权力,这样就几乎达到了无极
限的、无限制的权力。他们假定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统治权。如果这一假定成立,那么所
剩下的惟一重要的问题就确实是“谁应当是统治者?”
我将称这一假定为(不受制约的)统治权理论,这样表述的目的,并不是指深受波
丹、卢梭或黑格尔之流青睐的诸种统治理论中的某一个;而是指那个更加一般的假定—
—政治权力在实践中是受限制的,也可以说这是行文发展的要求。再加上这个暗示,即
所留下的主要问题是使这种权力掌握在最优秀者的手上。这一统治权理论在柏拉图的方
法中被暗中承认,且自古以来发挥着其作用。现代有些作家也含蓄地承认了这一理论,
比如,他们相信主要的问题是:谁应当统治?资本家还是工人?
无需进行详细的批评,我想指出的是,对上述理论草率而含混的接受应遭到严厉的
无需进行详细的批评,我想指出的是,对上述理论草率而含混的接受应遭到严厉的
反驳。无论它表现出何等的思辨品格,它依旧是一个很不现实的假定。从未有过不受制
约的政治权力,只要人仍保有人性(只要“美丽的新世界””还没有变为现实),就不
会有绝对的不受限制的政治权力。只要一个人手中不能积聚统治所有其他人的足够的物
质力量,仅此他就必须依赖其助手。即便是最有权力的专制君主,也须依赖秘密警察、
仆从和刽子手。这种依赖性意味着,他的权力可能异常巨大,但决非不受制约,他不得
不有所让步,使一个集团对抗另一集团。这意味着还有其他的政治力量,除他的力量之
外的力量存在,他只有利用或抚慰它们才可行使其统治权。这些例子就表明,即使是极
端的统治权,也根本不是绝对的统治权。这些例子根本没有证明一个人(或者一个集团
)在不放弃部分意愿或利益以谋取他征服不了的势力的支持的情况下,能直接地达到其
目的,倒有不胜枚举的例子比这更深刻地证明了政治权力的有限性。
我所以强调这些经验主义的观点,并不是因为我想把它们作为一个论据,而仅仅是
想避免反驳。我的看法是,各种统治权理论都没能直接面对一个更根本性的问题,这个
问题就是,我们是否不应当努力奋斗,通过权力之间的彼此平衡来对统治者实行制度控
制?这种制衡理论至少值得仔细考虑。就我所知,对这种看法的仅有的反驳是:(a)这
样的控制实际上是不可能的,或者(b)既然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统治权,那么这种控制根
本上就是不可思议的。两种教条式的反对意见,我相信可以用事实来反驳;并由此派生
出一系列其他有影响的观点(例如,认为取代一个阶级独裁统治的惟一途径是另外一个
阶级独裁统治的理论)。
为了提出对统治者进行制度控制这一问题,我们只须假定政府并不总是好的或聪明
的就够了。但既然我已谈到了历史事实,我觉得我应当承认,我感觉上倾向于稍稍超越
这个假定。我倾向于认为统治者很少在中等人之上,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在智慧上,而
且常常是在中人之下。我认为在政府生活中接受这一原则是合情合理的,即我们要尽可
能地为最差的统治者做好准备,当然,同时我们理应想办法得到最好的。在我看来,把
我们所有的政治努力都寄托在我们将成功地得到优秀的甚至是有能力的统治者这一微弱
的希望之上是荒唐的。然而,从中我强烈地感到,我必须坚持,我对统治权理论的批判
并不是以个人的好恶为依据的。
除了这些个人的看法,除了前面提到的针对统治权一般理论的经验性论据,还有一
种逻辑性的论据可以用来揭示统治权理论的任何特殊形式的非一致性;说得更准确些,
该论据可以用不同却又类似的形式来反驳最聪明的人应当统治的理论,以及认为最优秀
的人,或者法律,或者大多数人应当统治的其他理论。这种逻辑论据的一种特殊形式是
针对关于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及多数人应当统治原则的一种极天真的说法;它有点类
似众所周知的“自由的悖论”——由柏拉图最先使用,并且获得了成功。在批判民主,
倡导专制统治的过程中,他明确地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人民的意愿是他们不应当统
治,而应由专制君主来统治,将会怎么样?自由的人,柏拉图表示,可以行使其绝对的
自由,先是蔑视法律、最终蔑视自由本身并叫嚷着要求有一位专制君主,这并不只具有
牵强的可能性,它发生过许多次;而每当此种情况发生时,都使那些视多数人统治或类
似的统治原则为政治信条的基础的民主主义者处于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所采纳的
这个原则要求他们只能赞成多数人统治而反对其他形式的统治,因而赞成新的专制君主
,在另一方面,这一原则又要求他们应当接受一切由多数人达成的协定,因此(多数人
提出的)新的专制统治也不例外。他们理论的非一致性,必然使他们的行动苍白无力。
我们这些要求由被统治者对统治者实行制度上的、特别是通过多数人的投票推翻政府的
权利的民主主义者,因此就必须把这些要求建立在比任何相矛盾的统治权理论更有说服
力的理论之上。(本章下面的部分将简明地揭示这种可能性。)
我们已经看到,柏拉图已几近发现自由和民主的悖论。但柏拉图和他的追随者们所
我们已经看到,柏拉图已几近发现自由和民主的悖论。但柏拉图和他的追随者们所
忽略了的一点是,统治权理论的所有的其他形式都会产生类似的不一致性。一切统治权
理论都是自相矛盾的。比如说,我们可以选择“最聪明的”或“最好的”作为统治者。
但“最聪明的人”因其智可能会觉得不是他而是该由“最好的人”来统治;“最好的人
”因其善可能会作出应由“多数人”统治的决定。即便是统治权理论的“法治”形式也
为同样的批评敞开大门,认识到这一点相当重要。其实这一点早已有人清楚地认识到了
,如赫拉克利特的话所表明的:“法律同样可以规定,独裁者的意志必须遵从。”
总结这一简略的批判,我相信,人们可以断言,统治权理论无论在经验上还是在逻
辑上,其地位都是脆弱的。至少我们可以要求,如果没有仔细地考虑其他的可能性,就
千万不要采纳这种理论。
二
要表明一种民主的控制理论可以不受统治权停论的束缚而发展确非难事。我心里以
为,该理论与其说理所应当地出自多数人统治的善与正直的学说,不如说恰恰出自专制
统治的卑鄙。说得更精确些,它依靠的是决定、或者对建议的采纳来避免或抵御专制。
我们可以对政府的两种主要类型作一区分。第一种形式组成的政府我们可以通过不
流血的方式推翻——例如,通过普选;也就是说,该社会制度提供了被统治者可能推翻
统治者的方式,而该社会条件也确保这些制度不会轻易地被那些握有权力的人破坏。第
二种形式组成的政府,被统治者除了举行成功的革命外,无别的推翻政府的出路——也
就是说,在多数情况下,但非所有情况。我认为“民主”一词是对第一种类型政府的最
简便的标签,而“专制”或“独裁’酒词则适合第二种类型,我相信,这也基本符合传
统用法。但我想明确提出,我们观点的任何部分都不取决于对这些标签的选择。假如有
人想颠倒用法(如今天经常所做的那样),那么,我只想说,我喜欢他所称的“专制”
,反对他所称的“民主”;一切想发现“民主”“真正”或“根本上”意味着什么的企
图,比如说,把这个术语转译成“人民的统治”,我会认为它们与主题无关而拒绝接受
。(尽管“人民”可能会以推翻相威胁从而影响他们的统治者的行为,但在任何具体的
实践的意义上,他们从未统治过他们自己。)
如果我们照我的建议运用这两个标签,那么我们现在就可以把这个建议,即为了避
免专制去创设、发展、保护政治制度,看作是一项民主政策的原则。这项原则并不意味
着我们就可以发展出这样的制度,它要不完善无缺,要不完全可靠,要不就能确保民主
政府采纳的政策优秀而明智——甚至必然要比一个仁慈专制统治者所采纳的政策更好更
明智。(既然没有做出这样的判断,民主的悖论就可以避免。)不过,就采纳民主原则
所隐含的意味我们可以说的是,可以肯定接受民主制度下的哪怕是一项坏政策(只要我
们能为和平演变工作)要比服从哪怕是何等明智何等仁慈的专制制度更加可取。由此看
来,民主理论并非建立在多数人应当统治这一原则之上;不如说,诸如普选和代议制政
府等各种各样的民主控制的平等主义方法,应当被视为经过斟酌后,在普遍存在着的对
专制统治的不信任传统中的一项合理而有效的制度,防止专制的制度。这些制度永远需
要改善,并且要为它们自身的改善提供诸种渠道。
所以只要谁接受了这种意义上的民主原则,他就不一定认为民主选举的结果是对正
确的事物之权威的反映。尽管他将接受多数人的决定,因他想使民主制度运转下去,但
他觉得,只有用民主的方式反对它,并为它的修正做工作,他才是自由的。难道他应当
亲眼目睹多数人通过投 被倩 民主制度那一天的到来,然后这段悲伤的 历将告诫他,
还不可能有避免专制统治的安全可靠的办法。但这没有削弱他跟专制统治战斗的决心,
也没有暴露出他的理论的非一致性。
也没有暴露出他的理论的非一致性。
三
回到柏拉图那里,我们发现,他通过对“谁应当统治”这一问题的强调,不言自明
地承认了统治权的一般理论。对统治者的制度控制和对他们之间权力的制衡这个问题还
没有等到提出来就已经被消灭了。兴趣已由制度转向全体成员,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成了
挑选出那些天生的领袖,并训练他们的领导才能。
有些人认为在柏拉图的理论里,国家的福祉归根结底是个道德和精神问题,取决于
个人及个人的责任,而不是非人格的制度结构。我相信柏拉图主义的这种观点是肤浅的
。一切长期的政治活动都是制度性的。没有人可以例外,即便是柏拉图。领导的原则并
没有用个人问题取代制度问题,它不过带来新的制度问题罢了。如我们将要看到的,制
度甚至肩负起了这样一项任务,即挑选未来领袖的任务,这就超出了我们对一种制度的
合理要求。因此,认为制衡理论与统治权理论之间的对立对应于制度主义与人格主义是
一个错误。柏拉图的领导原则远离纯粹的人格主义,因为它包括了制度的运作,确实可
以说,一种纯粹的人格主义是不可能的。但也必须说,一种纯粹的制度主义同样不可能
。不仅制度的结构包含有重要的人格决定,而且即使是最好的制度,如民主制衡,它的
功用也常常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的人。制度好似堡垒,它们得由人来精心设计并操
纵。
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在一种社会境遇中的区别常常被民主批判者忽略。他们大多数
对民主制度不满意,因为他们发现,它们并不必定能确保一个国家或一项政策达到那些
既迫切又可敬的道德标准或政治要求。但是这些批判瞄错了攻击方向;它们不懂我们应
当企求民主制度干些什么,也不了解民主制度的代替物会是什么。民主(照上面所建议
的来运用这个标签)给政治制度的改革提供了基本架构,从而有可能不使用暴力,而用
理性来设计新制度改造旧制度。民主并没有提供理性。公民的心智和道德标准问题在很
大程度上属于个人问题。(认为这个问题可以渐次通过一种制度化优生学和教育控制来
解决的观点,我相信是搞错了。下面我将给出我的一些理由。)因为一个民主国家的政
治缺陷就责备民主制度是大错特错。我们更应责备我们自己,即该民主国家的公民。在
一个不民主的国家里,完成合理改革的唯一途径是通过暴力推翻政府,然后引进一套民
主的理论体系。那些以任何“道德的”理由来批判民主制度的人,没能分清个人问题与
制度问题之间的不同。这就要由我们来使局面有所改观。民主制度不会自我改进。改进
民主制度的问题通常是个针对人而非针对制度的问题。但假如我们想有所改进,我们必
须搞清楚,哪些制度我们需要改进。
在政治问题领域内,个人和制度之间还有另外一点不同。这是当前的问题与将来的
问题之间的区别。当前的问题主要是个人的,而构造未来的问题又必然是制度性的。如
果说通过“谁应当统治?”而解决了政治问题,如果柏拉图的原则——也即最优秀者应
当统治的原则——被采纳,那么未来的问题就必定以为将来领袖的选举设计制度的形式
而出现。
这是柏拉图教育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我毫不犹豫地说,当
柏拉图把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同领导的理论联系在一起时,他使其(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变得彻底地讹误和迷乱。它所导致的损害,如果有的话,甚至比把集体主义等同于利他
主义而使伦理学遭受的危害、以及引入统治权原则而使政治理论所遭受的危害更大。柏
拉图的假定:选择未来的领袖,训练他们的领导才能应当是教育(说得更准确些,是教
育制度)的任务,迄今仍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让教育制度承载起超出一切制度范围的
任务,柏拉图就得为他们那悲惨的国家负部分责任。但在对他的教育的任务观进行一般
讨论之前,我愿意详细地展开他的领导权理论和智者领导理论。
讨论之前,我愿意详细地展开他的领导权理论和智者领导理论。
四
我认为柏拉图的这一理论的许多要素极有可能是受到了苏格拉底的影响。苏格拉底
的基本信条之一,我相信,是他的道德(唯)理智论。对此我的理解是:(a)他认为,
善和智慧同一,没有谁的行为会悖于他出色的知识,知识的缺乏应当为所有道德错误负
责;(b)认为道德的高尚可以被教导,有人类普通的智慧就够了,用不着其他特殊的道
德官能。
苏格拉底是位道德家又是个热心人。他是这样一种类型的人:因为它们自身的缺憾
而批判任何形式的政府,的确,对任何政府而言,这样的批评既是必需的也是有用的,
尽管它只在民主制度下才有可能做到,同时又认识到忠实于国家法律的重要性。正如所
发生的那样,他的大半生是在民主的政府形式下度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民主主义者,
他感到揭露他时代的一些民主领袖的无能与空论是他的义务。与此同时,他反对任何形
式的专制;如果我们联想到他在三十僭主统治时期的勇敢行为,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来
假设他对民主领袖的批判是受到诸如反民主倾向之类东西的激励。他未必没有像柏拉图
那样主张,最优秀的人在他看来就是最聪明的人,或者那些对正义有所了解的人应当统
治。但我们必须记住,他的“正义”指的是平等主义的正义(正如在上一章引用的《高
尔吉亚篇》的章节所表明的那样),他不独是位平等主义者,同时也是位个人主义者—
—也许是一切时代个人主义伦理观最伟大的倡导者。我们应当认识到,假如他主张,最
聪明的人应当统治的话,他明确强调他指的并不是最有学问的人;事实上,他怀疑一切
职业学术,无论它属于过去的哲学家,还是他同时代博学的大家,如诡辩家。他所说的
智慧意思与众不同,所谓智慧仅仅是认识到:我所知道的何其少!那些没有认识到的人
,他告诉说,简直一无所知。(这是真正的科学精神。仍然有人认为,就像柏拉图那样
,既然他已经把自己确立为一位博学的毕达格拉斯哲学的圣人,那么苏格拉底的不可知
论态度必须用他那个时代科学的不昌明来解释。但这只能表明他们并没有理解这种精神
,他们仍然受前苏格拉底魔术式观念的支配,科学家们被认为是聪明、博学、有专长并
受到别人一些崇拜的撒满巫师。他们用所拥有的是知识的量,而不是像苏格拉底那样以
对自己无知的自省,作为对科学水平及心智诚实性的量度。)
认识到苏格拉底的唯理智论明显地是平等主义的,这点是重要的。苏格拉底相信人
人都能接受教育。在《论道德》中,我们知道他教一位年轻的奴隶学习现在所称的毕达
哥拉斯定理,以期证明哪怕未受过教育的奴隶都有理解即便是抽象事物的能力。他的唯
理智主义也是反极权主义。在苏格拉底看来,一门技巧,比方说修辞说,也许可以由一
位专家教条化地教给别人;但真正的知识、智慧以及德行,只能通过一种他所称的助产
术的形式才能教给别人。那些渴求学习的人可能会受到帮助使自己从偏见中解脱出来;
这样他们就学会了自我批评,知道了获取真知的不易。但是他们也能学会下定决心,批
判性地依靠他们的决定,他们的洞察力。考虑到这种教学工作,那么柏拉图的最优秀的
人、也即心智上诚实的人应当统治的主张(如果他曾提出过这样的主张的话),同权威
主义的最博学的人或者贵族主义的最优秀的人即大多数贵族应当统治的观点之间区别之
大是显而易见的(我认为,即使是苏格拉底的勇气即智慧的信条,也可以诠释为对英雄
本天生这一贵族式信念的一种直接批判)。
但是苏格拉底的道德理智论是把双刃剑。它具有平等主义和民主的一面,这一面后
来被安提斯泰尼所发展;但它还具有另一面,这一面可能导致强烈反民主倾向的出现。
它对启蒙及教育之必要性的强调,很容易被错误地解释为反映了对权威主义的需要。这
看起来跟一个似乎极大地困扰着苏格拉底的问题有关:那些没有受到充分的教育因而就
不够聪明、难以认识到他们的缺陷的人,正是那些最需要受到教育的人。好学本身就表
不够聪明、难以认识到他们的缺陷的人,正是那些最需要受到教育的人。好学本身就表
明拥有了智慧,事实上所有的智慧都是苏格拉底要求占有的;因为他准备着学会知道自
己知道的何其少。末受教育者好似在一间小屋呼呼大睡,需要一个权威来唤醒他们,因
为不指望他能自我批判。但由于强调权威的作用仅此而已,所以在苏格拉底的教育中,
这种权威主义的东西得到了极大的平衡。真正的老师只有通过展示未受教育者所缺乏的
自我批判精神才能证明自己。“我的权威仅在于我知道我的无知”:或许苏格拉底用这
种方式来为他的使命辩护,即惊醒沉睡在教条主义大梦中的人。他相信这种教育的使命
也是一种政治使命。他感到改进国家政治生活的途径是,教育公民做自我批评。在这种
意义上他声称是“他那个时代惟一的政治家”,反对别的那些讨好人民但却不真正推进
他们利益的人。
苏格拉底对政治与道德生活的等同很容易被曲解为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的
要求,即认为国家理应监护其公民的道德生活。而且它也很容易被用来作为一条合理而
有说服力的证据,即一切民主控制都是危险的。这是因为,以教育为己任的人怎么能由
未受教育的人做出评判呢?比较优秀的人怎么能由不太优秀的人来控制呢?然而,这个
论点确实是非苏格拉底的。它假设了一位聪明博学的权威,这远不同于苏格拉底平和的
观点,即教师权威性的树立仅在于他知道自己的不足。这样的权威,事实上所达到的目
标很容易跟苏格拉底的全然相反。易于滋生教条化的自足及心智上的自大自满;而不是
批判性的不满足和提高的热望。我不认为强调这一很少清楚认识到的危险是没有必要的
。即便是格罗斯曼这样的作者,我相信他理解了苏格拉底精神的精髓,在他所称的柏拉
图对雅典的第三批判中,他同意了、柏拉图的说法:“教育,本该是国家的主要职责,
却交由个人的任性与怪想……这是又一项应当委托给被证明是正直诚实的人的任务。任
何一个国家的未来在年青一代的身上,所以让孩子们的心灵由个人品味、由环境的力量
来塑造是何等可怕的事。考虑到教师、校长及博学的演说家,国家的放任政策同样是灾
难性的。”但是,雅典的放任政策,虽受到格罗斯曼和柏拉图的批判,由于允许某些博
学的演说家去教学,特别是他们中间最伟大的一位,苏格拉底,所以具有不可估量的结
果。当这一政策后来被取消时,其结果就是苏格拉底之死。这确实应当是个警示,国家
对这类事务的控制是危险的,对“被证明是诚实正直的人”的呼唤很容易导致对最优秀
的人的镇压(贝特兰·罗素最近的镇压便是恰当的例子)。但就最基本的原则而言,我
们这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认为放任主义惟一的代替物是完全的国家责任。我当然
相信,国家应当明白,让它的公民接受教育从而能够参加社区生活,并且利用一切机会
来发展他们特殊的(各自的)兴趣和才智;国家当然也应当明白(如格罗斯曼正确强调
的),“个人偿付能力”的缺乏不应当妨碍他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一点,我相信属
于国家的保护功能。然而,认为“国家的未来在年轻一代的身上,因而让孩子们的心灵
由个人品味影响是可怕的事”的说法,在我看来为极权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国家的注
意力丝毫不能放到维护可能威胁最可宝贵的自由形式,即心智自由的措施上来。虽然我
不提倡对“教师和校长的放任主义”,但我相信,这个政策较权威主义的政策无比高明
,权威主义政策给国家官员充分的影响人们心智、控制科学传授的权力,从而,由国家
的权威来支持专家令人怀疑的权威、并且由于千篇一律习以为常地把科学视为权威学说
的习惯性教学实践,以致毁坏了科学,破坏了科学的精神——即追求真理的精神,而不
是认为自己占有的真理。
我已经努力表明,苏格拉底的唯理智论根本上是平等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由于苏格
拉底心智的谦和及他的科学精神,其中所包含的极权主义成分已被减到最低限度。柏拉
图的唯理智论与此大为不同。《理想国》中的柏拉图的“苏格拉底”是极权主义不折不
扣的化身。(即使是当中他的一些自责性的言论,也不是由于对缺点的自省,而不过是
维护他的优越性的一种讽刺性的方式。)一般来说,他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唤醒批判
维护他的优越性的一种讽刺性的方式。)一般来说,他的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唤醒批判
和自我批判的思维,而毋宁说是灌输——如对大脑和灵魂进行塑造(重复《法律篇》中
的一段引文),使它们“经过长时期的习惯,变得根本不能独立地做任何事情”。苏格
拉底伟大的平等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想,如,有可能与奴隶坐而论理、人与人之间有心
智上的联结、普遍理解的中介即理性等,被主张统治阶级的教育垄断及严格的检查制度
(甚至口头辩论也不例外)所取代。
苏格拉底已经强调过,他不聪明;他不是真理的占有者,而是真理的追求者、探究
者、热爱者。他解释道,“哲学家”一词,即智慧的热爱者、追求者,表达的就是这种
意思,这与“诡辩家”相反,它指的是职业性的聪明人,即使他曾经声称过政治家应当
是哲学家,他的意思只能是,由于承担了一项额外的责任,他们就应当是真理的追求者
,并且得有自知之明。
柏拉图是如何改变这种学说的? 看起来,他没能改变这种学说,因为他主张国家
的统治权应当赋予哲学家,尤其是当他像苏格拉底一样,把哲学家定义为智慧的热爱者
时。但是,在柏拉图那里的转变的确是巨大的。他的热爱者不再是谦逊的追求者,而是
骄傲的真理的占有者,一位训练有素的辩证学家,他具有心智上的直觉力,也即,可以
看到永恒神圣的形式和理念并能够与之交流。他被置于所有的普通人之上,不论是他的
智慧还是他的权力,即使“不是……神的,也似是神的”。柏拉图理想的哲学家接近全
知全能,他是哲学王。我认为,很难想到有比苏格拉底和柏拉图关于哲学的理念更大的
差异。这是两个世界的差异——一个是谦逊理性的人的世界;另一个是极权主义的半神
半人的世界。
柏拉图要求聪明的人应当统治——真理的占有 ,“完全合格的哲学家”——当然
引出了选择并教育统治者的问题。在一种纯粹人格主义(作为制度主义的对立面)理论
里,这个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只需宣称聪明的统治者足以聪明到凭其聪明来选择最优
秀的人作他的继承者。然而,这并不是对该问题很令人满意的回答。许许多多还将依赖
不能控制的环境;一起偶发事件就有可能破坏国家末来的稳定。但是企图控制环境、预
见未来并为之做出准备,在这里,如在其他地方一样,肯定将导致对纯粹人格主义解决
办法的摒弃,及用制度化的方法取而代之。如已经表达过的,为未来构划的努力将肯定
经常导致制度主义。
五
柏拉图所认为的监护未来领袖的机构可称为国家的教育部门。从纯粹政治的视角看
,在柏拉图的社会里,它是最最重要的机构。它握有权力的匙钥。仅凭这点理由就很清
楚了,统治者至少应当直接控制高年级教育。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最为重要的一条
是,只有“专家跟…被证明是正直诚实的人”——如格罗斯曼所表述的,在柏拉图看来
它只指那些非常聪明的能手、也就是统治者本人,才可以委托他们最终把更高级的智慧
奥秘传授给未来的贤哲。它坚持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辩证法,即智性知觉的艺术,
设想神圣的本源、形式或理念的艺术,揭示潜藏在普通人日常的现象世界背后那个最大
秘密的艺术。
关于这种最高级的教育形式,柏拉图的制度要求是什么?它们值得一提。他主张只
有那些韶华已逝的人才应当被接受。当他们的体质开始衰退,他们已过了公共与军事服
务的年龄时,那时,也只有到那时,他们才可准许随意进入这神圣的领域……即最高层
次的辩证法研究的园地。柏拉图这条奇特规则的理由相当清楚。他害怕思想的力量。“
一切伟大的事情都是有危险的”这句话道出了柏拉图的坦白,他担心哲学思想对那些还
没有迈向年老的大脑的影响。(所有这些都假苏格拉底之口说出,他为了维护自己与青
年自由讨论的权利而死。)只要我们还记得柏拉图最根本的目的是阻止政治变化,那么
年自由讨论的权利而死。)只要我们还记得柏拉图最根本的目的是阻止政治变化,那么
这正是我们所应期待的。年轻的时候,上层阶级的成员将战斗。当他们年龄太大而不能
独立思考时,他们将成为充满智慧和权威的教条主义的学生,以使他们自己能成为贤哲
圣明,把他们的智慧、以及集体主义和极权主义的教育传递给子孙后代。
很有意思的是,在后面更为精致的一段里,柏拉图试图给统治者染上最明亮的色彩
,他修正了自己的意见。在这里他准许未来的贤哲可以在3O岁时开始其初步的辩证法研
究,当然,强调了“高度谨慎的必要”和“灌输的危险性……它使那么多的辨证法者腐
化”;同时他要求“那些可能准许运用辩论的人肯定具有训练有素神志健全的本性”。
这一转变当然有助于增强该图景的亮度,但其基本的倾向仍原模原样。因为,在该段的
下文里,我们得知,在50岁以前,开他们经受许多次考验和诱惑之前,未来的领袖绝不
能被引入更高级的哲学研究——进入对善的本质的辩证思考领域。
《理想国》就是这么教导的。看起来似乎《巴门尼德篇》包含有一个类似的段落,
在这里苏格拉底被描绘为一位杰出的年轻人,他成功地涉猎于纯粹哲学当中。当被要求
给更精致的理念问题一个解释时,他陷入了严重的麻烦之中。他被老年的巴门尼德开除
,并得到忠告,在再次于更高层次的哲学研究领域冒险之前,他应当更加彻底地训练自
己的抽象思维能力。看起来好象我们这里(在其他事情当中)有了柏拉图的回答——“
即使是苏格拉底也曾太年轻而不适合辩证法研究”——他的学生们缠着要他传授知识,
而他则认为时机还欠成熟。
为什么柏拉图不期望他的领袖有创造力和独创性?我看,答案显而易见。他仇恨变
化且不愿看到重新调整势在必行。但对柏拉图态度的这种解释还不够深刻。事实上,这
里我们面对的是领导原则的一项基本困难。选择或教育未来领袖这一思想本身是自相矛
盾的。在体格的健壮方面,某种程度上你可以解决问题。肉体的创造性和身体的勇气也
许并不很难断定,然而心智超群的秘密是批判精神,是心智的独立性,这就导致了任何
种类的权威主义也难以克服的困难。一般而言,独裁主义者将选择那些服从、相信并响
应他的权威的人。但在这么做时,他必定要选择平庸之辈。因为他要排除那些反叛、怀
疑、敢于抵制他的权威的人。从来没有一个权威承认过,思想上大无畏的人,即那些敢
于蔑视他的权威的人,可能是最可宝贵的一类人。当然,权威们总是对他们鉴别创造性
的能力保持自信。但他们所指的创造性仅仅是快速领会他们的意图,他们永远不可能明
白到两者之间的不同。(在这里我们也许可能窥视到选择有能力的军事领袖时遇到的特
殊困难的秘密。军事纪律的需要增加了我们所讨论问题的难度,军事擢升的方法通常是
把那些敢于替自己考虑的人清理出去。就思想的创造性而言,没有比认为优秀的服从者
同时也是优秀的指挥者更为不真实的观点了,极为类似的困难也出现在政党中:党的领
袖的“忠实助手”很少成为有能力的继任者。)
我相信,这里我们得出了一个可以加以概括的有一定重要性的结论,这一结论可以
通过归纳而得到。很难设计出选拔杰出人才的制度。制度选举对柏拉图心中的目标,即
阻止变化,相当奏效。但如果我们的要求不止于此,则它很难发挥作用,因为它经常倾
向于革除创造性的原创力,而且,更为普遍的是除掉不同寻常始料未及的品质。这并不
是对政治制度主义的批判。它只是重申了对我们前面已说过的话,我们要经常为最坏的
领袖做好准备,尽管我们应当尽量想办法,理应如此,得到最好的领袖。但它批判了给
制度、尤其是教育制度委以选择最优秀者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倾向。制度永远
不能承载这样的任务。这种倾向把我们的教育制度变成了赛马场,把一门研究的课程变
成了跨栏跑。它没有鼓励学生为了研究而把精力集中到研究上,它没有鼓励学生真正热
爱他的学科和调查,而是鼓励他为他个人的前途而研究;他被引导为只获取对他跨过栏
有所用处的知识,为了自己的升迁,他必须跨越这个栏。换句话说,即使在科学的领域
,我们的选拔方法也是依靠迎合某些粗鄙的个人野心(如果热心的学生被他的同学们用
,我们的选拔方法也是依靠迎合某些粗鄙的个人野心(如果热心的学生被他的同学们用
怀疑的眼光打量,那就是迎合个人野心的本能的自然反应)。对思想领袖的制度选择这
一不可能做到的要求,不仅危其精神科学,而且危及心智的第一生命,真正生命。
曾有人说过,柏拉图是我们的中学、大学的发明人。这话说得太对了。然而他的破
坏性的教育体制并没能彻底毁灭人类,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比这一事实更好的论据证
明对人类的乐观,更能表达人们对真理和正直的难以割舍的爱,以及他们的创造性,他
们的不屈不挠和健康成长。尽管有那么多他们的领袖背信弃义,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人,
有老有少,他们正派、理智、热爱本职工作。“我有时感到惊讶,怎么没能更清楚地感
觉到那些 窳有芯丁 ,塞缪尔·巴特勒说,“尽管有善意阻止诱惑他们成长的图谋,青
年男女仍然明智可爱地长大成人。有些无疑遭到了损害,并且终生为之忍受;但是许多
人看起来很少是或根本不是最坏的人,而有些差不多是更优秀的人。原因似乎是,少年
的本能在许多情况下绝对地反叛他们所受的训练,而去做老师们不可能让他们集中注意
力去做的事。”
这里应当提及,在实践中,柏拉图没能证明自己是个特别成功的政治领袖的选拔者
。我所在意的并不是他跟狄奥尼修二世——叙拉古的僭主——那番交往的令人失望的后
果,而是相拉图学园参与了戴奥反对狄奥尼修的成功的远征。在这次冒险行动中,柏拉
图著名的朋友获得了柏拉图学园的众多成员的支持、其中之一是卡里普斯,他成了戴奥
最可靠的同僚。在戴奥自立为叙拉古的僭主后,他下命令谋杀了他的盟友(也许是他的
对手)赫拉克里德。没过多久他本人被夺取僭主地位的卡里普斯谋杀,在僭主位上仅呆
了13个月。(卡里普斯又转而被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莱普蒂尼斯谋害。但这些经历
不是柏拉图教师生涯的惟—一面。克里尔休斯,柏拉图的(也是伊索克拉特的一位学生
),先以民生领袖之姿出现,接着自立为赫拉克里的僭主。他被他的亲戚,柏拉图学园
的又一成员芝奥谋杀。(我们无从知晓芝奥,他被有些人当作是一位理想主义者,如何
施展才能的,因他很快也被杀死)柏拉图的这些及许多类似的经历——他可以吹嘘至少
有9个僭主出自他同一时期的学生和同事——这就使将赋予他们以绝对权力的人选问题产
生的特殊困难清楚地明现出来。很难找到其品格不被绝对权力腐蚀的人。诚如阿克顿爵
士所言——一切权力都要导致腐败,而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
总而言之,柏拉图的政治纲领更多地是制度的而不是个人主义的;他想通过对领导
机继承的制度控制来阻止政治变化。这种控制将是教育方面的,依靠权威主义的认知观
——依靠博学专家的权威,以及“被证明是正直诚实的人”。这就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
下述主张的理解:一位负责任的政治家应当是一位真理和智慧的热爱者而不是一位占有
者,他之所以聪明仅在于他有自知之明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37.117]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1.13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