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nt (我到底是谁?),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萨特-自我蒙骗(7)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24日11:28:0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hopekins (nn),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萨特-自我蒙骗(7)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Dec 30 11:05:24 1998)

就我与它的关系而言,我确立了我的自由;我的将来是纯净
的;一切的可能性都任许我。如此,诚实的本质并无不同于
自我蒙骗,因为这位诚实的人认他自己为其所是仅为了不是
它。这解释了被大家所承认的真理,即是,一个人由于诚实
而可能陷入自我蒙骗之中。如同梵乐希所指出的;这即是斯
坦达尔(Stendhal)的个案。总结而言,持续的诚实,乃是为
使自己与自己相符所做的不断努力,而此努力之本质乃是不
断将自己脱离自己。一个人由于将自己做为自己的讨论目标
这一行为本身,将自己自自己解放。为自己不断地开列清单,
其意义乃是不断地否认自己,并于一个他除了是纯洁自由之
身以外不再是任何其他之物的场所寻求庇护。自我蒙骗的目
的,如我们所已说过,乃是将自己置于可构及之处以外,是
一种逃脱。现在我们看出我们必须以同一种关系来界定诚实。
这样说的意义是什么呢?
在最终的分析中,诚实的目的及自我蒙骗的目的并没有
什么不同。确实,有一种诚实是仅与过去的事有关的,与我
们在此处的论题无关;假如我供认我曾具有此种乐趣或彼种
意图,我即是诚实的。我们将会了解,如果这种诚实是可能
的,那是因为在他过去的时期中,这个人的存在是被当作本
质实在的。然而此处我们所涉及的只是以其自身之内在性为
目标的诚实。它的目标是什么呢?是为使得我向自己坦白我
是什么,以便我终于可以与我的存在相符合;总之一句话,是
为了使得原来处于"不是我所是"的我,现在处于一种本质
实在的情态,它的假设乃是基本上我已以本质实在的情态是
我所曾经是的东西。如此,我们在诚实的事例中发现到一种持续的
"镜子与反射"的游戏,一种经久地从是其所是的存
在,到不是其所是的存在,并逆转过来,从不是其所是的存
在到其所是的存在。而自我蒙骗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是为使
得我以"不是其所是"的情态是我所是,或以"是其所是
的"情态不是我所是。我们在此处发现了同样的镜子游戏。事
实上,为了使我有一个诚实的意图,我必须在一开始同时是
并且不是我所是。诚实并未向我指定一种存在情态或某种特
定本质,除非在这种本质的关系中它要使我从一种存在的情
感转向另一种存在情态。这第二种存在情态,这诚实之理想,
是我就本性而言不能达到的,因为当我为达到它而努力的那
同一个意图,我必须具有如此一种本性,即是,在我的存在
中我逃离我自己。设如我是沮丧的或懦弱的,如同这只墨水
瓶是墨水瓶,则自我蒙骗的可能性就根本不能想象。不仅我
不能逃离我自己;即使连想象我逃离它亦成为不可能。然而
设若由于单纯的投射作用,自我蒙骗成为可能,那是因为就
我的存在而言,如果我从我的投射作用被截断,就不再有是
与不是之分别。
自我蒙骗之所以可能,唯因诚实意识到它无可避免会旁
失它的目标,这是由于这个目标之本性使然。当我是懦弱的
时候,我之可以试图认我自己为"不是懦弱",是因为"是懦
弱的"在它自身存在的同一时刻,它自己本身即处于"问
题"之中,因为它自身就是一个问题,以致在我想要去认识
它的同一时刻,它就从所有方向自我逃脱,并且消灭了它自
己。使我可以为自我蒙骗作努力的条件乃是,在某种意义上,
我不是我所不愿成为的这个懦夫。然而,我以单纯的"不是其所不是"
的情态不曾是懦弱的,我将因宣称自己不是懦弱
而诚实(i 睢 goo 洹 faith)。如此,这个懦弱是飘忽的,难以
捕捉;为了我不是懦弱的,在某种意义上我又必须是懦弱的。
这并非意指我必有"一种"懦弱--就以"一点"的意义表
示"在某一程度上懦弱",而非"懦弱到某一程度"而言。不,
我必然在同时,在所有层面中完全不是一个懦夫。如此,在
这个状态中,自我蒙骗要求我不要是我所是;这即是说,在
人性实况的存在情态中,具有一个轻不可量的分别,将是与
不是加以分别。然而,自我蒙骗并非被拘限于仅仅否认我所
具有的东西,仅被拘限于不去看到我所是的存在状态。它同
时也将我自己认作我所不是的状态。当我不是勇敢的时候,它
把我认为是勇敢的。而同样的,这件事之所以可能,唯有设
若我是我所不是;这即是说,唯有设若在我之内,非存在即
使由非存在之力亦不能存在。当然我不是勇敢的;不然就不
是自我蒙骗了。然而在我的自我蒙骗的努力之外,必须包含
有一种本体意义的内涵,即是,即使在我所是的通常存在状
态中,我亦并非真正是它,并且,譬如说,在"是沮丧的"这
一存在状态(这乃是我以不是我所是的情态所是的)与"不
是勇敢的"这一"非存在"状态(这是我欲向自己隐瞒的)之
间并无本体意义的不同。更且,是之否定,其本身就恒久是
被消除的对象,而"非存在"的意义,其本身在人性实况中
乃是恒久处于问题之中的。设若我不是勇敢的,如同这个墨
水瓶不是桌子一样;这即是说,如果我被孤立于我的懦弱之
中,坚定地依靠着它,不能把它置于与它的相反之物的关系
之中;设若我不能自己决定我的懦弱(这即是说,否定自己其所不是"
的情态不曾是懦弱的,我将因宣称自己不是懦弱
而诚实(i 睢 goo 洹 faith)。如此,这个懦弱是飘忽的,难以
捕捉;为了我不是懦弱的,在某种意义上我又必须是懦弱的。
这并非意指我必有"一种"懦弱--就以"一点"的意义表
示"在某一程度上懦弱",而非"懦弱到某一程度"而言。不,
我必然在同时,在所有层面中完全不是一个懦夫。如此,在
这个状态中,自我蒙骗要求我不要是我所是;这即是说,在
人性实况的存在情态中,具有一个轻不可量的分别,将是与
不是加以分别。然而,自我蒙骗并非被拘限于仅仅否认我所
具有的东西,仅被拘限于不去看到我所是的存在状态。它同
时也将我自己认作我所不是的状态。当我不是勇敢的时候,它
把我认为是勇敢的。而同样的,这件事之所以可能,唯有设
若我是我所不是;这即是说,唯有设若在我之内,非存在即
使由非存在之力亦不能存在。当然我不是勇敢的;不然就不
是自我蒙骗了。然而在我的自我蒙骗的努力之外,必须包含
有一种本体意义的内涵,即是,即使在我所是的通常存在状
态中,我亦并非真正是它,并且,譬如说,在"是沮丧的"这
一存在状态(这乃是我以不是我所是的情态所是的)与"不
是勇敢的"这一"非存在"状态(这是我欲向自己隐瞒的)之
间并无本体意义的不同。更且,是之否定,其本身就恒久是
被消除的对象,而"非存在"的意义,其本身在人性实况中
乃是恒久处于问题之中的。设若我不是勇敢的,如同这个墨
水瓶不是桌子一样;这即是说,如果我被孤立于我的懦弱之
中,坚定地依靠着它,不能把它置于与它的相反之物的关系
之中;设若我不能自己决定我的懦弱(这即是说,否定自己勇敢,

--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GenMech.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