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ogcat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我的哲学的发展(1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11月01日20:03:56 星期四), 站内信件

第十二章 意识与经验
----------------------------------------------------------------------------
----
  一九一八这一整年,我对心理现象的看法经受了一个很大的变化。我原来曾接受过

柏伦塔诺的看法,即,在感觉中有三个成分:动作、内容与客体。后来我想,内容和客

体的区别是不必要的,可是我仍然认为,感觉基本上是一件具有关系性的事,在这事件

中,一个主体“意识到”一个客体。我曾用过“意识”或“认识”这个概念来表示主体

与客体的这种关系,并且曾把它看做是关于经验知识的学说中的基本的东西。但是对于

心理现象的这种关系性质慢慢怀疑起来。在我关于逻辑原子主义的讲演中,我曾表示过

这种怀疑。但是我做过这些讲演不久之后,我深信威廉·詹姆士否认感觉中的关系性质

本来是对的。在一九一四年的《一元论者》学报中发表的《论认识的性质》这一长篇文

章中,我批评了并且否定了詹姆士的意见。这篇文章的论证又在罗伯特·C.马尔士编

辑的《逻辑与知识》,139页及以下中重印过。后来我采取的相反的意见最初于一九

一九年发表在在亚里士多德学会宣读的一篇论文中,名《论命题:命题是什么及如何具

有意义》。这篇文章也在马尔士所选的文集中重印了。有关的那一段是在305页及以

下中。詹姆士的意见最初发表在一篇论文里,名《“意识”存在吗?》在这篇文章里,

他主张,所设想的主体是“一个虚构物的名字”。他接着说:“那些对它仍然坚持不放

的人只是对一个回声坚持不放,那是消逝了的‘灵魂’在哲学的空气中留下的微弱的谣

传”。这篇文章是在一九○四年发表的。但是直到十四年以后我才相信它是正确的。
    这个问题要比表面上看来的那样更为重要。显然我们是藉经验来学习。而且,至少

在我看来,显然学习不只是得到一些行动的方法,而且也产生一些什么东西,可以名之

曰“知识”。只要我坚信感觉的关系学说,这并不发生什么困难。
    就这种意见来说,每个感觉本身就是一种认识,这种认识是成自觉到我所谓“感觉

材料”。在《心的分析》(1921)里,我毫不含混地放弃了“感觉材料”。我说:

“感觉显然是我们对世界(包括我们的身体)的认识的源泉。把感觉本身就看做是一种

认识,这也象是很自然的事。一直到近来我还是这样认为的。比如说,当我看见一个我

认识的人在街上向我走来的时候,好象只是看见就是知识。当然不可否认,知识是通过

看见而来的。但是我现在认为,把这个仅仅的看见本身就看做是知识,是错误的。如果

我们这样认为的话,我们就不能不把看见和看见什么加以区分:我们必须说,我们看见

某种形状的一块颜色的时候,这块颜色是一回事,我们看见它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这种

看法要求承认在第一讲中讨论过的那个意义之下的主体或动作。如果是有一个主体,它

可以对那块颜色有一种关系,就是我们可以称之为“感到”的那种关系。若是这样,这

个感觉心理现象就要成自觉到这个颜色,而这个颜色的本身仍然完全是属于物理的。为

把它和感觉区分开,可以称之为“感觉材料”。可是这个主体象是一个逻辑上虚构的东

西,就象数学上的点和瞬一样。引进它来,不是因为由观察而见到了它,而是由于语言

上的方便,而且显然也是由于文法上的需要。这种名义上的实体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

但是没有好的理由假定这类的实体真是存在。由不那么可疑的实体而成的类、系列、或

者别的逻辑结构总也可以起到这种名义上的实体表面上看来所起的作用。如果我们要避

免一个完全无必要的假定,我们就非把以为是世界中的一个实际存在的要素的这个主体

去掉不可。如果我们这样做,把感觉和感觉材料加以区分的可能性就没有了;至少我看

不出有什么方法来保存这种分别。因此,我们看见一片颜色的时候,我们的那个感觉简

直就是那片颜色,就是物理世界的一个实际成分,是物理学所讲的一部分。一片颜色当

然不是知识,所以我们不能说纯粹的感觉是认识性的。通过它的心理上的效用,它是认

识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它本身是与之相关连的那些东西的一个记号,(例如,视觉和

触觉是相连的),一部分是由于在感觉消逝以后,它能引起心像和记忆。
    但是纯粹感觉本身不是认识性的”(第141—2页)。
    但是由于放弃了感觉材料,就发生了新的问题,对于这些新的问题,我最初并没有

完全意识到。象“觉到”、“认识”、“经验”这一类的字不能不重新加以界说。但这

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对意义与真理的探讨》的开端,我是这样来谈这个问题的:

“如果对一个没有哲学训练的人说,你怎么知道我有两只眼睛?’他或她就会回答说,

‘这是一个多么糊涂的问题!我能看见你有两只眼睛’。不要以为,当我们的研究完毕

的时候,我们就会得到和这种非哲学的态度完全不同的结果。会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会

见到,我们原以为都很简单的事却是复杂的结构,我们将会觉得无可怀疑的环境却为不

确定的阴影所环绕,我们将会遇到疑问,这种疑问常常是比我们原以为的那样更为正当

并且,甚至看来有理由的前提后来发现是能得出不合理的结论来。结果是用清楚的怀疑

来代替不清楚的确实。究竟这个结果是否有什么价值,是我所不加考虑的问题”(第1

1页)。
    但是在我写《心的分析》的时候,我没有完全意识到需要重新解释常识上所谓“感

官上的证据”。
    这个问题的一部分可以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来对付。死的物质和一个活的生物的一种

分别是,一个活的生物对一个常常加上去的刺激所起的反应因这刺激的重复而有变化,

而死的物质的反应一般说来则看不出有这种变化。这在这句谚语里具体表现出来:“挨

过烫的孩子怕火”。无论一架自动机器对塞进一分钱去做出反应有多少次,也永远不会

只看见一分钱就做出反应。习惯是有生命的物质(特别是较高的生命形式)的一个最基

本的特征。习惯主要是由“条件反射”而成。
    “条件反射”的主要意义是:假定一个动物对一个甲刺激用某种动作做出反应,并

且甲刺激常常和另一个乙刺激出现在那个动物之前,这个动物过些时候就要和以前对甲

做出反应一样,对乙也做出反应。巴甫洛夫用狗做过很多实验,证明这些狗学会把一件

东西看做是另一件东西的“记号”。它们所表现的行为表明,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是

有“知识”的。举例来说,有两个门,一个上头画着一个椭圆形,一个上头画着一个圆

形。如果狗选择画着圆形的门,它就有一顿好东西吃。但是如果它选择那个画着椭圆形

的门,它就会被电打一下。试过多次之后,狗就总是选择那个圆形。可是那个狗在区别

椭圆和圆形的能力上是比不上开普勒的。巴甫洛夫把椭圆慢慢弄得越来越接近圆形,直

到后来那只狗分别不出来,它就精神错乱了。小学生们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你问他

们,“六乘九是多少?”或“七乘八是多少?”不久他们就知道答数是五十四或五十六

但是也许要经过很多时间他们才能在这两个数目中挑选一个。这种用狗或小学生做的实

验可以用纯乎是行为主义的方式来做。那就是说,我们研究对身体上的刺激所做出的身

体的反应,我们不必问我们自己是否狗或小学生是在“思考”。
    对刺激发生反应本身不是有生命的物质的特点。电表对电流起反应,温度表对温度

起反应。动物特别是高等动物的特点是所谓“学习”。学习是改变对某一刺激所起的反

应。这是获得了一种习惯的结果。在获得有用的习惯这种能力上,高级和低级的动物之

间有很大的差别。苍蝇要继续盲目地想从玻璃窗里跑出去,而猫或狗不久就知道这是不

可能的。人之所以高于别的动物,大部分是因为他们有更大的能力获得很多很复杂的习

惯。
    这个原则包括“来自经验的知识”的全部意义吗?我自己从来就不这样想。但是我

认为,很可能它所适用的范围比一般所认为的更要广。如果你看见一只狗的时候你说
“狗”,你看见一只猫的时候你说“猫”,那就证明,你“知道”狗和猫的区别。但是

显而易见,如果你能造一架也能这样做的机妻,若是你说这架机器“知道”什么事情,

人会认为你是用比喻来说的。只要不是醉心于行为主义的哲学家,人人都相信,我们心

中有什么,机器是不会有的。如果你牙疼,你知道你是正在觉得疼。你可以做出一架机

器会呻吟,甚至能说“这可受不了”,但是你仍然不会相信这架机器会经受你觉得牙疼

的时候所经受的事。
    感觉是否基本上是具有关系性,这个问题所影响到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这样一个

学说,名为“中立一元论”。只要是还保留“主体”,就有一个“心理”的实体,在物

质的世界中完全没有和它相类似的东西。但是如果感觉基本上不是具有关系性的事件,

就无需乎把心理上的和物理的事看做基本上是不同的。很有可能把心和一块物质都看做

是逻辑的构成品,这种构成品是由无大分别或实际上是相同的材料形成的。
    可以认为,生理学家认为是脑中的物质的那种东西,实际上是由思想和感情而成。

心和物的不同不过是一种排列上的不同。我用邮局人名簿做比喻,来对此加以说明。邮

局人名簿用两种方法来把人加以区分:一是按字母表的次序,一是按地理上的位置。第

一种排列是,一个人的近邻是那些在字母表上挨着他的人;在另一个排列中,是那些隔

壁的邻居。同样,一个感觉可以藉一个记忆连锁和一些别的事项归为一类,那样,它就

成了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它的因果上的前项归为一类,那样,它就是物理世界的一部

分。这种看法就把事情弄得非常简单。当我意识到放弃了“主体”就可以承认这种简单

化的时候,我很高兴,认为传统上心和物的问题算是完全解决了。
    可是在一些别的方面,这种新看法的结果就不是那么方便。除去只表现于身体的行

为的以外,在知识的任何形式中,有一种不可缺的二重性。我们觉到某种东西,我们记

得某种东西,而且,一般说来,知和被知的东西有所不同。这种二重性在从感觉中排除

以后,就不得不用某种方式重新拿来用。
    问题发生的第一种形式是关于“知觉”的。各种不同的感觉在这一方面是不一样的

嗅觉、味觉和身体的感觉,如头疼或胃疼,在暗示有这种二重性上不如视觉、触觉和听

觉那么强而有力。在我们开始思考之前,我们想到我们看见、听到或触到的东西是在我

们的身体之外。只是用了一些力,我们才能把我们的注意力转到与看到的东西相对的
“看见”上。狗看见兔子的时候,我不能认为,狗对它自己说:“我正在有一个视觉,

这个视觉大概有一个外在的原因。”但是如果詹姆士和马赫的见解是对的,当狗“看见

兔子”的时候,狗的感觉对兔子只有一种间接的、因果的关系。这种见解使人觉得很奇

怪。正是因为它奇怪,我采取这种看法才很慢。可是我认为,感觉的原因(部分是物理

的,部分是生理的)的整个学说必不可避免地使我们认为“知觉”是远不象表面上看来

的那么一种直接的东西。
    从认识论的观点来说,这就发生了关于“经验上的证据”的很困难的问题。《对意

义与真理的探讨》主要是讨论这个问题的。在这本书里,我用“注意到”来代替“认识
”。
    “注意到”是以一个不加界说的名词来用的。引用这本书里的话会说明这一点:
    “假定一个湿天你出外散步,你看见一个小水洼,你躲开了它。你大概不会对自己

说:‘有一个小水洼,最好不要迈到里边去。’但是假设有人说:‘你为什么忽然走到

一边去?’你会回答说:‘因为我不愿意迈到那个小水洼里去’。在内省上你知道你有

一个视觉,你对这个视觉做了适当的反应。在那个假设的事件中,你用话来表示这种认

识。但是如果问你的人不把你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件事上来,你知道了什么呢?在什么意

义上你是‘知道’了呢?”
    “人问你的时候,那件事已经是过去了。你是藉记忆来回答的。人能记得不曾知道

的事吗?那就要看‘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什么。”
    “‘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是非常含混的。就这个字大多数的意思来讲,‘知道’一

件事情是一件与被知道的事不同的事;
    但是‘知道’还有一个意思。你有一个经验的时候,这个经验和你知道你有这个经

验并没有分别。也许有人认为我们总是知道我们现在的经验。但是如果‘知道’是一件

和经验不同的事,就并非如此了。因为,如果一个经验是一件事,知道这个经验是另一

件事,经验发生的时候,我们总是知道一个经验,这么一个假定就暗含着每件事的无限

的增加。我觉得热;这是一件事。我知道我觉得热;这是第二件。我知道我知道我觉得

热;这是第三件事,等等,以至无穷。这是荒谬的。因此,我们不得不说,或是我现在

的经验和经验存在的时候我知道它,并没有区别,或是,一般说来,我们并不知道我们

现在的经验。总地说来,我愿意用‘知道’这个字含有这个意思:知道不同于被知道的

东西。并且因此认为,一般说来,我们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经验。”
    “所以我们不得不说,看见一个小水洼是一件事,知道我看见一个小水洼是另一件

事。‘知道’可以说成是‘行动得适当’;我们说狗知道它的名字或信鸽认识它回家的

路,就是这个意思。在这个意义下,我知道水洼是成自我迈向一边。但是这意思并不清

楚,一是因为别的事情也许可以使我迈向一边,也是因为‘适当’只能用我的欲望来说

明。也许我原想弄湿,因为我刚保了一大笔钱的人寿保险,认为因肺炎而死有很多方便

若是这样,我走向一边证明我并·没·有看见小水洼。不但如此,如果不讲欲望,对某

些刺激的适当反应科学仪器可以表明出来,但是没人会说,温度表‘知道’天气冷。”

    “为了我们知道一个经验,我们对它应该怎么办呢?很多事都是可以的。我们可以

用字来描述它,我们可以用字或心影来回忆它,或者我们可以只是‘注意到’它。但是

‘注意到’是一个程度问题,是很难下一个定义的;好象主要是从感觉的环境分离开。

听音乐的时候,你可以特意只注意大提琴那一部分,你听其余的时候是‘无意识的’。

但是对这个问题是无法加上确定的意义的。在某种意义上,如果一个现在的经验唤起你

什么情绪,不管多么轻微,如果使你高兴或不高兴,使你感兴趣或使你厌倦,使你惊讶

或正是你所期望的,这可以说你是‘知道’这个现在的经验。”
    “有一个重要的意义,在这个意义上,你能知道任何在你现在的感觉领域中的东西

如果有人对你说:‘你现在看见了黄色吗?’或‘你听见一个声音吗?’你可以满怀信

心地来回答,即使在问你以前,你并没有注意到这黄色或声音,并且常常你完全相信在

你的注意力没有转到它以前,它已经在那里了。”
    “所以,好象我们所经验到的最直接的‘知道’是包含感觉上的存在,再另加上一

些什么东西。但是对所需要的那个另外的东西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正因其确切,很容易

使人误解。因为这件事本来就是含混的,是一个程度上的问题。所需要的那个,可以称

为‘注意’;这一半是使主管的感觉器官更为灵敏,一半是一种情绪上的反应。一个猝

然而强的声音总是能引起人的注意,但是一个微弱而带有情绪意味的声音也能起一样的

作用。”
    “每个经验上的命题都是基于一个或更多的发生时或紧接着被注意到的感觉上的事

这些事仍然构成‘现在’的一部分。我们可以说,这些事在被注意到的时候是被人所
‘知道’。‘知道’这个字有很多的意义,这只是其中的一个;但是为我们的研究,这

是基本的”(第49—51页)。
    与“感觉”不同的“知觉”包含以过去的经验为基础的习惯。我们可以这样来区分

感觉是我们整个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部分只是由于刺激而引起,和以往的历史无关。在

事件之发生上,这是学理的核心。整个事件总不外是一个解释,其中感觉核心有一些表

现习惯的附加物。你看见一只狗的时候,其感觉核心是一片颜色,完全除掉包含在认识

其为狗中所附带的东西。你预料这片颜色按狗所特有的方法而移动。你预料它如果发出

声来,就是狗叫或郃E叫,不象公鸡那样喔喔而啼。你坚信它是可以摸得着的,不会化成

一股票,而是有其将来与过去。我并不是说,所有这些都是“意识到的”,但是,如果

情形不是如此,你会觉得惊奇。这证明这些是存在的。正是这些附加上去的东西把感觉

变为了知觉,也正是这些附加物使知觉有可能让人误解。瓦特·狄兹尼也许能使你认为

你正在看见一只“真”狗,它象公鸡似地一叫或一下变为乌有也许使你大吃一惊。可是

因为你的预期是经验的结果,显然,你的预期一定是代表事物的一般情况,——总是假

定自然律是一成不变的。
    二重性的另一形式发生在想象和记忆中。如果我记起在过去的一个场合发生过什么

事,显然我现在所遇到的事和我记起来的事不是一回事,因为一个是在现在,一个是在

过去。
    所以在记忆中是有某种东西,可以称之为主体和客体的一种关系。这就需要仔细地

加以解释。我认为若不把“相信”拿来,解释是不可能的。当我回忆的时候,我是相信

过去发生过什么事。发生的那件事在某种意义上是为我现在发生的事所“代表”。这里

主要的问题是一个心像对它的感觉原型的关系。我可以在心里看见我的屋子,然后走到

我的屋子里去,发现和我的心像“相符”。这类经验使我们相信记忆的心像,但不是象

对注意到的感觉的那种绝对的相信,因为有时发现记忆是能引起错误的。
    有两个哲学家们常用的字,就是“意识”和“经验”。这两个字都需要重新加以定

义——倒不如说,需要给个定义。因为,一般用这两个字的时候,只是以为它们的意义

是明显的。
    我们说人或动物是有“意识”而石头是无“意识”的时候,我们究竟是何所指?这

可以指两件事,其中第一件是可以从外面观察,第二件则不能。第一件是,人或动物将

来的。行为必异于如果该事不发生要有的行为。最好把这个当做“经验”的定义。“意

识”的第二个定义是从“注意”的关系来的。我有事发生的时候,我也许注意到它,也

许没有注意到它。如果我注意到了它,我可以说是“意识到”它。按照这个定义,“意

识”是在于知道我正在有某事或已经有某事。
    这个定义中的“知道”其意义尚有待于研究。
    在唯心哲学家们的影响下,我觉得,“经验”的重要性过分地得到了夸张。甚至有

人认为,没有经验不到的东西,没有东西不是经验。我见不到这种意见有任何根据,也

见不到有任何根据甚至以为,我们无法知道有我们所不知道的东西。
    我认为,如果大家费些麻烦,找出“经验”这个字可能有的意义,则我所反对的意

见就不会兴盛起来。
    ------------------
  素心学苑  收集整理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prof2.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