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庄子·人间世·一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24日08:08:3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人间世
【题解】
《人间世》的中心是讨论处世之道,既表述了庄子所主张的处人与自处的人生态度,也
揭示出庄子处世的哲学观点。
全文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至“可不惧邪”,以下为后一部分。前一部分假托
三个故事:孔子在颜回打算出仕卫国时对他的谈话,叶公子高将出使齐国时向孔子的求
教,颜阖被请去做卫太子师傅时向蘧伯玉的讨教,以此来说明处世之难,不可不慎。怎
样才能应付艰难的世事呢?《庄子》首先提出要“心斋”,即“虚以待物”。再则提出
要“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第三提出要“正女身”,并“形莫若就”,“心莫若
和”。归结到一点仍旧是“无己”。第二部分着力表达“无用”之为有用,用树木不成
材却终享天年和支离疏形体不全却避除了许多灾祸来比喻说明,最后一句“人皆知有用
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便是整个第二部分的结语。前后两部分是互补的,世事艰难
推出了“无用”之用的观点,“无用”之用正是“虚以待物”的体现。“无用”之用决
定了庄子“虚无”的人生态度,但也充满了辩证法,有用和无用是客观的,但也是相对
的,而且在特定环境里还会出现转化。
【原文】
颜回见仲尼①,请行。曰:“奚之②?”曰:“将之卫。”曰:“奚为焉?”曰:“回
闻卫君,其年壮,其行独③;轻用其国,而不见其过;轻用民死,死者以国量乎泽若蕉
④,民其无如矣⑤。回尝闻之夫子曰:‘治国去之⑥,乱国就之⑦,医门多疾’。愿以
所闻思其则⑧,庶几其国有瘳乎⑨!”
仲尼曰:“!若殆往而刑耳⑩!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古之至人,先存诸己而后存诸人(11)。所存于己者未定,何暇至于暴人之所行(12)!
“且若亦知夫德之所荡而知之所为出乎哉(13)?德荡乎名,知出乎争。名也者,相轧也
(14);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
“且德厚信矼(15),未达人气(16),名闻不争,未达人心。而强以仁义绳墨之言术暴人
之前者(17),是以人恶有其美也(18),命之曰菑人(19)。菑人者,人必反菑之,若殆为
人菑夫?且苟为悦贤而恶不肖(20),恶用而求有以异(21)?若唯无诏(22),王公必将乘
人而斗其捷(23)。而目将荧之(24),而色将平之(25),口将营之(26),容将形之(27),
心且成之(28)。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顺始无穷,若殆以不信厚言,必
死于暴人之前矣!
“且昔者桀杀关龙逢(29),纣杀王子比干(30),是皆修其身以下伛拊人之民(31),以下
拂其上者也(32),故其君因其修以挤之(33)。是好名者也。昔者尧攻丛枝、胥敖(34),
禹攻有扈(35),国为虚厉(36),身为刑戳;其用兵不止,其求实无已(37)。是皆求名实
者也,而独不闻之乎?名实者,圣人之所不能胜也,而况若乎!虽然,若必有以也(38)
,尝以语我来(39)!”
【注释】
①颜回:孔子的弟子,姓颜名回字子渊,鲁国人。仲尼:孔子,仲尼为字。孔子与颜回
的这段谈话完全出自假托。
②之:往。
③独:专断。
④蕉:草芥。
⑤如:往。“无如”意思是没有归往的地方。
⑥去:离。
⑦就:趋赴,前往。
⑧以:用,根据。则:准则,办法。
⑨庶几:也许可以;含有希望的意思。瘳(chōu):病愈,这里指国家恢复了元气

⑩殆:恐怕,大概。刑:遭受刑戳。
(11)存:存立,这里指道德修养的建立。
(12)暴人:施政暴虐的人,这里指卫国国君。
(13)荡:丧失,毁坏。所为:讲作“……的原因”。
(14)轧:倾轧。
(15)矼(qiāng):坚实、笃厚。
(16)人气:犹言民情、民心,与下句的“人心”意思相近。“未达人气”、“未达人心
”,意思是未能得到人们广泛的理解。
(17) 绳墨:喻指规矩、规范。术(術):通作“述”。一说“術”字是“衒”字之误,
卖弄的意思。
(18)此句就上下文意看很难串通。一说“有”字乃是“育”字之误,讲作“卖”,即“
鬻”的意思。其:己;三人称代词变用为己称。
(19)命之:名之,称谓它。菑(zāi):“災”字的异体,“災”字今简化为“灾”

(20)悦:喜好。不肖:不像,这里指不学好。
(21)而:汝,你。
(22)唯:只。诏:告,这里指向卫君进言。
(23)王公:指卫君。乘:趁;“乘人”就是抓住说话人说漏了嘴的机会。一说讲作借助
国君的威势。捷:形容言语快捷善辩,不让说话对方有喘息思考的机会。
(24)荧(yíng):眩,迷惑。
(25)色:脸色。平:平和。
(26)营:营救,这里指用言语自我解脱。
(27)容:容颜、态度。形:显露,表现。
(28)成之:以之为成,把对方的作为加以认可。
(29)桀:夏代最后一个国君,素以暴虐称著于史。关龙逢:夏桀时代的贤臣,因直言劝
谏而被夏桀杀害。
(30)纣:商代最后一个国君,史传又一个暴君。比干:商纣王的庶出叔叔,也因力谏而
被纣王杀害。
(31) 下:下位,居于臣下之位。伛(yǔ)拊(fǔ):怜爱抚育。人:人君的省称。

(32)拂:违反。上:居于上位的人,这里指国君。
(33)修:美好,这里专指很有道德修养。挤:排斥。
(34)丛枝、胥敖:帝尧时代的两个部落小国的国名。《齐物论》中有宗、脍、胥敖之称
,“丛枝”疑即“宗”、“脍”,姑备参考。
(35)有扈:古国名。
(36)虚:墟所,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墟”。厉:人死而无后代。
(37)实:实利。已:止。
(38)有以:有所依凭。
(39)以语我:把它告诉给我。来: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
【译文】
颜回拜见老师仲尼,请求同意他出远门。孔子说:“到哪里去呢?”颜回回答:“打算
去卫国。”孔子说:“去卫国干什么呢?”颜回说:“我听说卫国的国君,他正年轻,
办事专断;轻率地处理政事,却看不到自己的过失;轻率地役使百姓使人民大量死亡,
死人遍及全国不可称数,就像大泽中的草芥一样,百姓都失去了可以归往的地方。我曾
听老师说:‘治理得好的国家可以离开它。治理得不好的国家却要去到那里,就好像医
生门前病人多一样’。我希望根据先生的这些教诲思考治理卫国的办法,卫国也许还可
以逐步恢复元气吧!”
孔子说:“嘻!你恐怕去到卫国就会遭到杀害啊!推行大道是不宜掺杂的,杂乱了就会
事绪繁多,事绪繁多就会心生扰乱,心生扰乱就会产生忧患,忧患多了也就自身难保,
更何况拯救国家。古时候道德修养高尚的至人,总是先使自己日臻成熟方才去扶助他人
。如今在自己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没有什么建树,哪里还有什么工夫到暴君那里去推行大
道!
“你懂得道德毁败和智慧表露的原因吗?道德的毁败在于追求名声,智慧的表露在于争
辩是非。名声是互相倾轧的原因,智慧是互相争斗的工具。二者都像是凶器,不可以将
它推行于世。
“一个人虽然德行纯厚诚实笃守,可未必能和对方声气相通,一个人虽然不争名声,可
未必能得到广泛的理解。而勉强把仁义和规范之类的言辞述说于暴君面前,这就好比用
别人的丑行来显示自己的美德,这样的做法可以说是害人。害人的人一定会被别人所害
,你这样做恐怕会遭到别人的伤害的呀!况且,假如说卫君喜好贤能而讨厌恶人,那么
,哪里还用得着等待你去才有所改变?你果真去到卫国也只能是不向卫君进言,否则卫
君一定会紧紧抓住你偶然说漏嘴的机会快捷地向你展开争辩。你必将眼花缭乱,而面色
将佯作平和,你说话自顾不暇,容颜将被迫俯就,内心也就姑且认同卫君的所作所为了
。这样做就像是用火救火,用水救水,可以称之为错上加错。有了依顺他的开始,以后
顺从他的旨意便会没完没了,假如你未能取信便深深进言,那么一定会死在这位暴君面
前。
“从前,夏桀杀害了敢于直谏的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力谏的叔叔比干,这些贤臣他们
都十分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以臣下的地位抚爱人君的百姓,同时也以臣下的地位违逆
了他们的国君,所以他们的国君就因为他们道德修养高尚而排斥他们、杀害了他们。这
就是喜好名声的结果。当年帝尧征伐丛枝和胥敖,夏禹攻打有扈,三国的土地变成废墟
,人民全都死尽,而国君自身也遭受杀戳,原因就是三国不停地使用武力,贪求别国的
土地和人口。这些都是求名求利的结果,你偏偏就没有听说过吗?名声和实利,就是圣
人也不可能超越,何况是你呢?虽然这样,你必定有所依凭,你就试着把它告诉我吧!

【原文】
颜回曰:“端而虚①,勉而一②。则可乎?”曰:“恶③,恶可!夫以阳为充孔扬④,
采色不定⑤,常人之所不违,因案人之所感⑥,以求容与其心⑦,名之曰日渐之德不成
⑧,而况大德乎!将执而不化⑨,外合而内不訾⑩,其庸讵可乎(11)!”
“然则我内直而外曲(12),成而上比(13)。内直者,与天为徒(14)。与天为徒者,知天
子之与己皆天之所子(15)。而独以己言蕲乎而人善之(16),蕲乎而人不善之邪?若然者
,人谓之童子(17),是之谓与天为徒。外曲者,与人之为徒也。擎跽曲拳(18),人臣之
礼也,人皆为之,吾敢不为邪?为人之所为者,人亦无疵焉(19),是之谓与人为徒。成
而上比者,与古为徒,其言虽教,讁之实也(20);古之有也,非吾有也。若然者,虽直
而不病(21),是之谓与古为徒。若是则可乎?”仲尼曰:“恶,恶可!大多政法而不谍
(22),虽固亦无罪(23)。虽然,止是耳矣(24),夫胡可以及化(25)!犹师心者也(26)。

颜回曰:“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27)。”仲尼曰:“斋(28),吾将语若!有心而为之
(29),其易邪?易之者,暤天不宜(30)。”颜回曰:“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
月矣(31)。如此,则可以为斋乎?”曰:“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32)。”回曰:“敢
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33),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3
4)!听止于耳(35),心止于符(36)。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37)。虚者,心
斋也。”
颜回曰:“回之未始得使(38),实自回也(39);得使之也,未始有回也。可谓虚乎?”
夫子曰:“尽矣(40)。吾语若!若能入游其樊而无感其名(41),入则鸣(42),不入则止
。无门无毒(43),一宅而寓于不得已(44),则几矣(45)。绝迹易,无行地难(46)。为人
使易以伪(47),为天使难以伪。闻以有翼飞者矣,未闻以无翼飞者也;闻以有知知者矣
,未闻以无知知者也(48)。瞻彼阕者(49),虚室生白(50),吉祥止止(51)。夫且不止,
是之谓坐驰(52),夫徇耳目内通而外于心知(53),鬼神将来舍,而况人乎!是万物之化
也,禹舜之所纽也(54),伏戏几蘧之所行终(55),而况散焉者乎(56)!”
【注释】
①端:端庄、正派。虚:虚豁、谦逊。“端”指外表,“虚”指内心。
②勉:勤恳努力。一:这里是始终如一,忠贞不二的意思。
③恶(wū):叹词,驳斥之声;与下句疑问代词用法的“恶”不同。
④阳:指刚猛之盛气。充:满,充斥于心。孔:甚,很。扬:露于外表。
⑤采色:这里指面部表情。“采色不定”犹言“喜怒无常”。
⑥案:压抑,压制。
⑦容与:放纵。
⑧渐:浸渍,润泽。
⑨执:固守己见。
⑩外合:外表赞同。訾(zǐ):非议。“不訾”意思是不愿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

(11)其:那,那样。庸讵:怎么。
(12)直:正直,光明正大。曲:弯曲,含有俯首曲就的意思。
(13)成:成就,指心中有数,已有成熟的主张和看法。一说引用现成的话。上:上世,
指古代。“上比”意思是跟古代的作法相比较。
(14)天:自然。
(15)所子:所养育的子女。
(16)蕲:祈求,希望得到。善之:以之为善,把这样的言论看作是正确的。
(17)童子:未成年的人。
(18)擎:举,这里指手里拿着朝笏(hù)。跽:长跪。曲拳:躬身屈体。
(19)疵(cī):诽谤。
(20)讁(zhé):“谪”字的异体;谴责、责备。
(21)病:怨恨、祸害。
(22)大:太。政:通作“正”,端正、纠正的意思。谍:当。
(23)固:固陋,执着而不通达。
(24)止是:只此。耳矣:罢了。
(25) 胡:何,怎么。
(26)师:讲作以……为师。心:这里指内心的定见。
(27)敢:表示谦敬之词,相当于今天“斗胆地”、“冒昧地”之意。方:办法。
(28)斋:斋戒,指祭祀前的清心洁身,这里专指清心。
(29)有心:指怀有积极用世之心。
(30)暤(hào):通作“昊”,广大的意思。“暤天”就是“大天”。宜:当,合适

(31)茹:吃。荤:旧注指荤辛,即葱蒜之类的菜。
(32)心斋:内心的斋戒。
(33)一:专一。“一志”意思是凝寂虚忘,摒除杂念,心思高度专一。
(34)气:“气”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是一极为重要的概念,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但这
里是指虚以待物的心境。
(35)“听止于耳”一句,联系下句当是“耳止于听”之误倒。
(36)符:合。
(37)虚:这里指纯净、空明的境界。
(38)得使:意思是禀受了心斋的教诲。
(39)自:疑是“有”字之误。
(40)尽:详尽,指颜回的上述言论对于“心斋”的理解,说得十分深透。
(41)樊:篱笆,喻指卫君统治的范围,并暗含追名逐利之场所的意思。感其名:为名利
地位所动。
(42)入:采纳进谏。
(43)毒:通作“壔”(dǎo),累积土石用作保卫门栏的土台,喻指索求门径的标的

(44)一:心思高度集中。宅:这里用指心灵的位置。“一宅”意思就是心灵安于凝聚专
一,全无杂念。
(45)几:近,意思是做到了这一步就接近于大道,符合“心斋”的要求了。
(46)无行地:行走却不践地,喻指做了什么事都不留下痕迹。
(47)使:驱使。伪:假。
(48)有知知者:前者读zhì,智慧、才能之意。后者读zhī,意即认识、了解。
(49)瞻(zhān):望。阕(què):空虚。
(50)虚室:空灵的精神世界。白:洁净,指什么也不存在的虚无的心理状态。
(51)止止:意思是止于凝静的心境。
(52)坐驰:形体坐在那里而心理却驰骋于他处。
(53)徇:使。内通,向内通达。外:这里是排除的意思。心知:心智。
(54)纽:枢纽,关键。
(55)伏戏、几蘧(qú):传说时代的远古帝王。“伏戏”多写为“伏羲”。终:到底
,遵循始终。
(56)“散焉者”指疏散的人,即普通、平常的人。
【译文】
颜回说:“我外表端庄内心虚豁,勤奋努力终始如一,这样就可以了吗?”孔子说:“
唉,这怎么可以呢!卫君刚猛暴烈盛气露于言表,而且喜怒无常,人们都不敢有丝毫违
背他的地方,他也借此压抑人们的真实感受和不同观点,以此来放纵他的欲望。这真可
以说是每日用道德来感化都不会有成效,更何况用大德来劝导呢?他必将固守己见而不
会改变,表面赞同而内心里也不会对自己的言行作出反省,你那样的想法怎么能行得通
呢?”
颜回说:“如此,那我就内心秉正诚直而外表俯首曲就,内心自有主见并处处跟古代贤
人作比较。内心秉正诚直,这就是与自然为同类。跟自然为同类,可知国君与自己都是
上天养育的子女。又何必把自己的言论宣之于外而希望得到人们的赞同,还是希望人们
不予赞同呢?象这样做,人们就会称之为未失童心,这就叫跟自然为同类。外表俯首曲
就的人,是跟世人为同类。手拿朝笏躬身下拜,这是做臣子的礼节,别人都这样去做,
我敢不这样做吗?做一般人臣都做的事,人们也就不会责难了吧,这就叫跟世人为同类
。心有成见而上比古代贤人,是跟古人为同类。他们的言论虽然很有教益,指责世事才
是真情实意。这样做自古就有,并不是从我才开始的。像这样做,虽然正直不阿却也不
会受到伤害,这就叫跟古人为同类。这样做便可以了吗?”孔子说:“唉,怎么可以呢
?太多的事情需要纠正,就是有所效法也会出现不当,虽然固陋而不通达也没有什么罪
责。即使这样,也不过如此而已,又怎么能感化他呢!你好像是太执着于自己内心成见
的人哩。”
颜回说:“我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冒昧地向老师求教方策。”孔子说:“斋戒清心,我
将告诉你!如果怀着积极用世之心去做,难道是容易的吗?如果这样做也很容易的话,
苍天也会认为是不适宜的。”颜回说:“我颜回家境贫穷,不饮酒浆、不吃荤食已经好
几个月了,像这样,可以说是斋戒了吧?”孔子说:“这是祭祀前的所谓斋戒,并不是
‘心斋。’颜回说:“我请教什么是‘心斋’。”孔子说:“你必须摒除杂念,专一心
思,不用耳去听而用心去领悟,不用心去领悟而用凝寂虚无的意境去感应!耳的功用仅
只在于聆听,心的功用仅只在于跟外界事物交合。凝寂虚无的心境才是虚弱柔顺而能应
待宇宙万物的,只有大道才能汇集于凝寂虚无的心境。虚无空明的心境就叫做‘心斋’
。”
颜回说:“我不曾禀受过‘心斋’的教诲,所以确实存在一个真实的颜回;我禀受了‘
心斋’的教诲,我便顿时感到不曾有过真实的颜回。这可以叫做虚无空明的境界吗?”
孔子说:“你对‘心斋’的理解实在十分透彻。我再告诉你,假如能够进入到追名逐利
的环境中遨游而又不为名利地位所动,卫君能采纳你阐明你的观点,不能采纳你就停止
不说,不去寻找仕途的门径,也不向世人提示索求的标的,心思凝聚全无杂念,把自己
寄托于无可奈何的境域,那么就差不多合于‘心斋’的要求了。一个人不走路容易,走
了路不在地上留下痕迹就很难。受世人的驱遣容易伪装,受自然的驱遣便很难作假。听
说过凭借翅膀才能飞翔,不曾听说过没有翅膀也能飞翔;听说过有智慧才能了解事物,
不曾听说过没有智慧也可以了解事物。看一看那空旷的环宇,空明的心境顿时独存精白
,而什么也都不复存在,一切吉祥之事都消逝于凝静的境界。至此还不能凝止,这就叫
形坐神驰。倘若让耳目的感观向内通达而又排除心智于外,那么鬼神将会前来归附,何
况是人呢!这就是万物的变化,是禹和舜所把握的要领,也是伏羲、几蘧所遵循始终的
道理,何况普通的人呢!”

--

飞鸟与鱼 · 我是一条在水里游的鱼,看见你飞过蓝天,在那个晴朗的夏日,                         
有着许多白云的午后,你无意的一瞥,在瞬间激起涟漪,印在我心中                             
深深刻进我的梦里,带着殷殷地期盼,我频频抬头,虽然你飞过将不再重来,此生将无法与你
再相会,我知道 秋必将来临,花也凋 叶也枯,悲欢离合将如云烟,只留下一逝而去的流星...
你是飞鸟我是鱼,永远无法交集,在大海深处,我日夜祈祷,来生只愿做,一只飞鸟,将你遍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LPCenter.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04.4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