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petrel (紫燕*自在飞花轻似梦*燕燕于飞),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庄子·人间世·二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2年07月25日08:26:13 星期四), 站内信件

【原文】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①,问于仲尼曰:“王使诸梁也甚重②,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
急,匹夫犹未可动,而况诸侯乎!吾甚慄之③。子常语诸梁也曰:‘凡事若小若大④,
寡不道以懽成⑤。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⑥;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⑦。若成若
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吾食也执粗而不臧⑧,爨无欲清之人⑨。今吾朝受
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⑩!吾未至乎事之情(11),而既有阴阳之患矣;事若不成,必
有人道之患。是两也,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12),子其有以语我来!”
仲尼曰:“天下有大戒二(13):其一命也,其一义也。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
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14),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是之谓大戒。是以夫事其亲
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15);自事其心
者(16),哀乐不易施乎前(17),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为人臣子者,固
有所不得已。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生!夫子其行可矣!
“丘请复以所闻:凡交近则必相靡以信(18),远则必忠之以言(19),言必或传之。夫传
两喜两怒之言(20),天下之难者也。夫两喜必多溢美之言(21),两怒必多溢恶之言。凡
溢之类妄(22),妄则其信之也莫(23),莫则传言者殃。故法言曰(24):‘传其常情,无
传其溢言,则几乎全’(25)。且以巧斗力者(26),始乎阳(27),常卒乎阴(28),秦至则
多奇巧(29);以礼饮酒者,始乎治(30),常卒乎乱,秦至则多奇乐(31)。凡事亦然:始
乎谅(32),常卒乎鄙(33);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
“言者,风波也;行者,实丧也(34)。夫风波易以动,实丧易以危。故忿设无由(35),
巧言偏辞(36)。兽死不择音,气息茀然(37),于是并生心厉(38)。剋核大至(39),则必
有不肖之心应之(40),而不知其然也。苟为不知其然也,孰知其所终!故法言曰:‘无
迁令(41),无劝成(42),过度益也(43)’。迁令劝成殆事(44),美成在久(45),恶成不
及改,可不慎与!且夫乘物以游心(46),讬不得已以养中(47),至矣。何作为报也(48)
!莫若为致命(49),此其难者!”
【注释】
①叶公子高:楚庄王玄孙尹成子,名诸梁,字子高。为楚大夫,封于叶(旧注读为sh
è),自僭(jiàn)为“公”,故有“叶公子高”之称。使:出使。
②使诸梁:以诸梁为使。
③慄:恐惧。
④若:或者。
⑤寡:少。道:由,通过。懽:“歡”字的异体,今简作“欢”。“欢成”,指圆满的
结果。
⑥人道之患:人为的祸害,指国君的惩罚。
⑦阴:事未办成时的忧惧。阳:事已办成时的喜悦。这里是说忽忧忽喜而交集于心,势
必失调以致病患。
⑧执粗:食用粗茶淡饭。臧:好。“不臧”指不精美的食品。
⑨爨(cuàn):炊,烹饪食物。这句话颇费解,联系上下文大意是,烹饪食物也就
无须解凉散热的人。
⑩内热:内心烦躁和焦虑。
(11)情:真实。
(12)任:承担。
(13)戒:法。“大戒”指人生足以为戒的大法。
(14)无适而非君也:适,往、到。全句是说,天下虽大,但所到之处,没有不受国君统
治的地方。
(15)盛:极点、顶点。
(16)自事其心:侍奉自己的心思,意思是注意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
(17)施(yí):移动,影响。
(18)靡(mō):通作“摩”,爱抚顺从的意思。一说通作“縻”,维系的意思。“相
靡以信”,用诚信相互和顺与亲近。
(19)忠之以言:用忠实的语言相交。一说“忠”字为“怘”字之误,“怘”为固字之古
体。
(20)两喜两怒之言:两国国君或喜或怒的言辞。
(21)溢:满,超出。“溢美之言”指过分夸赞的言辞。下句“溢恶之言”对文,指过分
憎恶的话。
(22)妄:虚假。
(23)莫:薄。“信之以莫”意思是真实程度值得怀疑。
(24)法言:古代的格言。
(25)全:保全。
(26)斗力:相互较力,犹言相互争斗。
(27)阳:指公开地争斗。
(28)卒:终。阴:指暗地里使计谋。
(29)泰至:大至,达到极点。奇巧:指玩弄阴谋。
(30)治:指合乎常理和规矩。
(31)奇乐:放纵无度。
(32)谅:取信,相互信任。
(33)鄙:恶,欺诈。
(34)实丧:得失。这句话是说,传递语言总会有得有失。
(35)设:置,含有发作、产生的意思。
(36)巧:虚浮不实。偏:片面的。
(37)茀(bó):通作“勃”;“茀然”,气息急促的样子。
(38)厉:狠虐;“心厉”,指伤害人的恶念。
(39)剋:“克”字的异体。“剋核”,即苛责。
(40)不肖:不善,不正。
(41)迁:改变。
(42)劝:勉力;这里含有力不能及却勉强去做的意思。成:指办成功什么事。“劝成”
,意思是勉强让人去做成某一件事。
(43)益:添加。一说“益”就是“溢”的意思,即前面所说的“溢之类妄”的含意。
(44)殆:危险。“殆事”犹言“坏事”。
(45)美成:意思是美好的事情要做成功。下句“恶成”对文,意思是坏事做成了。
(46)乘物:顺应客观事物。
(47)中:中气,这里指神智。
(48)作:作意。大意是何必为齐国作意其间。
(49) 为致命:原原本本地传达国君的意见。一说“命”当讲作天命,即自然的意思,则
全句大意是不如顺应自然。
【译文】
叶公子高将要出使齐国,他向孔子请教:“楚王派我诸梁出使齐国,责任重大。齐国接
待外来使节,总是表面恭敬而内心怠慢。平常老百姓尚且不易说服,何况是诸侯呢!我
心里十分害怕。您常对我说:‘事情无论大小,很少有不通过言语的交往可以获得圆满
结果的。事情如果办不成功,那么必定会受到国君惩罚;事情如果办成功了,那又一定
会忧喜交集酿出病害。事情办成功或者办不成功都不会留下祸患,只有道德高尚的人才
能做到。’我每天吃的都是粗糙不精美的食物,烹饪食物的人也就无须解凉散热。我今
天早上接受国君诏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我还不曾
接触到事的真情,就已经有了忧喜交加所导致的病患;事情假如真办不成,那一定还会
受到国君惩罚。成与不成这两种结果,做臣子的我都不足以承担,先生你大概有什么可
以教导我吧!”
孔子说:“天下有两个足以为戒的大法:一是天命,一是道义。做儿女的敬爱双亲,这
是自然的天性,是无法从内心解释的;臣子侍奉国君,这是人为的道义,天地之间无论
到什么地方都不会没有国君的统治,这是无法逃避的现实。这就叫做足以为戒的大法。
所以侍奉双亲的人,无论什么样的境遇都要使父母安适,这是孝心的最高表现;侍奉国
君的人,无论办什么样的事都要让国君放心,这是尽忠的极点。注重自我修养的人,悲
哀和欢乐都不容易使他受到影响,知道世事艰难,无可奈何却又能安于处境、顺应自然
,这就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做臣子的原本就会有不得已的事情,遇事要能把握真情
并忘掉自身,哪里还顾得上眷恋人生、厌恶死亡呢!你这样去做就可以了!
“不过我还是把我所听到的道理再告诉你:不凡与邻近国家交往一定要用诚信使相互之
间和顺亲近,而与远方国家交往则必定要用语言来表示相互间的忠诚。国家间交往的语
言总得有人相互传递。传递两国国君喜怒的言辞,乃是天下最困难的事。两国国君喜悦
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夸赞,两国国君愤怒的言辞必定添加了许多过分的憎恶。
大凡过度的话语都类似于虚构,虚构的言辞其真实程度也就值得怀疑,国君产生怀疑传
达信息的使者就要遭殃。所以古代格言说:‘传达平实的言辞,不要传达过分的话语,
那么也就差不多可以保全自己了’。况且以智巧相互较量的人,开始时平和开朗,后来
就常常暗使计谋,达到极点时则大耍阴谋、倍生诡计。按照礼节饮酒的人,开始时规规
矩矩合乎人情,到后来常常就一片混乱大失礼仪,达到极点时则荒诞淫乐、放纵无度。
无论什么事情恐怕都是这样:开始时相互信任,到头来互相欺诈;开始时单纯细微,临
近结束时便变得纷繁巨大。
“言语犹如风吹的水波,传达言语定会有得有失。风吹波浪容易动荡,有了得失容易出
现危难。所以愤怒发作没有别的什么缘由,就是因为言辞虚浮而又片面失当。猛兽临死
时什么声音都叫得出来,气息急促喘息不定,于是迸发伤人害命的恶念。大凡过分苛责
,必会产生不好的念头来应付,而他自己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假如做了些什么而他
自己却又不知道那是怎么回事,谁还能知道他会有怎样的结果!所以古代格言说:‘不
要随意改变已经下达的命令,不要勉强他人去做力不从心的事,说话过头一定是多余、
添加的’。改变成命或者强人所难都是危险,成就一桩好事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坏事一
旦做出悔改是来不及的。行为处世能不审慎吗!至于顺应自然而使心志自在遨游,一切
都寄托于无可奈何以养蓄神智,这就是最好的办法。有什么必要作意回报!不如原原本
本地传达国君所给的使命,这样做有什么困难呢!”
【原文】
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①,而问于蘧伯玉曰②:“有人于此,其德天杀③。与之为无方④
,则危吾国;与之为有方,则危吾身。其知适足以知人之过⑤,而不知其所以过⑥。若
然者,吾奈之何?”
蘧伯玉曰:“善哉问乎!戒之慎之,正女身也哉!形莫若就⑦,心莫若和⑧。虽然,之
二者有患⑨。就不欲入⑩,和不欲出(11)。形就而入,且为颠为灭(12),为崩为蹶(13)
。心和而出,且为声为名(14),为妖为孽(15)。彼且为婴儿,亦与之为婴儿;彼且为无
町畦(16),亦与之为无町畦;彼且为无崖(17),亦与之为无崖。达之(18),入于无疵(1
9)。
“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20),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21)。戒
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22),几矣(23)。汝不知夫养虎者乎?不敢以生物与之(2
4),为其杀之之怒也(25);不敢以全物与之,为其决之之怒也(26)。时其饥饱,达其怒
心(27)。虎之与人异类而媚养己者(28),顺也;故其杀者,逆也(29)。
夫爱马者,以筐盛矢(30),以蜄盛溺(31)。适有蚉仆缘(32),而拊之不时(33),则缺
衔毁首碎胸(34)。意有所至而爱有所亡(35),可不慎邪!”
【注释】
①颜阖:鲁国的贤人。傅卫灵公大子:给卫灵公太子作师傅。大(tài)子:太子。

②蘧(qú)伯玉:卫国的贤大夫,名瑗,字伯玉。
③天杀:生就的凶残嗜杀。
④与之:朝夕与共的意思。方:法度、规范。
⑤其知(zhì):他们的智慧。⑥其:“其”字的指代含意旧注指前句之有过者,认
为公子自身无道,致使百姓有过,全句意思是,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出现过错。“其”
字一说作反身自代讲,全句意思则是,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过错。姑备参考。译
文从前一说。
⑦形:外表;与下句“心”相对文。就:靠拢,亲近。
⑧和:顺,含有顺其本性的意思,近似于疏导的含意。
⑨之:这。
⑩入:关系太深。
(11)出:超出,过于显露,与上句“入”字对文。
(12)颠:仆倒,坠落。
(13)崩:毁坏。蹶:失败,挫折。联系前一句,“颠”、“灭”、“崩”、“蹶”均用
指“形就而入”可能造成的恶果。
(14)为(wèi):为了。本句两个“为”字跟上下三句的另六个“为”字含意不同,
其他六个“为”字均是造成、招致的意思。
(15)孽(niè):灾害。
(16)町(tǐng)畦(qí):田间的界路,喻指分界、界线。
(17)崖:山边或岸边,“无崖”喻指无边,没有约束。
(18)达:通达,指通过疏导与卫太子思想相通,逐步地使他走上正途。
(19)疵:病,这里指行动上的过失。
(20)怒:奋起。当:阻挡;这个意义后代写作“擋”,简化为“挡”。辙:车轮行过的
印记。“车辙”犹言“车轮”。
(21)是其才之美:即“以其才之美为是”,即自恃才能太高。
(22)积:长期不断地。伐:夸耀。而:你。
(23)几:危险。
(24)生物:活物。
(25)为其杀之之怒也:唯恐它扑杀活物时而诱发残杀生物的怒气。
(26)决:裂,撕开。
(27)达:通晓、了解。
(28)异类:不同类。媚:喜爱。
(29)逆:反,触犯。
(30)矢:屎,粪便。
(31)蜄(shèn):大蛤,这里指蛤壳。溺:尿。
(32)蚉:“蚊”、“虻”两字之异体,即牛虻。仆缘:附着,指叮在马身上。
(33)拊(fǔ):拍击。
(34)衔:马勒口,“缺衔”指咬断了勒口。首:辔头,“毁首”指挣断了辔头。胸:胸
饰,“碎胸”指弄坏了络饰。
(35)亡:失。“意有所至”是说本意在于爱马;“爱有所亡”是说失其所爱,适得其反

【译文】
颜阖将被请去做卫国太子的师傅,他向卫国贤大夫蘧伯玉求教:“如今有这样一个人,
他的德行生就凶残嗜杀。跟他朝夕与共如果不符合法度与规范,势必危害自己的国家;
如果合乎法度和规范,那又会危害自身。他的智慧足以了解别人的过失,却不了解别人
为什么会出现过错。像这样的情况,我将怎么办呢?”
蘧伯玉说:“问得好啊!要警惕,要谨慎,首先要端正你自己!表面上不如顺从依就以
示亲近,内心里不如顺其秉性暗暗疏导。即使这样,这两种态度仍有隐患。亲附他不要
关系过密,疏导他不要心意太露。外表亲附到关系过密,会招致颠仆毁灭,招致崩溃失
败。内心顺性疏导显得太露,将被认为是为了名声,也会招致祸害。他如果像个天真的
孩子一样,你也姑且跟他一样像个无知无识的孩子;他如果同你不分界线,那你也就跟
他不分界线。他如果跟你无拘无束,那么你也姑且跟他一样无拘无束。慢慢地将他思想
疏通引入正轨,便可进一步达到没有过错的地步。
你不了解那螳螂吗?奋起它的臂膀去阻挡滚动的车轮,不明白自己的力量全然不能胜任
,还自以为才高智盛很有力量。警惕呀,谨慎呀!经常夸耀自己的才智而触犯了他,就
危险了!你不了解那养虎的人吗?他从不敢用活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扑杀活物会
激起老虎凶残的怒气;他也从不敢用整个的动物去喂养老虎,因为他担心撕裂动物也会
诱发老虎凶残的怒气。知道老虎饥饱的时刻,通晓老虎暴戾凶残的秉性。老虎与人不同
类却向饲养人摇尾乞怜,原因就是养老虎的人能顺应老虎的性子,而那些遭到虐杀的人
,是因为触犯了老虎的性情。
爱马的人,以精细的竹筐装马粪,用珍贵的蛤壳接马尿。刚巧一只牛虻叮在马身上,爱
马之人出于爱惜随手拍击,没想到马儿受惊便咬断勒口、挣断辔头、弄坏胸络。意在爱
马却失其所爱,能够不谨慎吗!”

--

和着清脆的音符     &                    且让 一季斑斓的彩虹                               
你                                     为你细心修饰                                           
轻轻地 飘忽而来               ·        且让 一晨晶莹的雨露                                 
        *                              为你精心装点                                                
                呵 花园中流连的精灵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NLPCenter.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4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