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意识的本质(3)                          redfox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1日16:10:54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redfox (不知道什么名字好), 信区: Wisdom
标  题: 意识的本质(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16日17:17:1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二、个人意识简图
动物的基本特征是能反应,能想,能忆.人是大力发展了这种能力,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而意识或纯感觉是一种擦肩而过的能力.一、意识是内在语言,二、想是一种自我
刺激,想是一种预演,一种将来式,自我刺激分为刺激源和受体,其代表器官是大脑皮
质和身体的运动神经.
大脑皮质较发达的部分是听觉和视觉.如果只是听觉和视觉皮质,则此感觉只能由外
界刺激引发,不能形成回忆的机制.回忆是意识的外显特征,回忆的机制是在听觉和
视觉皮质中包含有本体感觉神经(<神经解剖学>P158L-5),本体感觉神经在听觉和视
觉皮质中的波动,形成无外界刺激时的感觉,也即回忆过程的前半部分.对于一般人
迅速进入回忆的后半部分----回复,体会,仿佛自己回到了过去的那一刻.
这是人的运动神经的功能,一、运动.二、理解.
运动是运动神经对强烈刺激的巨烈反应,也是一种理解,即感受者应做的.
理解是运动神经对微弱刺激的微弱反应的整合.对人其外显特征是”等于”或”是
”.
单个神经元只能形成是与否的反应,多个神经元形成的神经束,就能以不同的局部反
应对映于外界刺激,既是辨认行为,也是理解行为.
理解行为的本质是:我(感受者)与刺激建立起了关系,受到刺激时我所应做的,我所
曾做的,我所能做的,理解行为的表现就是感受者心中有人或事,是对刺激的价值感
和意向感.理解的确认是指懂得某一刺激意味什么.对语言的理解是与你同行的感受
.
爱因斯坦的名言(<爱因斯坦>P338L-3)”世界上最不可理解的东西是它可以理解”
.(<同前>P412L9)”理解就是揭示出现象的联系”.
笔者认为理解行为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运动神经的辨认,二是在大脑皮质的监督和压
制下本我(通过脑干)在因果关系上找到自己愿做的和自己可以做的,满足了消化的
继续,消化的前半部分是运动神经的辨认,它为消化提供常规动力.当大脑皮质所包
含的准则和因果关系指令不能满足本我时,本我借助自主神经获取强大动力,强力扭
转被大脑皮质控制的运动神经,满足了本我的愿望,同时满足消化不能停止的条件.
反之就受了别人的主宰.爱氏没有注意到理解首先是主观的,其次客观性是自己独创
或自己学前人而做对了的,此客观性是前后相对的,具有存在性和发展性,逐步精确
性,因此人类的知识才会逐步发展和精确.世界的可理解性是指人的运动神经象一棵
倒立的大树,其神经递质的分流状态与外界形象(声音是形象的一种特征)的一一对
应,这分流状态具有个人性,而形象具有相似性,这就是人类的知识的基础,与其他动
物没有本质不同,只是量上的不同,产生效果的质变或较量的胜负.世界的可理解性
在生理上指运动神经的行动部分来源于本我的指令满足了大脑皮质的指令(知识,也
即外界刺激的长期训练),即在第二个刺激来到时本我已找到了方向,大脑的传导神
经是这些指令的储存库,这些概念虽不能完全反映客观世界,但对于主人接触到的世
界已能应付自如,这样大脑的储存总和就形成各人的世界观.世界的可理解性如同圆
与圆外界的关系,是本人对外界可能做的.由于外界先对本人施加刺激,本人如果不
做出一点超前于第二刺激的行动,就显得自己无知,没有能耐.生物之所以活着是因
为不断地消化,新陈代谢.一般人,生物,其消化的常规刺激来源于外界,应急刺激也
来源于外界,表现就是不满但忍了,神经递质进入运动神经的旁支----付交感神经形
成消化的应急反应,这是一般人的主观评价,而非语言评价.人要做自己的主人,就必
须将常规刺激移入体内,表现在生理上是本我不走脑干进入运动神经,而进入大脑皮
质,并在大脑皮质内将外界刺激重新分配或化解,这就是真人意识.意识是大脑皮质
中有了“空”的概念,即本人看见了空气,在大脑皮质中本我走在“空”中,与外界
刺激分道而行,并行不悖.表现为真人的行为与外界有关但没有直接关系.意识主要
指真人意识,是内在语言,一般人所说的意识是想,愿望,计划,在他们心中有一个理
想王国,有个外在世界.现引入意识圈的概念,代表人体的主要神经,通过分析神经递
质的走向,剖析人类未知界最后一块处女地----我.其图见本文后,意识圈上各部分
的单独作用可以用思考,反应,欲望来表现.它们的连续性就表现出生命----存在.人
作为一般生物,它首先在下半部分形成圆形通道,这或可作为生物圈,表现就是人(多
为小孩,傻子)必须时刻看着任何对象,形成理解或思念,形成欲,这两者不可全缺.当
人学会思考时,就在大脑皮质下堆积了大量记忆痕迹,这是知识或对象的应付手段,
潜意识是第一次认人开始,学过的知识都成为潜意识,越早越深.人类的知识是长条
件反射,是由视中心进入大脑皮质下的刺激的记录,同时本我走脑干形成理解的前半
部分,消化是生命中永不停止的,本我只能根据大脑皮质的逻辑变化做出相关的动作
,这是理解的后半部分.由于一般意识对映着物体界,大脑皮质储存着一系列形象和
声波的记录,活着就得想,一般人的思考就是这些记录(被本我从下面通过你我)的
一次一次变换,变换太多太快就将使大脑皮质下的传导神经疲劳,衰老萎缩。因此
一般人将衰老,痴呆或神经病是必然的。世界的不可能完全被理解,就在于这些记
录不能太多,而外界刺激可以说是无限的,运动神经以理解(消化)为“生活”,
迫使大脑表达总是言难达意。而要全部理解这个世界,就要搞清楚何为真人意识。
当一个人找到了空和寂静时,本我不走脑干,而走大脑皮质,外界刺激就不必要了
,意识流也是无限的,连绵不断的,世界就可理解了。运动神经的一次一次变换对
映着一个一个的刺激,这是有为的行为。与意识流连在一起的运动神经是连续变换
的,不需要特定的外界刺激,这是无为,这就是禅的意义上的真人.
意识的本质是纯感觉和回忆,人类动物是能纯感觉和回忆的动物.一般人的纯感觉是
对环境的感觉,环境是不特别注意又能擦肩而过的刺激,一般人只在挤车和上街时用
到一点.一般人的思考是对特别注意的对象的回忆.
关于我者,一个普通的个体人认识自己,由于人没有第三只眼进行旁观,只能靠体会
感悟.感悟的内容见第六章.
个人意识简图:
一般人:我=你我+他我+我们我(外我)+我海(下意识)
真人:我=本我+它我+空(我海)
(1) 本我----身体的感觉神经,作用是感觉各细胞(我海)的消化或生命活力,上升为
意识和欲.本我的外显是他我或世界我,本我的真面目要各人自己去悟.
(2) 大脑皮质----由部分外感神经和部分内感神经上升到皮质形成。外感神经指十
二对脑神经中的感觉神经,主要是听觉和视觉。内感神经指三十一对脊神经的后根
。相当于一般人的我们我,一般人的本我在醒时不走皮质,只在做梦和梦想时走皮
质。相当于真人的它我。作用是形成记忆(一般人的梦想)和意识流。
(3) 运动神经----三十一对脊神经的前根,作用是运动和理解。
(4) 脑干----大脑皮质下的,由感觉神经到运动神经或皮质的中转站。作用是不断
地接收信号、符号、符号单元以及欲望,以达到一、应急反应,二、欣赏行为,三
、计划的实施,四、解欲的目的。
(5)外感神经----十二对脑神经中的感觉神经,主要是听觉和视觉,一部分通过
脑干进入皮质,形成它感。如视边缘和蜗神经。一部分通过脑干进入身体,形成你
感,即一般人日常生活中的期待、注意的对象。如视中心和前庭神经。
(6)血海----血液和内表面,主要是毛细血管。每个细胞通过自己在血液中的生
存,为本我提供动力,成为本我的感觉对象。灵魂是空的,是另一些物质从内对神
经的作用。我海是一般人说的心,血液中各种物质的变化重复具有意向、引发记忆
和理解(后半部分)的功能,被你我与外界形象相联系,解释为愤怒、焦虑、美好
等感情,并不断向着美好努力。一个婴儿遇到阻碍开始记事,就有了对外在世界的
认识,这个外在世界的信号原在形就储存或表现在我海,(如秋千的摆动时现时变
)对外在世界的预想是我海的活动,通过脑干引动你我,你我对效应器的引发使这
个人全身感受到美好或仇恨,不引发又感到百无聊赖。
(5)(4)(3)和(6)(1)(4)(3)和(5)(4)(2)内是一般人的觉醒,
并对外界做出身体反应,此时(2)形成记。
(5)(4)(2)皮形成人类动物特有的纯感觉。
(1)(2)(3)做梦是动物对刺激留在大脑皮质下的痕迹的清洗。
(1)(4)(3)形成解欲和期望。
(3)接受刺激,即理解。
醒是运动神经与外界刺激的连通,运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接受着不断的外界刺激

睡眠时视神经接受着黑暗的刺激,视觉和听觉都进入皮质,运动神经处于全反射状
态。睡眠的原因是你我过于无势时,例疲劳,或本我过于有势时。睡眠时在皮质中
,内感神经挤占外感神经的通道形成梦,做梦的作用是本我对记忆痕迹(信号单元
)的清洗,不然大脑就太重了,人也难以学习新的知识,这是一种被动遗忘。
一般人说的想象分为两种,一、念头,在本我,是本我的欲望,而由运动神经参照
解欲时的外界刺激进行的确认。二、形象,在皮质制造,是本我部分挤占视神经通
道而形成。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69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