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意识的本质(5)                          redfox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1日16:11:02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redfox (不知道什么名字好), 信区: Wisdom
标  题: 意识的本质(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07月16日17:18:40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四、意识的产生及其本质
意识由大脑皮质产生或者说意识指大脑皮质中外感神经和内感神经的分道而行,使
本我通过大脑皮质直接与运动神经相连,这样本我做出的指令只受外感神经的影响
,不受外感神经的阻拦。本人确认时,就是内在语言。符号则是内在语言的外显,
内在语言的生理本质是自造的、自用的、猜测的,而内在语言的巩固则是由身体来
确认的。
符号行为指符号单元(内在语言)的制造和通过视边缘对外界刺激的欣赏。符号行
为的形成其外在条件是安全的、缓慢运动的,或内在认识是主动放弃身体的抵抗、
逃跑和感受、体会。
当信号与信号源之间的时间差足够长,信号就可能变为符号。这一安全环境的形成
还有赖于爱的世界,这样本我可以不走脑干,而走皮质。一般人只有在梦中,本我
才走皮质。意识是猜测的,是妄为,其成功部分形成个人的经验,具有存在性。当
人们把它写成书,就成为人类的知识,将人类知识当作真理、教条来接受,就成为
信号行为。
符号行为的形成的内在因素是本我较发达,制造符号单元的过程是人在婴儿期形成
的。人类动物是裸猿,本我----脊神经的后根较发达。当胎儿第一次与外界相遇时
,他的手脚不成熟,不能逃离危险(外界刺激),外界刺激在皮质处的压制,使本
我大部分(除心的内感神经)由脑干走向运动神经,表现为婴儿不成熟的身体抖动
,这时母亲的怀抱和爱抚,一、使外界刺激得以缓和,不必死盯着。二、起动、加
强婴儿的本我,使之与缓和的刺激在皮质处同行。这样两条同行的神经传导就形成
人的爱的世界观。婴儿期进行的是人的下意识,当小孩对你我他的认识,认识到自
己的势力范围,有了对特定对象的好坏、亲疏的评价,就有了一般人的正意识。正
意识属于一个比速度,比能力的相互敌视的社会,为了占有,人们之间不成朋友、
不屈服,就成为仇人、敌人,没有第三条路可走。这就是私有制。
运动神经对大脑皮质的指令的反应具有随意性,而对于通过视中心进来的刺激的反
应具有必然性。
对于每个细胞而言,包括神经细胞,新陈代谢是不能停止的,一般人其想是在我海
中(包括不想行为,那是在想“不想”),是不能停止的。而大脑皮质内的信号单
元是一般人学来的手段、技术、规则和外在语言(用于对我海感受的表达)。我海
和我们我是分离的,相互帮助和监督。一个人发现我,是进步,可以学习知识,但
也是负担,因此而不能达到最终目的----天堂或极乐世界。我们我中是外我,代表
本我,本我是内我,正常情况通过我们我来表达,紧急情况直达你我而发泄或逃命
。想是一种过程,是不能停止的,而想的内容因人而异,但也有共性,总之有全人
类都没有想到的,这就需要探索。
想的内容是以单一时空观为基础,制造出外界世界的意象,而理性知识、逻辑则是
在不能把握全局的情况下,以单一时空为绝对预设,从有限的路径中进行唯一的诀
择。
对于一个动物,其表达比较简单,想的也少。而人想或占有的欲望很多,包括自己
的未来和死亡。想作为消化的一种外显,其本质就是不能停止,一切有最后结局的
事物是不能想的,或者说“不能想”是不能想的,例:“我死后的我怎样想”。问
题的核心是何为想。想是理解过程的反过程----回复,想的第一部分是理解的第二
部分,即从我海开始,由本我提出疑问,再将我们我重新组合,设计解决方案或答
案(知识分子)。想的第二部分是你我的表达,最后到我海验证。一般人在本我变
换出对策,再由你我实施。一般人用你我表达意向较多,知识分子用我们我解答较
多。
身体主要指运动神经或一般人在人前感到的心,是思考的接受部位和执行部位,也
是外界刺激的承担部位和辨认部位。
分别知的生理本质是由运动神经接受信号形成的对信号源的态度,包括辨认、取舍
、好恶、情感和可行,总之本我必须去找下一步。
分别知的同时在大脑皮质就记住了,这是所有动物共同的特征。
记忆行为分成两个方面,一、记,二、忆。记行为即感到、觉得,是运动神经的反
应的同时在大脑皮质的储存。所有动物都能记,只是清晰程度不同。这是痕迹性记
,这主要指短期记行为。由于运动神经的反应对于刺激的选择具有树枝性,因此差
别和长期练习有助于牢记。对于记行为的证明可用指认行为,指认行为是反应,隐
含着相似性,因此指认行为证明的唯一性实为无二性。
忆行为分为两个方面。一、回复,是由本我经脑干对运动神经的唤起,仿佛回到过
去,此时大脑皮质内有对记忆痕迹的使用,这是佛学中说的“相”的上半部分。人
和动物的运动神经需要不断的刺激,外界刺激比较灵活多变,本我来的刺激比较呆
,往往是对外界刺激的重复,因此也叫寂寞、期待、思念。二、本我,在大脑皮质
的再制造过程,其内容是由视边缘、耳蜗进入皮质的环境刺激,由于人类要战胜自
然,要与自然正面冲突,要把自然当作对象记在脑子里,给纯感觉留下的通道就很
窄,当知识充满大脑(皮质下的传导神经是知识的储存库),本我不能从大脑皮质
进入运动神经,对环境的纯感觉就没有了,人就成了自然的奴隶。当知识密到无法
分离,人就成为白痴,尼采就如此。大脑传导神经的一次一次应对,太频繁,大脑
会因疲劳而萎缩,这是老年痴呆症的原因。纯感觉本是无意的,即本我不达大脑皮
质或很少,大脑皮质是环境的天下,环境通过这里使人感到现场的气氛、氛围。真
人、禅者练习用视边缘看物,就能感到来自本我的内在语言,它走在对空的纯感觉
中,与环境刺激分道而行,到达你我或运动神经,当内在语言足够丰富时,本我就
成了自己的主人,这就是佛教说的真人。
大脑皮质是怎样回忆或制造符号单元的呢?这仿佛两条并行的河流(神经递质流)
,许多地方连通。第一条来自身体感觉神经,即本我,第二条来自外感神经,即视
边缘和蜗神经。第一条形成我感,以我的手、我的脚、我的身体不断地保持着我感
。第二条有环境感,也即它感。起初第二条起来源作用,第一条起自发的重复作用
。到览遍或悟时,第一条就源源不断,不受第二条阻挡,只受第二条影响。总之,
这是大脑皮质的整体活动,象面团的不断变形,而不象计算机信号单元在里面走迷
宫。
这两条“河流”的相对大小反映了本人的体质和基本世界观。第一条比第二条大是
心脏功能强,没解脱时是婴儿或妄自尊大。第一条比第二条小,是外感神经发达的
原因,没解脱时是饱经风霜的人对外界的无能为力,是自卑。第一条和第二条一样
大,易发展成博爱。
这两条“河流”可独行,也可并行。当独行时,一条河水走两条河道,当外界刺激
太过猛烈时(一种基本的世界观:自卑),第二条河水充满河道,本我不走皮质,
而走脑干,进入运动神经,直接产生行动,这是动物的搏斗或逃逸行为。
思考和睡眠时,第一条河水充满皮质,形成意识和梦(前为真人,后为一般人)。

两条河水一前一后,此消彼涨,形成教育或模仿行为。
两条河水同时流动,本我不走脑干而走皮质形成欣赏行为。
两条河水同时流动,并以(4)为主时,是体力活动和日常生活行为。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7.10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