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zjliu (秋天的萝卜),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哲学家的个性和思想(何怀宏)(zz)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un Sep 22 20:32:30 2002) , 转信



哲学家的个性和思想
--何怀宏


    艺术家的个性多有人谈及,哲学家的人性却少有人问津,可是,哲学家的个性实际上

同样渗透到他们的著作和思想之中,如果不了解他们在其日常生活、情感生活和思维方式

独具的个性,是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把握他们的哲学的。    
    艺术家各以其独特的方式领悟和塑造那个别的东西;哲学家也各以其独特的方式思考

把握那虽然是最普遍的东西。正如艺术无个性则亡一样,哲学无个性也会枯萎、僵死。 
 
  
    让我们来看看维特根斯坦吧,在他那里,个性与思想、生活与哲学之间存在着一种深

的关系。    
    哲学思考的受难者    
    哲学家的个性不仅体现于他的理智生活中,也体现在他的情感生活、日常生活之中。

是,对于维特根斯坦这样一位哲学家来说,最为突出的首先是他在理智活动方面的特点。
 
   
    哲学家之所以为哲学家的唯一标志是思想,而决不是任何其它的东西──地位、薪水

职位、头衔、权势、威望、或者著作的多寡。    
    思考的紧张性、严肃性、急迫性在维特根斯坦那里,达到了一种十分强烈的程度,以

许多其他人所做的哲学思维,与其相比显得简直象是儿戏,而本来想把哲学作为一种从现

生活中逃遁出来的避难所的维特根斯坦,却又成为哲学本身的一个受难者。    
    有两种哲学的受难者,一种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哲学思想、他们哲学思考的成果而遭到

害甚至处死的,如布鲁诺、斯宾诺莎;另一种则是哲学思考本身的受难者,象维特根斯坦

       维特根斯坦读的哲学书并不多,他更多地是思考,他写道∶"只有甚至比哲学

们还更加疯狂地进行思维,你才会解决他们的问题。"他爱在哲学思考和游泳之间进行类比


正象一个人的身体有一种浮上水面的自然趋势,他要作出努力才能达到水底--进行思考正

这样。    
    维特根斯坦决不愿浅尝辄止,而是要直达哲学的底蕴,他只有解决一个问题才能摆脱

个问题,这就使思考在他那里呈现出异常的艰巨性,甚至于使思维成为苦刑,一种巨大的

磨,以至罗素在同他一起紧张地工作了几个小时以后也痛苦地喊出∶"逻辑真是地狱!" 
 
  
    他的学生对他讲课的描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讲课没有准备也没有笔记,

一课都是新的创造性的哲学工作,都是当场的即兴的、紧张的哲学思考,他强烈地激励自

,全身心都处在紧张之中,课堂上每个人都体会到,他把他的意志力与智力都绷紧到最大

度。在讲课中,经常出现长时间的冷场,这时候他的目光专注,面部生气勃勃,表情严肃

两手做着引人注目的动作,他的听众知道,这是其智慧横溢、全神贯注和力量的一种表现

他总是被他的讲课弄得筋疲力尽,以至常常在讲课一结束之后就赶紧跑到电影院去并坐到

前面的一排,以便使银幕占据他的整个视野而得到暂时的排遣、休息和解脱。    
    他曾经写信给他的学生马尔康姆∶"假如你不想受苦,你就不能正确思考。"他也说过

"判别一个人是否伟大的标准就是看他为他的工作付出了何种牺牲。"而他自己就是一个以

大的牺牲精神投身于哲学的典型。他总是全力以赴,内心处在苦痛之中,而当他有时感到

己才思枯竭,他竟提出自己是否还应当继续活下去的问题。    
    他有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思想的习惯,在一次世界大战中当兵的期间,他总是在他的

布背包上放上一个笔记本,一有空就把思想记到上面。他写的常常是一些格言式的句子或

不连贯的章节,有时几小时凝神苦思却写不下一个字来,有时却又象上帝向他口授一样写

飞快。他不习惯写系统的著作,他认为他的作品经常只是"结结巴巴",认为他没有一半以

成功地表达他想表达的东西,至多有十分之一强。他生前只出版了一本薄薄的书《逻辑哲

论》,只发表了一篇哲学文章,就么多,如果不把他为小学生编写的《德语难语词典》算

内的话。他认为他的讲课也只是播下了"一堆莫名其妙的幻语"。他不断地驱赶自己,从事

些最繁重、最劳神的思考,老是抱怨自己过于迟钝,尤其接近晚年的时候,说自己的头脑
"

常呆滞",思想"明显地变得没有力量"。他对他的思维要求太高了。    
    尽管他这样责备自己,可是他取得的哲学成果,却使他的同代人及后人难于望其项背

他在他一生的不同时期创造出两个具有高度独创性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对逻辑实证主义

语言分析哲学和科学哲学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而且,他显示了一种真正的哲学的

维方式,显示了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精神力量压榨、利用到什么程度。    
    真正的哲学思考是一种受难,又是一种享受;是一种苦刑的折磨,又是一种快乐的源

;是地狱,又是天堂。这不仅是指还有一种更带诗意,比较怡然自得的哲学思维;不仅指

面对自己思考的巨大成果时的欢欣;而且指那些把哲学当作自己生命的人在走完自己人生

长途时最后的感觉。"告诉他们,我度过了极其美好的一生!"--这就是维特根斯坦临终时

的话,而按照梭伦所表达的古希腊人的幸福观,他是够格被称为一个幸福的人的。  
※ 来源:.交通大学思源BBS站WWW bbs.xjtu.edu.cn. [FROM: 202.117.205.96]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8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6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