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哲学基础的反思和重构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8日09:16:27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从弗雷格、胡塞尔、维特根斯坦看
前言
如果追溯其他学科的历史还可以看到一条清晰的线索--新旧理论的替代、问题的不断解
决或确切深入,纵览整个哲学史,哲学似乎仍在原地踏步。对于大多数哲学家的思考来
说,时间丧失了意义,我们可以比较柏拉图和康德、休谟和维特根斯坦,在一些问题上
我们甚至赞成前者。思想凌驾了历史,就有了黑格尔所倡导的绝对精神统帅的历史,历
史成了普遍性的奴隶。但是另一方面,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历史,我们摆脱不了自己
独特的历史境遇。毕竟我们在特定的一段历史中生活,尽管这段历史仍然会要求自己的
猫头鹰。普遍性和历史性的冲突使我们选择了对哲学基础的考察。在我们看来,尽管这
些历史上的哲学家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或玄奥的思辨,或精微的分析;尽管他们的理
论根基求之于不同的对象,或上帝,或自然,或理性,或意志,他们有着种种的不同…
…但是归根到底,他们都在寻求着我们生活的意义,我们为什么不这样活着而要那样活
着,生活对于我们究竟意味着什么,整个哲学史就是对这些问题的答复。而在他们的答
复中,蕴涵着他们关于哲学的基础的认识,这些认识又有意无意的影响甚至决定了他们
的哲学。
究竟何谓哲学的基础?早期的希腊哲学家似乎缺乏深思,他们各自谈论自己的哲学,追
求的智慧。直到亚里士多德,哲学才开始了对自己地基的建构。《形而上学》对哲学基
础的建构代表了传统哲学的基本意见--哲学的基础在于某些实体。可是,以实体为基础
的哲学却无法保证人的位置,生活的意义不在于我们自己,而是别处。即使是最为倡导
理性哲学的笛卡儿,其哲学的基础"我思"也只能回归上帝的怀抱。也正是从"我思"开始
,主体意识的悄然觉醒掀起了对人类生活的反思,外部实体和它者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
的正当性受到了质疑。休谟问题的提出,标志着主体意识和外部世界的分裂,"思"的演
绎与"在"的经验有了鸿沟。康德试图填平鸿沟,用一种科学的形而上学,重建理性认识
的基础--知识的存在性问题。觉醒的主体意识和外部世界分离的思路迫使康德区分了现
象和物自体,人类只能认识现象,因而知识受到了限制。同时,知识论仍然有个基础,
它是由感性材料和知性形式结合的现象。在康德看来,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已经完成了
哲学的奠基工程,未来的哲学将会在此之上呈现一种科学的面貌。但是,物自体却象一
个幽灵徘徊在康德的哲学中,以感性材料源泉的形式动摇主体意识构造的客观化基础。
康德从主体意识出发没有解决哲学的基础问题,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唤起了理性的
生活意识。人生的意义在于过一种合乎理性的生活,而在康德的那个时代,突飞猛进的
自然科学是理性的最高典范。因此,自然科学的思维方式成为了哲学的标准;他们把上
述哲学基础的认识作为形而上学的问题加以拒斥。实证主义、分析哲学把它们当作伪问
题,或认为其无意义,"形而上学者的努力一向集中在这一荒谬的目标上……
根本就没有这种问题。"
从二次大战到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人们在享受科学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感受和
批判了它引起的灾难和恶果,唯自然科学的哲学大为减少。但是另一方面,非理性、无
意识占据了哲学的舞台,相对主义在历史的帮助下大行其道。以近年颇为时髦的后现代
主义为例,其多数的拥趸在热情的反现代的时候却中了"现代性的圈套",仍然囿于二元
模式之中。究其原因,就在于对哲学基础的问题缺乏理性和历史的认识,看不到拒斥中
包含着接受,破坏中蕴藏着建构。我们对形而上学的拒斥并不意味着否定哲学的基础,
我们对唯科学态度的批判并不是准备否定科学的精神;在任何时候,我们都要面对生活
,在世的状况迫使哲学找寻某种基础作为我们生活的依托,科学只是我们生活的一个侧
面,对基础的追问反映了我们的生活态度。
下文中我将要提到的几位二十世纪思想史上的"世界历史个人",他们都没有放弃对
哲学基础的建构,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科学认识模式。在他们的思考中,理性的逻辑成为
他们的共同基础。当然,三者对理性的认识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弗雷格主张建立一种
完备的语言,胡塞尔要求"纯粹意识"研究,维特根斯坦希望理解"语言的逻辑"。我们将
循着历史的轨迹一步步的回到这三位世界历史个人哲学建构的基础。
一 传统哲学基础建构的考察
(一) 传统哲学对基础的渴求和建构
众所周知,哲学一词起源于古希腊,它是由"Phileo"(热爱)和"sophia"(智慧)
两词组合而成的,意思是"爱智"。在这种解释的意义下,因为人类独有的智慧,哲学变
成了高尚的代名词;由于对智慧的无限热爱,哲学成为了一种动态的追求过程。我们可
以注意到,早期的希腊文中,智慧和知识是由两个不同的词表达,智慧不同于知识。柏
拉图在其著作中隐喻性的提及了这一点,他认为"智慧是隐晦不明的,并且看起来不象是
天生的;智慧的意义是指对事物的运动和流变的知觉",而知识是"指灵魂有助于所有跟
随事物运动的东西" 。除去叙述中柏拉图本身作为一个理念论者的倾向,我们能够发现
智慧和知识的区别:智慧形成在知识产生之前;比起智慧,我们的知识更为清楚。
从哲学一词的词源学的考察可以看出,早期的希腊人是把哲学当作一种动态的追求智慧
的过程,而不是去获得某种普遍的知识的结果。但是智慧本身是含义丰富的,是"事物的
运动和流变的知觉",因此它包含着人类前进的各个方向。这种什么都表现为智慧的结果
就是智慧没有方向,因此柏拉图说它"隐晦不明"。对于刚刚走出神话的古希腊人而言,
广袤的智慧之地唯一能结出的果实就是知识。毕竟智慧是难以言传的,他们对智慧的表
达只能采取知识的形式,充满活力的智慧一开始便走向了普遍性的知识。在第一个比较
完整的哲学体系中,亚里士多德,这位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正式宣告了哲学的含义
--"哲学被称为真理的知识自属确当" 。哲学从对智慧的渴求中迈向了普遍性的知识之路
。
在亚里士多德之前,由于智慧本身的隐晦不明,各个哲学家都是从自己的立场出发来谈
论智慧: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智慧就是对数的原理的掌握;而在柏拉图看来,只有认
识理念,才能理解智慧;赫拉克里特却宣称"逻各斯"才是智慧......尽管这里智慧展示
了它的丰富含义,有着精 史壮 的不同形式,但是对智慧认识的分歧却让亚里士多德感
到不安,他认为这一切都是由于缺乏对智慧本身的规定造成的。因此,《形而上学》开
篇第一句话,亚里士多德就指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既然获得知识是人的本质需求,
哲学要反映人性也必须成为认知形式,就这样,亚里士多德把哲学划入了知识的范畴,
而作为哲学追求的智慧是"有关某些原理和原因的知识" 。智慧与知识的区别消失了,哲
学变成了学问之路。
然而,人的认识形式多种多样,所得的知识也大有不同。从经验论的立场出发,亚
里士多德将知识分成经验知识、技术知识、理论知识等。他指出,因为"智慧由普遍认识
产生,不从个别认识得来" ,所以普遍的知识高于个别的知识,"与经验相比较,技术才
是真知识" ;并且,相对于技术知识,包括数学、物理和哲学三门学术的理论知识地位
更高。理论知识的目的在于求真,而应用知识的目的在于功用,理论知识探求的是一门
学术的本身,它"更近于智慧"。
相较于同为理论知识的数学和物理而言,哲学知识是最高级的学术,具有最大的普
遍性,它所研究的是"最基本的事物" ,它的任务是"在考察实是之所以为实是和作为实
是所应有的诸质性" ;比起数学和物理,它具有优先的地位,"最高学术必然研究最高科
属" ;它是"第一哲学",是"世间第一原理"。在亚里士多德这里,哲学满足了人类的求
知本性,它研究的是最基本的事物,是"永恒不动变的本体"、"宇宙的至善" ,成为了自
然科学的基础。这种对知识的渴望连带着哲学的基础也变成了科学,求真成为了哲学的
本质,"博学的特征必须属之具备最高级普遍知识的人" 所以亚里士多德指出掌握了最高
知识的"哲人应该施为,不应该被施为" 。
可是,对于科学知识尚不发达的古希腊,自然和社会还有着无穷的秘密等着他们去
探索,求真的思维取代不了自然万物带给我们的惊异。也许正是意识到了科学力量的弱
小,热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在他的第一哲学中加入了神学的成分。他的不动变的第一本
体就是神,"人们若将后世的附会删除,俾古初的本意得以明示于世间--他们识得到原始
本体为诸神" ;并且人们很难把握它,"自然的秘密只许神知道" 、"神将全自然的秘密
封存在列宿之中" ,"要获得这样的知识,也许是超乎人的能力",因此"人类应安分于
人间的知识,不宜上窥天机" 。
于是,哲学的科学基础浸染了神学的成分,对普遍性知识的渴求变成了一种超人的
能力、一种超乎世间的神力的建构,在哲学大厦的地基深处安居乐业的是普遍知识的渴
望和神学式的答复。我们认为,在古希腊,科学和神学之所以能够占据哲学大厦的地基
,就是因为对于人的存在而言,它们都是外在的事物:具体科学研究的是自然,而神学
也是对自然的研究,"自然的秘密只许神知道"。尽管亚里士多德第一次把哲学的产生归
结为人类的求知本性,然而神却硬生生的在科学的外衣下挤走了哲学中的人。随着中世
纪神学的兴盛,神也不用披上科学的外衣了,哲学的基础完全成为了上帝的地盘。
不用置疑,人是要追求一些超乎自己能力的东西,人类的精神总是指向着无限,而
哲学就是代表着人类的这一些追求和梦想。但是,我们认为,追求无限并不是要遗忘和
放弃我们自身的有限性存在,只有在面对自身有限性的意义的前提下,对无限的追求、
哲学的渴望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梦想和光荣。传统哲学自苏格拉底提出"认识你自己"的
命题之后,在其再传弟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中,这种对人的关怀迅速地变成了象征
普遍知识的实体。哲学的基础不在建构于对主体有限性把握的理解上,而是去寻求与己
无关的绝对普遍的实体、求助于高高在上的上帝。传统哲学从追求智慧到寻求普遍知识
,踏上了一条外在于人的道路。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在古希腊,人们对自身的认识还没有达到完全反观自省的地
步,人们认识自身只有通过对外在事物的关注来表达。可是,对无限的渴望却没有时间
地点的限制。因此,哲学为了表达我们对无限的渴求,只有幻化外在的事物。哲学对人
的关注势必要走向外部的世界,甚至上帝和诸神。
古希腊哲学为传统哲学开启了方向,自此以后,传统哲学的基础便在科学和神学的斗争
中一次次的被重建。不论是想把哲学建成为包罗万象的科学体系的努力,还是归根结底
让哲学成为论证上帝存在的依据,传统哲学始终游离在主体之外。哲学对智慧的追求,
不是因为人有智慧,而是由于某些实体或者是睥睨人间的上帝的缘故。所以,现代哲学
对哲学基础的重建,首先便是恢复地基中人的地位。只有在哲学的基础建构中恢复人的
地位,弄清楚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哲学才真正成为对智慧的追求,而不是无涉于人的
外在。就这个意义来说,我们称康德是第一个窥见现代哲学奥秘的哲学家。
(二) 康德对传统哲学基础的批判
在康德以前,近代的许多哲学家就已经注意到了主体的重要性,发现了哲学大厦的
地基中缺乏人的关怀。他们不满哲学基础对外在世界的关注,开始在其哲学体系中融入
主体的力量,笛卡儿、休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以说,正是他们对主体力量的关注和
分歧引起了康德对传统哲学基础的批判性考察。
笛卡儿,这位虔诚的天主教徒,为了让他的哲学体系有一个稳固的基础,决心去怀
疑他能怀疑的一切事物。当然他怀疑的对象主要是从感觉经验中所获得的东西,最后他
得出结论说"我思故我在"是一切哲学的第一原理,它是"这样确实,这样可靠,连
--
剑胆琴心,以观沧海
是非成败,付诸一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s.hit.edu.cn]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2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