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kent (最近心好烦),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暑假读书报告[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7月08日17:23:5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发信人: toadinwell (toad),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暑假读书报告[3]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Mon Jul  2 23:09:40 2001)

胡塞尔:

    现象学还原的方法。胡塞尔借用古希腊怀疑学派哲学家所使用的悬搁(epoche
:中止判断,或将判断悬置起来)来表示还原的全部内容。简言之,就是把意识中
物质的东西和精神的东西都放入括弧内,暂且存而不论,从而使研究集中于纯意识
领域。
    现象学的还原是为了哲学研究寻找一个绝对的出发点,而现象学要讨论的主要
问题则是意向性问题。
1 每一个意识活动都是可用语言来表达的。
2 语言所表达的意义就是被表达的意识活动的意义。
    胡塞尔整个意义理论都是围绕他所谓的“意义授予”和“意义实现”二者的区
分展开的。胡塞尔从人的意识活动角度来考察意义问题,他始终坚持“表达式的本
质在于它的意义”。
    当人们有目的的实用语词来表达思想是,一定的理智活动就给予这些词语意义
,这种活动胡塞尔称之为“意义授予”或“意义意向”活动。而意义的实现指:意
义与对象的关联。只有在意义的实现中,人们才意识到表达与它的对象的关系。
    胡塞尔与弗雷格对名称和对象的不同理解:名称不必指称一个存在的对象,他
可以陈述这个对象,因而,他的出现不必有一个实在的对象;由于名称命名的是表
象的对象,因而表象的对象可以存在,也可以不存在,甚至虚构。
    胡塞尔认为,意义是客观的,因为意义有同一性,表现为:交互主观性、可交
际性、可重复性、可共有性、语境独立性。并且意义还是变化的。
    胡认为,意义的不确定性不是意义的特征,而是主观活动的特征。胡塞尔的意
义论既不同于逻辑实证主义,也不同于柏拉图主义。他主张回到具体的交际环境,
从交际过程来看表达式的意义,从而揭示出意义的抽象、同一、具体、变化的特性

    后期的胡塞尔从纯意义的分析转向边缘域的分析。表达式通过它的意义而指向
它的对象,不同的意义的表达式可指称同一个对象,这表明为表达的意义所描述的
仅仅是对象限定的方面或性质。在单个概念的意义相对应得对象范围内,意义本身
必然允许一个可实现的范围,因而,活动和表达的意义本身也有进一步确定的可能

    边缘与的分析是胡塞尔从逻辑的角度分析意义转向从语境来分析。


    下一次讲一个很有趣的理论,摩尔的常识哲学。他与罗素、维特根斯坦一起被
称为分析哲学的“真正创始人”。常识真深奥呀。 ^_^

--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26.50]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2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