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我的《中庸》评注——(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08日22:18:01 星期六), 站内信件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
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
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道不可离,
人自不察,是以有过不及之弊。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
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
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中庸大多数都是孔子所说的东西。上面是朱熹集注中的右第一到八章。
其实这些章意义不是很大,很多都是空话。第一章讲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区别
在于能不能按照中庸行事。反正迷信儒家的人就是君子,否则就不是。儒家
霸道的一面在这里又体现出来了。不过好在“君子”虽然是汉语里得褒义词,
不过用来形容的人没有几个是让人佩服的人。还不如三八红旗手,学雷锋标
兵这样的称号好听。一门霸道的哲学怎么可能有发展进步呢?
后面三章讲的是中庸之道没有被做到,儒家认识到了中庸现实是困难的,却
没认识到这是不可能的。他们忙着发明着练金术,永动机;却不愿承认这些
是空想。因为承认了他们精心建造起来的以道德为基础的大厦就完全倒塌了。
他们最后只好考欺骗,自欺欺人,掩耳盗铃的来到处讲学。而统治者正是利
用儒家学说的虚伪性来掩饰自己的虚伪,达到愚民统治的目的。
他提到“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拒绝落后的同时,反对人的冒尖。所
有的人都是庸人,于是他的中庸之道就达到了!多可怕的哲学!这样的社会
怎么可能进步呢?有能力的人被一贬再贬,直到成为庸人。而中庸之道正是
为了维护着一个稳定的没有发展的社会制度。他反对暴君统治,但更反对人
民获得民主。所有的统治者都喜欢稳定,于是自然会选择充满欺骗和虚伪的
儒学作为统治的工具。
孔子说:“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可中庸的人喜怒哀乐不发,能知
鲜又有什么用呢?孔子本人也不能做到格物,也知道要鲜其味!他叫别人要
知道“天下鲜”。天下的东西都有可口的一面,而且要学会鉴别这样的方面。
可是中庸的人怎么可能对“鲜”又反映呢?
第五章讲的是舜的故事,我前面说过了。这不过说的是一个人的民主。这当
然在当时是很进步的思想。如果儒家怎的能做到自己所说的“新民”,这样
的思想应该是民主的启蒙了。可儒家从来只知道尧舜之道,沉醉于过去的偶
像中,这样没有发展的哲学怎能不落后呢?靠一个人来实行民主是不可能的,
而在这个时代雅典文明却有了人类历史上民主的雏形。儒家思想其实在那个
时代落后于世界文明了。而且儒家这样对偶像崇拜的思想余毒还很严重,看
看网络上关于怀念朱总理的文章,人们又制造出了一个新的舜。不知道什么
时候我们的社会我们的人民才能成熟,不去怀念那些过去的土玩木偶,而是
看着将来。
第六章同样说的是中庸很难实现。而且还吓唬人说不行中庸之道就是往陷阱
里跳。呵呵,儒家就是这样喜欢吓人骗人。他的根基是唯心的,未加考证的
东西。所谓的理论逻辑不过是为了让人心伏法的理论编造出来的而已,没有
任何必然的逻辑联系在里面。
第七章夸了一下他的学生颜回
第八章同样是说中庸难以实现。即使舍弃国家爵位生命都未必能实现。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76]
※ 修改:·catdog 於 03月22日16:14:50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7.7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