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我的《中庸》评注——(8)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5日21:20:56 星期六), 站内信件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
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顺乎亲有道:反诸身不诚,不顺乎
亲矣;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
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
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
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果能此道矣,
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这不是儒家的专利,不作探讨了。
后面一段讲的是治民<——获上<——信友<——顺亲<——诚<——明善。连起来
看这本是一套很积极的理论,可实际的执行确是把它完全割裂开,没有了名善,
没有了诚。治民必先获乎上,于是对上级为命是从,拍马屁,好好先生,甚至行
贿受贿。众多的不良风气正是为了儒家的这句话。著名的贪官张二江就写过一本
《下级学》。当然没有儒家的观点,或许也会有这样的做法,但是儒家鼓吹这种
做法本身就说明他理论的腐朽。至于把信友顺亲也联系进来,也是为腐败找到了
借口。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本性真诚是天生的,达到真诚是通过努力
的。儒家强调了修行的重要性,让任何人都有机会“诚”。博学之,审问之,慎
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能做到这些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强调后前学习的重要
性让儒家的学问可以推广和被人接受。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76]
※ 修改:·catdog 於 03月22日18:02:1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7.7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54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