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我的《中庸》评注——(1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3月19日20:11:28 星期三), 站内信件

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今夫地.
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今夫
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
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鲛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曰.惟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
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
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
敦厚以崇礼.
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
这一章的大多数内容与前面是重复的,大多讲的是天道或者人道。先说的
是天地因为中庸之道可以……嗬嗬,开个玩笑。总之,这里就是在向人传
输中庸之道是万能的。不论天地万物还是文王君子都遵循着中庸之道。这
里虽然说了很多,不过内容很空。用的都是不容置疑的肯定语气,直接就
野蛮的得出中庸之道的万能。
而最后一段关于明哲保身的观点的毒害众所周知了。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越在国家危难的时候,越需要敢于忠言进谏的人。都象儒家多在自己的龟
壳里国家不亡才怪呢。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76]
※ 修改:·catdog 於 03月22日18:05:05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37.7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1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