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算术基础》概述(1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09月15日09:32:11 星期一), 站内信件

为什么对于不同的人,想象的数“2”的意义都相同呢?为什么他们关
于数“2”的概念既不是主观相关的,也不与客观的空间时间性有关呢?
为了解释每个人的数的概念都相同,必须引入“相等”这一概念。

我们会感到奇怪,相等这个概念已经确立了,为什么要给出一个专门
关于数的相等概念呢?
作者的回答很奇特,我用我的理解表述一下,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明白。
“因为数的概念本身不清楚(必须借助相等的定义来解释确定)因此我
们需要给出另外的判断内容来判断相等。”

作者的意思大概是这样,我们判断张三和李四是不是一个人用的两个假
名呢?由于“张三”和“李四”的意义不清,我们可以这样判断,研究
两个名字对应人的出生地,父母妻儿朋友饮食起居习惯等等。根据众多
调查我们认为如果这些都相同,这两个名字就是一个人。

作者关于数的相等的定义就是这样的:

适合F这个概念的数是“与F这个概念等数”这个概念的外延。(注意这里
的外延的概念,跟我上面举的那个例子每遇任何关系)

作者对这一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解释,由于关系概念属于纯逻辑的(作者
有一段关于这句话的论证),因此上面关于数相等的概念可解释为一种
关系概念。

F这个概念与G这个概念等数

实际上说的是:

存在关系a,它使得处于F这个概念下的对象与出于G这个概念下的对象
一一对应。(数相等的本质就是一一对应)

--
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50.103]
※ 修改:·catdog 於 09月15日10:28:31 修改本文·[FROM: 202.118.250.103]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7.08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