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atdog (评论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当代政治哲学基本概念(2.2.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4年04月26日20:40:36 星期一), 站内信件
福祉的定义(续)
————
有理据的偏好:功利主义的目标是满足那些基于充分信息和正确判断的
偏好,排除那些错误的非理性的偏好。
————
反驳
1,我们如何知道,人们对情况了解并尊从理性时他们会有怎样的偏好?
2,就算我们知道那些偏好是合乎理性,但由于类型不同,把他们纳入
统一尺度来衡量好坏很困难。
3,放弃前面提到的“经验要求”只提偏好会遇到困难。例如:一个人
的配偶有外遇,他的生活会变糟,即便他并不知情。涉及他人时我们认
为不知情就不会被伤害,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却不认同这一点。
4,人们希望自己死后遗体受到保存,有好的名誉,等等。死者的偏好
是否该纳入到计算中?
————
由于无法考察每一个个体的得失,似乎功利主义无法实现。但这样的结
论过于武断。
————
功利主义者的反驳:
政府用不着检查每一个个体的具体偏好,自需要创造对各种具体偏好相
宜的条件。通过间接手段,功利主义不直接使人的偏好满足最大化,而
是通过最大限度的增加有益品从而使人的偏好满足最大化。
————
功利主义与享乐主义由传统的渊源,而且一旦抛弃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就
失去了吸引力。对于测量人类福利来说,功利主义即使没有优势,不过
也不处于劣势。因此反驳功利主义只能反驳功利主义的第二部分:无论
如何定义效用,我们应该使效用最大化。
--
我亦欲正人心 息邪说 距跛行 放淫词 以承三圣者
岂好辩哉 予不得已也
——
信言不美 美言不信 善者不辩 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 博者不知
圣人不积 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40.1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5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