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wildwolf (破衣裳||■漂来,桐子),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3)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8日19:31:02 星期一), 站内信件

发信人: windless (白虹贯日),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3)(转载)
发信站: 北大未名站 (2001年06月09日00:06:37 星期六),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 原文由 windless 所发表 】

                     科学与人文的统一(3)
                作者:windless(windless.home.chinaren.com)

2.科学人文化的本质
    科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冰冷、呆板、不近人情,相反,科学作为人类的高级思
维活动,足以体现意识的丰富多彩和世界的无限魅力。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科学
的人文本质。
    科学的主体——人——贯穿科学研究的始终,以主人翁的姿态左右着科学的命运。
人作为科学的“第一推动力”,“自然的立法者”,人对于外界的物质资料需要、对于
自身利益的关切,直接导致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科学精神本质上就是人文精神,比如尊
重事实,尊崇理性,比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科学的客体——客观世界,包括自然和社会,同样有着人的影子。即使是再纯粹的
自然,也无一例外打上人的烙印,即所谓“人化自然”(马克思)。自然依赖于我们的
认识而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人的认识广度和深度限制科学的研究方向和进展情况。比
如中世纪的宗教神学严重阻碍了科学发展,中国古代的士大夫认定科学只是“奇技淫巧
”,致使近代中国科学的落后。自然和社会规律表现出的简单、和谐、统一、守恒、对
称,在科学家看来是美学的极致,在艺术家看来是美学的起源。无疑,客观世界同样是
人文的
    联系科学的主客体的是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这就需要科学的方法论。而方法论正
是人文学科为科学提供的思想利器。从朴素自发的物质观到机械形而上学,从实证主义
到辨证唯物主义,这可不仅仅是哲学家的功劳,更是科学的发展使然。上帝无法解释人
的起源、天体运行、世界的本原,于是有了唯物论;形而上学无法解释量子力学,光的
波粒二象性,混沌与非线性,辨证法获得胜利。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才对自身的属性
、观念、意义有更深刻的认识。
    由此可知,人在科学中无处不在,科学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人性的胜利,对自然,对
人自身的胜利。在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科学已经把更多的目光放在对于生命特别是人
的研究上,深入到意识与思维的研究,比如心理学、神经学、认知学等。随着科学的进
一步发展,科学最终必然步入人文的殿堂。
  

--
  
             剑胆琴心,以观沧海 
                 是非成败,付诸一笑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s.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