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ertfool (海螺=闭关修炼中=慎戒废忘~~),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Re: 中国没有出过诺贝尔,与我们学习马克思有关?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Sep 25 02:05:10 2004), 转信

hoho~~~

以下有几点:

1。如果无法严格区分“灌输”和“普及”,那么您的理想方案不过是一慰藉。

正如您所说,“由于人民无法改变这种情况,只好从中选择好的东西”。
将引出下面的问题:
这是怎样的情况?为什么人民无法改变这种情况?谁在选择?
----是别人(国家?政府?政权?)挑选一种哲学,人民无力反抗,被迫接受!
是这样一种事实。

如果说,原来无知无意识的我们,默默承受这种煎熬还能理解;
那么,现在清醒的我们,知道除此种思想外还有另一番景象,还有思想的海阔天地后,
为什么还要一昧自虐式的接受一种思想呢?

注意哦,这里我强调的是人民本来不需要“主导思想”。为什么一定要做这种填空题,为什么还要让别人替我们填答案并且印刷成铅字呢?

“把空白留出来,让人民选择做不做题,让大众决定题目的答案”,
这才是业已清醒的我们要呐喊要给仍在承受“哲学普及”的人民大众传达的信息。

国家政权组织倡导的无论是某种宗教,某种主义,某种信念,凡是带威迫性质的对人民思想的“强制统一”都不是我辈乐意接受的,都是我应该坚决摒弃的。

您谈到“我赞成普及 这个普及是指把马哲作为推荐思想介绍给人民”。

而“普及”是不带威迫的,是自愿的。
像宗教教义在中国,这是普及。
至于马哲,那么国家是如何“普及”的呢?
那么我们中学至今的政治考试,考研考博的理论课程这又是什么呢?这都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马哲的“普及”在现今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

2。中西方各种哲学流派,马哲也好,基督佛教伊斯兰教义也罢,均自有优劣之处。
它们优劣之处,每个人的学习理解体会不同。所以我强调个人思想的独立性!要自己主动去取,而不是被动接受!这个是最重要的!

一旦某种思想通过政权的形式推广表现,它将变得很危险,将剥夺个人“主动索取”的权利。
政权为保护其自身利益决定她将不同程度的利用和歪曲原有文本,对优点夸大,对缺点避而不谈。如中世纪基督教国家的神学家(领导者)仅仅关注上帝,以及上帝与现象的统一;中国马哲长久以来对“人学”“人的价值”视而不见等。

这样无疑引出问题:
政权表述的文本多大程度上是原来的思想文本呢?现今中国表述的马哲与30年前中国的马哲,与100多年前马克思恩格斯的马哲是一回事么?显然有出入!

这种出入如何造成的?
----再强调一次,“国家政权组织下的哲学思想表述是扭曲的,这种扭曲是无法避免的!”

您愿意我们人民大众接受某种扭曲理论么?

*****

3。另外,
您具体谈到“其实如果认为普及马哲教育 并将其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导思想不合适的话 
那么办法就是要给出一个更合适的方案 如果不是这样 及时给出现有方案的不足也无法推翻现有方案 而是说明要改良而不是革命。”

问题在于,
我们作为“群体的一分子”,面对政治压迫集体压力,似乎无力无勇气抗拒作为群体的主体思想,但,作为“清醒的个体”我们中的每一个能选择自己的哲学之路。

最关键的问题并不是“为国家政权选择一种主导思想(戕害我们自己)”,
而是从最根本处“把我们从现有的主导思想框架中拔离出来”!

您说的“改良”是用一个更好的方案替代旧有的。
但,对已陷入泥潭的人们,最好的救人方案是把他脱上来,而不是将他转移到“另一泥潭”。

我们不需要“改良”,我们需要“革命”。
我们的“革命”并不是政治上推翻颠覆造就无政府主义,
而是思想上的,对原有框架的否定。这道理对宗教国家也一样适用。

对被灌输(普及)思想的人们,最好的方案是让他们重新站立到原理论框架外的地方,再审视这个世界。

具体关于马哲,如“物质第一性”是其唯物论基础,
但被灌输后是否能想想“到底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
马哲定义“物质是一种客观存在(实在)”,这个定义有没有问题?什么是存在(实在)?

只有能跳出来才是救了人了。

如果跳出来后再选择,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实际上,无论最后选择的是哪一种哲学流派或是自创我都是毫无异议的。

令人担心的是,许多人经过所谓“普及”后再也拔不出来了~~

*****

4。再有,假设理论没有被歪曲,或者相当接近原先的文本了。这很好。假设马哲是理想的原文本。

即使如此,仍应该尊重和保留人们对哲学的选择权。
进一步,应尊重所谓“不懂哲学的人”学习哲学的选择权。

再次强调,我们实在无须特意选择一种思想去给人民大众推广(即使其间排除了思想文本和政治的因素)。

为何不能保留“没有统一信仰”的真空呢?

您担心“对于大部分并不需要在哲学素养上有很高造诣,希望有个比较理性和清晰的世界观的人们”,担心他们“一开始就坠入多种思想的迷雾”,希望能给予“在哲学素养的起步阶段有一个明确的切入点”。

您的心愿是好的:给予人们一种“较基本”哲学看法 ,大家不至于迷茫。

这里不重复谈“谁给予”“给予的哲学看法是否对错”等等事情;
只是看看这个,
难道“没有信仰”“迷茫”“坠入思想的迷雾”这些都是要避免的么?
刚好相反,我们需要“迷茫”需要“疑惑”需要“思索”,有了这些才有思想的进步和发展。

举个实例。像买衣服。
自己意识到没衣服了,要去买衣服。
试试这件试试那件,好,最后选定了一件(或者自己做了一件,或者裸体)。

而不是,
别人(国家,政权,教会组织等)认为你没衣服穿了,觉得我这一件“比较好”,让你穿吧。

所以,小时候意识不足被迫穿了一件“别人的衣服”。现在意识到了,就再也不穿别人的东西了,要寻找自己的东西。同时,要把这种声音传开去“选择你自己的衣服吧!”

*****

以上这些,是我反对“灌输”“普及”某种思想(马哲也罢,宗教教义也罢)的原因。
 
*****

5。我的题外话。

“老兄”“您”和“hoho~~”等等都一直是我的“书面口头禅”,是希望气氛不至于尴尬。

其中,确实没有特别表示尊重的意思,同时更没有表示不尊重的意思。

因为是习惯,也不打算改了,请见谅。

这里特意澄清。hoho~~~







【 在 sptnk (思.Nian) 的大作中提到: 】
:  我觉得你没有太懂我的意思
:  你理解我的意思是国家普及马哲 对于人民而言是不理想的方案
:  但是由于人民无法改变这种情况 只好从中选择好的东西
: ...................

--
“蓝天永远在白云之上!”,---- 寻常的巴萨球迷。
“诸君谬矣。‘白云本无物,何样惹蓝天?’hoho~~”---- Hoho教教主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8.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