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iloso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robertfool (海螺==修炼数学==慎戒废忘~~潜龙勿用), 信区: Philosophy
标  题: [试发稿]——Robertfool版道德经第6章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Sat May 13 17:20:28 2006), 转信


荒废玩耍了一段长的时间,要改变了,希望能过上一种新的生活;
当然对哲思的坚持仍不敢忘,这周末争取写完6-10章吧,即告一段落了。hoho~~~~

**

6(Begin)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

<释文>

道有两特征:“虚怀若谷”[1],“变幻莫测”[2]。此两特征从未曾消失,是万物的孕育机构(万物的母体)的两个基本构造因素。

万物母体自然是深远黝然不可名状的[3];而母体的门户,即是天地万物最本源的出处了。

道的上述两种精神微细而不断绝,存在而不可见,隽永流长用之不竭。

**

<释文注说>

[1] 虚怀若谷:指道“中虚”的特性;
[2] 变幻莫测:指如神鬼般难料,这里原著者用“神”字作比喻。
[3] 说的是“玄牝”。

**

<原文注说>

(1) 谷神:采纳司马光朱谦之等人的说法,指“谷”“神”二事。
(2) 玄:继续运用第一章的释义,解“玄”为深远黝然而不可知的事物,这里名词做形容词用。
(3) 绵绵若存:甲本作“绵绵兮若存”,乙本作“绵绵兮其若存”;乙本“某某兮其若某某”的句式属原著者的常用句式(如原书第15章),但此处是否沿用仍属不可考。思酌后,仍保留王本的短句。
(4) 勤:尽。


**

<阐释乱说>

原著者行文喜比喻手法,此章用“谷”“神”比喻道的两种特点“中虚”与“不可测”,用“牝”(雌性动物生殖器官)比喻万物之母,用“根”(雄性动物生殖器官)比喻万物之源
。各种比喻用的形象通俗甚至不避粗鄙。

另外,不局限于《老》的发散联系让我多了许多疑问:
本章讲道拥有“谷神”两特性;那么有“谷神”特性的事物是否能称作道呢?
原著者至今仍未为“道”做一个确切的定义(definition),“道”是否只能描述(narrative)而不可定义的呢?
进一步,“定义”究竟是什么?
当代的目光看,“定义”不是静态的,而应该是一种可变的模式。但,“定义”具体是以何种形式发生效力(或起作用)的呢?

这些问题均值得深究。


6(end)


--
“蓝天永远在白云之上!”,---- 寻常的巴萨球迷。
“诸君谬矣。‘白云本无物,何样惹蓝天?’hoho~~”---- Hoho教教主


※ 修改:·robertfool 于 May 13 19:10:57 修改本文·[FROM: 219.217.226.18]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8.4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94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