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数码冲印 VS 传统放大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Wed Nov 21 09:29:45 2001) , 转信


数码冲印 VS 传统放大 

最近讨论这个话题的朋友很多,怎么说的都有,我想结合自己的经验心得,丢出几块砖头
来试探试探,请同好们指正 

(一)基础篇 
传统放大不用说了,光信号通过镜头在相纸上成像,再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最终的照
片,最终影象的质量取决于a)底片质量b)放大镜头质量c)暗房技艺d)显定影药水质量和温
度控制等几个大的方面,优缺点都是显而易见的,不多说; 
数码冲印有好几种器材,有柯达LED,有富士FRINTER等等,基本原理却都差不多:首先将
底片通过扫描形成可印刷的电子文档(RGB或者CMYK),再将电子文档的电信号转换成三色
光信号在特殊相纸(如柯达数码相纸)或传统相纸(如富士晶彩相纸)上曝光,通过传统
显定影工序形成照片。 
表面上看,数码冲印将光信息转成电信息再转成光信息有点多此一举,但考虑到对电子文
档进行编辑的容易性、精确性,这种转换还是值得的,特别是相对于传统反转片直放R3或
CIBA工艺的昂贵,以及商业用图的大量后期制作,这种转换的便利就特别明显了。 
正因为数码冲印必须有将原图片光信息转成电信息一道工序,所以决定数码冲印质量的因
素除了传统放大中的d)显定影药水质量和温度控制之外,更为重要的是a)扫描质量b)光电
信号转换技术等两个方面,当然也包括c)用于调整的软件;对于b,各家有各家的技术秘
密,我们普通用户只能从最终结果上看,对于c,基本上各家都采用photoshop这一流行软
件,或者使用自产的photoshop like软件对图象进行处理。至于d,至少在彩色放大工序中
,这是有严格的工业标准控制的,在这一道环节上数码与传统相差不大。 
那么,决定因素只剩下一个:扫描质量 VS 放大镜头质量。 
众所周知,经过扫描的图象并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原底片上所有的信息,这是现有数码技
术发展的水平所局限,除非用于扫描的光敏元件真的做到了分子级;但是,在人的视觉可
以接受的范围内,扫描已经做得不错了。虽然还有种种不可避免的硬伤,如高光细节损失
、如暗位细节不可区分、低照度下噪声严重等等,却不影响数码冲印在大量民用和部分商
用范围内替代传统放大。 

(二)实践篇 
我在的城市虽然不大,但业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却很强,这里居然有一家柯达的LED II
和一家富士的FRINTER 350(准确地说是370的扫描头搭350的冲印机),在比较长的一段时
间内,我用同样的反转、负片、黑白底片对这两种数码冲印进行过连续的比较测试,呵呵
,那老板们快被我折腾疯了。结果还是满有意思的。 
1)柯达LED II 
柯达LED II实际上只是一台冲印设备,它全名叫LED II printer,只负责将电--光转换和
显定部分,最大放大尺寸30英寸x20英寸;扫描部分需要另加扫描设备,柯达的最高配置是
柯达4050扫描仪,光学分辨率6XXX,可扫4x5以下片幅底片,当时的价格约24万,我这里这
家配的就是这种扫描仪,柯达还有另外一种比较低的扫描仪3570,价格便宜一半,我记得
易拍就是配这种扫描仪;调整部分柯达建议使用MAC G4,这是图象处理的标准套路,也没
什么可说的。 
应该说,柯达的扫描软件和控制做得相当好,4050自带的扫描软件校正后扫出来的图象基
本不用怎么调整,与原片在灯箱上看的差不多,而LED的输出控制更为严格,每次开机前L
ED先吐出一条测试条,经过独立的密度校正仪校正通过后才能启动工作,否则就要重做测
试条,这基本上可以保证每次做的片子没有出入。 
我在LED上做过的135和120底片都有,一般情况下,一个10M大小的文件就可以做出20英寸
的片子,文件大小与扫描精度有关而与底片无关,虽然在PS里的输出精度都设定为250dpi
,效果还是比较让人满意,同样尺寸的底片同样的扫描精度同等尺寸放大,可以很明显地
看出不同镜头的效果,但从扫描到输出的速度比较慢,扫描后不经过调整立即输出都需要
近10分钟时间,大概是因为扫描需要手工。另一个明显的缺点是图象暗位的色彩发瘀,即
便是我在其他顶级滚筒扫描仪上扫出来的电子文档在LED上输出也是这样,估计是LED电光
转换技术所至。 
2)富士350/370 
富士350/370也分为扫描和冲扩两部分,扫描部分是所谓的“激光扫描”(我一直不明白这
“激光扫描”是什么意思),自动化程度高,扫描后的图象调整与传统彩扩机几乎一样,
非特别必要不在PS中做调整,出片速度快,从扫描到最后出片只需要5分钟左右;最大放大
尺寸15英寸,最大可扫描底片6x9。我这里这家富士FRINTER基本上是将这台机器当彩扩机
用,操作速度出片速度都比传统彩扩快。 
富士350/370的扫描监视器是外挂的SONY显示器,局部微调不能在350/370上实现,必须有
另外的PC或者MAC执行,这和LED一样;不同片幅的底片扫描得到的文件大小只有几种规格
可选(不知道是不是店家懒惰),灵活性不如柯达LED,最终出片效果和大家用过的一样:
锐度高,放成15寸大片颗粒明显,其他高光部分损失暗位细节不够等数码硬伤比柯达LED稍
好,但也强不到哪去。 
3)135彩负比较 
扫描速度差不多,同等尺寸下富士片锐度高,颗粒明显,色彩饱和;柯达片比较接近传统
放大,层次过渡比较柔和,色彩适中。 
4)135黑白比较 
扫描速度差不多,富士片因为锐度高反差大而显得比较硬,柯达片过渡柔和,有层次;都
没有传统黑白的颗粒感。 
5)135反转比较 
扫描速度如上,富士片上看不出是反转,与彩负出的片子几乎相同,柯达片一贯柔和,经
过PS调整也可以有相当夸张的色彩 
6)120彩负比较 
同样放大成15寸,富士扫描快,形成的文件小,约7-9M,柯达扫描慢,形成文件大,需要
PS调整压缩,最终约12M,出片效果柯达更接近传统放大,富士机更多颗粒,120大底的优
势被抹去了一条 
7)120黑白比较 
富士反差大,成像硬,与135放大到同样尺寸相差不大,柯达片则明显看出120底和135底的
区别,考虑到柯达LED还可以加大扫描精度加大放大尺寸,富士350/370没有优势 
8)120反转比较 
扫描速度一样是富士快柯达慢,但如前所说,富士片看不出是反转,柯达片更显反转特点
和优势。 

(三)总结篇 
两种器材各有利弊,共同的缺点和共同优点都很明显,我个人认为是玩家需要在充分了解
后按需取材。现在,我如果要做120的片子,不论是彩负、黑白还是反转,我都会用LED,
甚至135的反转片需要放大到大尺寸,一样用LED,如果是135彩负或者135黑白,我会用富
士350/370来得到高反差的图象,毕竟那样看上去比较讨人喜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富士3
50/370的INDEX功能,它可以将整卷扫描后将图象出成一张INDEX作查询和考虑放大用。需
要高质量图片的时候,我会去用柯达的4050扫描仪。 
如果是自己用PS做的特效图象需要输出,那么15寸以下任意一家都可以,15寸以上只能找
LED了。 

以上这些,希望对大家有用。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http://bbs.hit.edu.cn [FROM: 202.118.229.147]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89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