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dd (平上),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徕卡相机未来展望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6月19日08:10:06 星期二), 站内信件
徕卡专家谈徕卡
--徕卡相机未来展望
在2000年德国科隆国际影像博览会期间,徕卡公司招集了他的用户、徕卡相机的发
烧友及代理商一同座谈,产、供、求三方就徕卡相机的诸多问题展开对话。虽然,这次
座谈距现在的时间早了些,但其内容还是能让我们了解一些难以获得的信息。
徕卡专家谈徕卡——徕卡相机未来展望
问:会有电子式的M型相机吗?
答:我们正在研制此型相机,我们也体会到市场上对这种相机的需求,徕卡是一家
小公司,我们必须非常注意我们的收益均衡。如果我们在它正式完成前就提前宣称它已
经准备好了,我们的库存品可能有卖不出去的可能。
问:R系列相机的发展情况如何呢?
答:最近我们是将注意力放在M系列相机以及一些便携式相机和望远镜上,但是我们
会向您保证,R系列不会停止发展,下一年将会有新的产品。两年前我们推出了35-70m
m F/2.8R镜头,但是这款镜头尚未进入生产线,当这款镜头的设计和生产都完备的时候
,我们才会推出。R相机系列是徕卡收入上很重要的一环,不过如果我们有太多的计划同
时进行,就会像车子同时进入高速公路一样,会造成堵塞的。
问:有这么多的新产品,是否表示徕卡会增加生产能力?
答:不会的,整体来说是不会的。我们推出了新的28mm F2.0的M镜头,这款镜头将
在2001年2月开始发售,在PhOtOkInA所看到的样品是成品,它将很快投产。我们没有生
产能力不支持的问题,但是我们在一些镜头的供应上有些慢。事实上,柯西那和柯尼卡
的产品在某种程度上还帮了我们,我们的35mm F2.0镜头有很多订单,它是一款供不应
求的镜头。
问:徕卡0系列相机的市场需求重点是什么?
答:先让我解释一下其中的缘由:我们刚开始接到日本人的订单,他们要求我们重
新制造UR徕卡(作者按:奥斯卡·巴纳克所制造的第一台135相机),但是对我们来说,
UR徕卡是“圣洁的东西”,这在我们内部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我们的结论就是,如果
在日本有相对的市场,我们就可以着手进行制造这种相机。在将这台有悠久历史的相机
拿出来重新审视后,我们发现必须改进很多方面才能使这部相机有实用价值,譬如说,
奥斯卡·巴纳克总是先在暗房中将胶卷装进相机,这台相机并不能使用我们所常用的胶
片,很显然这是很不方便的。后来,我们打算制造徕卡I,但又发现徕卡I在市场上已有
很多人在使用和交易,所以最后我们决定制造徕卡0系列。徕卡公司将UR相机从博物馆中
拿出来后,仔细研究并在设计上做了少量修改,推出了这部0系列相机。用这部相机来拍
照是很有趣的,它不仅会吸引收藏者的注意,也应该能引起一般使用者的兴趣。徕卡首
席执行官heRR COhn有这样的说法:用这部相机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你必须全神贯注
在你的双手上。
问:徕卡会有自动对焦的R系列相机吗?
答:不太可能。您若了解徕卡的历史,您就会知道70年代徕卡在自动对焦的发展上
处于领先的地位。在两年前,我们曾在这方面进行努力的研究,看是不是能将自动对焦
的功能应用在R系列相机上,而且我们感觉到这对我们和我们的顾客群来说是相当重要的
。如果不改变镜头的接环,自动对焦系统将会非常昂贵,我们可以改变接环,这会比较
便宜,可是能有多少顾客会对这种改变满意呢?答案是:很少的。我们了解到有很多的
徕卡使用者已经在R系列相机上进行了很多投资,因此新的自动对焦R系列相机只会吸引
很少的顾客,于是这又回到我们的财务问题上,我们究竟能不能从自动对焦的R系列相机
上得到收益呢?这是不太可能的。
看看康泰时新的自动对焦相机,应该说康泰时是我们最接近的竞争者。康泰时大约
每个月能卖3000台相机,而它仅有4款镜头,另有两款将会随后推出,这实在不能称为一
个系统。与其他厂家比较,在AF技术上我们与他们有20年的差距,而我们却要在两三年
中跟上,这样与之竞争是不太可能的。
我们也进行了焦点确认或辅助对焦系统的探索,但是困难之处在于安装对比测量的
电路,这个装置需要装在机身内,可是现有徕卡的机身并不容易让我们完成如此的设计
。在镜身中设计对焦马达并不算难事,它只占全部工程的10%,另外90%就是焦点确认
或是自动对焦。
问:R系列相机机身似乎越来越大,你们打算推出小一点的机身吗?你们是否会制造出不
同接环的镜头以供其他厂家的机身使用?
答:我们已经从R8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但我们仍需要等到R8的销售能够让我们将开
发的成本收回,不然短期内是不可能会有新的R系列机身推出的。将来是会产生新的机身
样式的。是的,我们考虑过为其他厂家生产镜头,譬如尼康、佳能,但是他们仍不太愿
意。
我本人是使用R8的,它又重又大,但我觉得它是我用过的机身中最符合人体工程学
的。
问:你们是否计划制造新的APO1.4倍增距镜以配合旧的R系列镜头?
答:我以一个光学设计者的身份来说,这是绝对做得到的,但是身为一个产品经理
,这是很不容易卖的东西。销售量永远都不会多,多数消费者喜欢买2倍的增距镜,很多
人认为2倍的增距镜比较划得来,但是他们不知道用1.4倍增距镜有很多优点,可是这种
增距镜却不能为我们带来足够的利润。
问:我有一个关于市场行销的问题,在我最近买完我所需要的徕卡器材后,与其他
公司相比,我觉得徕卡似乎没有进一步加强促销,推荐自己的产品给这些既有的顾客?
答:以往,徕卡因为财务的窘困,必须先把注意力放在产品方面,近来徕卡的状况
已经比较稳定了,所以我们可以多注意一些我们该要加强的地方,例如徕卡展示、徕卡
学院,甚至用英文来教学。
问:我们会看到徕卡螺口相机再度出现吗?
答:目前我们没有计划推出这样的产品。我们是制造了徕卡0系列相机,我们也知道
日本对于螺口相机的喜好,徕卡正重新审视这种趋势,这要看市场对徕卡0系列相机的接
受程度而定。
问:为什么徕卡M6 ttL 0.58没有24mm的框线?
答:在制造这款M6时,我们当然考虑过这是否可行,但是当我们将镜头装上遮光罩
拧到机身上后,发现有超过四分之一的影像被挡住,因此我们认为,这不是实用的构想
。另外在实际技术方面也有一些问题,用来标明框线的是一片很薄的屏蔽薄片,因为它
很小,所以要将24mm的框线也包含进去有些困难。
问:关于徕卡要做中型相机的传闻是怎么回事?
答:这完全是一个误传,这都是记者误会了首席执行官heRR COhn所说的一些话。
(原载《徕卡报道》)
--
┏━━━━━━━━━━━━━━━━━━━━━━━━━━━━━━━━━┓
┃ 二 ┌─┐ 乡 喜 炒 亲 菜 人 买 到 简 为 ┃
┃ ○ │平│ ┋ 菜 欢 几 自 , 喜 点 菜 单 幸 ┃
┃ ○ │上│ ┋ 。 的 个 下 然 欢 儿 市 亲 ¨ 福 我 ┃
┃ 一 └─┘ ┋ 家 最 厨 后 的 家 场 自 很 认 ┃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0.122]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22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