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尼康F100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6日15:07:03 星期天), 转信

0,一部设计更轻巧,秉承诸多F5特色之处并提供众多新特色的专业单反相机。
  尼康F100采用了与尼康F5性能表现相同的Multi-CAM1300自动对焦感应器模块。它
还包括了由约1300个CCD元素组成的5区域AF感应器,创造了一个宽大的十字形区域,覆
盖水平方向16mm、垂直方向7.1mm。机身备有相邻的十字型感应器——中央、左、右,它
最适宜配合全系列AF尼克尔镜头使用而不受其最大光圈的限制。每一个十字型感应器包
括宽和窄的CCD线形感应器。窄型感应器用于平常的对焦探测,而宽型感应器用于低光下
的对焦探测。即使在低光的情况下,此双对焦系统亦能极大地提高对焦的速度和精度。
   
  尼康的AF系统在探测到焦点的同时驱动镜头。因为镜头的对焦是持续调整的,甚至
在镜头驱动过程中,所以最终的对焦和镜头运动数据相一致。同F5一样,F100依照检测
到的方向和镜头驱动的数值来驱动镜头。这样能取得极为精确的对焦。这也意味着相机
能追踪以不同速度作不规则运动的和静止的主体,并确保每一画面都能得到清晰的对焦
。    
  尼康F100的AF系统能对高速运动的主体进行对焦。例如,使用300mm的AF-S镜头时
,相机能在近至8米处对以每小时50公里的速度运动的主体对焦,而不受限于AF区域模式
。它能保证对几乎所有种类的室内外高速运动的物体进行特定拍摄。而且,追踪对焦功
能亦可在配合使用多功能纵式电池手柄MB-15时高达每秒5幅的卷片速度下使用(不使用
多功能纵式电池手柄MB-15时为4.5幅/秒)。与其它系统不同,F100不断地修改AF和A
E数据,所以每一次拍摄都能得到清晰和准确的曝光。当主体开始移动时,追踪对焦系统
会自动启动,不受限于自动对焦、AF区域和卷片模式的选择。    
  在追踪对焦操作时,哪怕有物体暂时挡住了观景器中的主体,Lock-On TM自动对焦
亦会继续追踪主体以确保以后的照片保持清晰的对焦。此功能使F100成为包括高速赛车
在内的各项体育运动和自然摄影的理想器材。  
  F100备有两种自动对焦模式:带对焦优先的单次伺服AF(AF-S)和快门释放优先的
连续伺服AF(AF-C)。在AF-S模式下直到焦点探测系统确定对焦准确后快门才可释放
。在AF-C模式下只要您按下快门释放钮,快门就会释放。
  尼康F100还具有动态AF模式,当配合连续伺服AF模式时,用户可选择适合构图的优
先区域,然后简单地通过所选的对焦区瞄准主体对焦,自动对焦反应快而准。如果主体
移出所选的对焦区,动态AF会立即改变焦点到五个对焦区域中的另外一个。如配合单次
伺服AF模式,相机会自动选择最近主体所在的对焦区域,以使你能专心于调整快门速度
,更适合抓拍。  
  除动态AF模式操作外,F100还提供单区AF模式。它在一个画面上提供给摄影师五个
重要的位置来操作。所选的对焦区域将在取景器中顶部的LCD上显示并作特别强调(红色
)。
  F100的手动对焦是全机械的,所以操作顺滑而精确。此功能不会消耗机身的电池。
尼柯尔全系列AF镜头均有作为手动操作的设计。另外,当使用最大光圈不小于F5.6的镜
头时,F100的多功能电子式范围取景器可简化手动对焦。    
  作为多重模式测光的先锋,尼康设计的矩阵测光系统不仅读取画面的亮度,而且读
取画面的“气氛”。它通过分析整个画面来完成这一切,而其它厂家的系统则倾向于强
调主体的部分。此外,F100的测光系统是一个由尼康经过30000个实际拍摄而得的数据库
,非同其它系统那样使用基于模拟实验条件的运算法则,F100是在通过从真实的拍摄中
积累经验而开发的。基于这些数据,3D矩阵测光评价一个复杂的场景,包括亮度和对比
度的情况、所选对焦区域及距离信息的排列,相机的微处理器分析这些数据以实现令人
惊叹的精确曝光控制。
  尼康F100配有新型10分区矩阵感应器,它与纵排的Multi-CAM1300 AF模块一起工作
以连结对焦数据和曝光测光信息。它确保主体最适宜的测光结果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
构成均得益于一个从实际拍摄中获得的超过30000个场景的数据库的部分。    
  中央重点测光提供摄影师一种更高层次的控制。正如在尼康F5中一样,F100近75%
的测光敏感性集中在观景器的中部。位于边缘的余下部分则是为得到均衡的曝光而设。
为了强调精度,F100的点测光可读取直径为4mm的区域(约为画幅的1%)。为了最适宜
的个人控制,感应区域也可调整到与手动选择的对焦区域相一致。    
  尼康F100有四种曝光模式:程序式自动曝光、快门先决、光圈先决及手动曝光模式
。同时还具有弹性程序,此功能使摄影师在程序式自动曝光模式中改变光圈和快门速度
的组合。简单地转动主控制转盘即可迅速地以精细的1/3EV级调整设置。其曝光补偿可在
±5EV范围内以1/3EV进行创造性的曝光控制。甚至在对焦过程中亦可通过任意一个控制
转盘进行即时的曝光补偿。    
  尼康独有的3D多重感应器均衡补光闪光灯提供无比优异的表现。此功能与尼柯尔D型
AF镜头及尼康SB-28或SB-27AF闪光灯配合工作。在主闪光触发前,闪光灯先进行一连
串的监测预闪,这些闪光将被每一个F100的五区域TTL多重感应器所探测到,通过尼柯尔
D型AF镜头提供的距离信息用来综合。结果,主体被闪光灯适度补光而背景成像自然,从
而得到极好平衡的闪光拍摄照片。多重感应器均衡补光配合3D矩阵测光或中央重点测光
工作以实现包围的曝光。当使用其它AF或AI-P尼柯尔镜头时,F100的五区域TTL多重感
应器能确保均衡闪光输出,虽缺少距离信息,但仍比单区域感应器系统高级。摄影师也
可受益于SB-23、SB-22S或SB-13B闪光灯的多重感应器均衡补光(不带监测预闪)。
此功能为那些AF或AI-P尼柯尔镜头的拥有者提供高级的闪灯表现。  
  尼康F100的机身前面板和上下底盖由粗糙的镁合金制成,提供刚性和强度以保持精
确的一贯性,并使机身更轻巧。F5的人体工程学的设计是尼康F100的特色,以提供简单
、直觉的操作和平滑的操纵。    
  尼康F100具有先进的机械结构以确保快速、精确、宁静的运转。机身的新型快速回
转反光板是为减小反光板的撞击和震动而特别设计的。此外,无转子马达和齿轮也采用
了浮动式的设计,因此更加安静。正因为有一个装置了像橡胶一类的吸震体的结构,这
些马达从本质上降低了震动。加之反光板运动足够快,能配合其它部分的高速操作,诸
如4.5幅/秒(配用另购的MB-15时为5幅/秒)的卷片率和自动对焦速度。
  尼康F100采用四支运用广泛的LR6(AA型碱性)或FR6(AA型锂离子)电池。另购的
MS-13电池夹使F100仅用两支CR-123A锂离子电池即可操作。此功能确保在低温下的极
佳表现并使机身的总体重量更轻。多功能纵式电池手柄MB-15(也需另购)采用六支FR
6或LR6电池。镍氢电池MN-15也可装在MB-15中使用。    
  尼康F100的规格:    
  相机类型:内置马达带电子焦平面控制的自动对焦35mm单反相机。    
  镜头接环:尼康F型接环(备AF耦合杆和AF接点)。
  镜头:D型尼柯尔镜头可实现自动对焦和其它所有功能;非D型尼柯尔镜头可实现除
3D矩阵测光以外的所有功能;AI-P型尼柯尔镜头可实现除3D矩阵测光和自动对焦以外的
所有功能。无CPU镜头可用于光圈优先式自动及手动曝光模式,中央重点和点测光;最大
光圈F5.6或更大的镜头可使用电子测距器。    
  取景器:内置屈光度调整的固定眼平五棱镜(-3至+1DP)。  
  对焦屏:先进B型光景对焦屏Ⅲ可与另购的E型网格屏互换。    
  对焦区域:可选择五个对焦区域中的任何一个。  
  测光系统:TTL全开光圈曝光测光系统,有五种曝光系统可供选择(因所用镜头而有
所限制),3D矩阵测光、中央重点测光(75%敏感度集中12mm直径的圆圈内)、点测光
(4mm圆圈大约为整个取景框的1%)。    
  测光范围:3D矩阵测光由EV0至EV21,中央重点测光由EV0至EV21,点测光由EV0至E
V21(ISO,50mm/F1.4镜头,常温下)。    
  使用胶卷速度范围:DX为ISO25-5000,手动为ISO6-6400,以1/3级改变)。  
  
  电子快门:电子控制焦平纵走式。    
  快门速度:30-1/8000秒,B门。    
  闪光同步连接:只能X连接,闪光同步最高可达1/250秒。    
  闪光控制:闪光控制是由5区TTL多重感应器控制,自动均衡补光闪光,用SB-28/
27和D型AF尼柯尔镜头可实现3D多感应均衡补光,用SB-28/27/23/22S和AF非D型尼柯
尔镜头可实现多重感应均衡补光,用SB-28/27/23/22和无CPU的尼柯尔镜头用中央重
点测光可实现中央重点闪光。    
  闪光同步模式:前帘同步(正常同步),防红眼,防红眼慢速同步,慢速同步,后
帘同步。    
  双键重新设定:同时按下CSM键和MODE键并保持2秒以上,即可将多项个人习惯设定
重新设定为出厂设定(存在例外情况)。    
  体积:155×113×66毫米。  
  重量:约785克(不计电池)。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4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