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SuperHIT (我只相信定焦),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详解Konica Hexar RF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Tue Jul 19 19:20:55 2005), 站内
原打算等我抗不动F5,1V等大家伙时再上Leica类的旁轴机,但终究还是没有保持住
自己的原则,在很多人影响下还是上了M3和Konica Hexar RF(文中以下简称为RF)。
为了熟练使用这些机器。最近又买了好几本日本出版的关于此方面的书,在看的过程
中发现Leica简直是日本摄影发烧友心目中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女神。日本的Leica资料
异常丰富,研究的也比我们仔细。
关于RF已经有很多主题对其进行了介绍,所以我想从大家关心的另外一个方面对RF进
行详尽的介绍.例如开发的背景,构造的特点和Leica镜头的兼容性等问题为主题进
行详细的介绍。有些项目我自己进行了实际验证,尽管不是很科学,但我想能对大家
会有一点点参考作用的。
一、 关于RF的起源
Konica Hexar RF的诞生应该说是起源于1992年Konica 推出的Hexar,由于此机装有
成像力出色的35mm镜头,快门震动小,光圈从F2—22可以进行以半档为单位的调整。
作为一台AF“口袋式”照相机保持了相当长的热销势头,这可以说是很少见的。虽说
我们可以把它和Leica联系起来,但根据其自身的特点也只能把它归类于现代照相机
。尽管其35mm镜头的成像确实是非常的优秀,但由于不能更换镜头,在推出当时M7还
没有出来的时候我们想把它理想化成M7都不可能。
关于此机说些题外话,有的人钟情于Konica Hexar RF的35mm头,但由于价格比买台
Konica Hexar还贵,于是有人就买台Konica Hexar作为35mm镜头的补充来用,足见其
成像力的出色。如此的玩法倒很新颖。尽管CONTAX在之后推出了G系列,但好像在Leica
迷中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为此作为有自动曝光功能的M卡口的照相机,Leica迷转
向用Minolta CLE。Konica Hexar RF就是在这种情形下走上舞台的,总之可以被认为
是在Hexar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改进而来。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hexar1.jpg
二、Konica Hexar RF与Leica M系列
尽管其卡口用的是KM,但可以使用Leica镜头是准确无误的.作为Konica对能否使用
Leica镜头的“不保证能正常工作”的表示,我们可以把其视做一种外交辞令,由于
会牵涉到知识产权等问题,更何况面对的是旁轴的祖宗。但通过资料以及我自己的实
际试验,使用Leica镜头时RF的各项功能都可以正常工作,没有任何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能否兼容?主要取决于镜头卡口,单从卡口看的话不会有任何问题;另一
个主要因素就是从胶卷面到卡口的距离,Leica M系列的距离是27.8mm,RF的也是27
.8mm。至于无限远处不合焦的问题,如果大家有心的话可以拿海鸥或是Minolta的50mm
、24mm去做个试验,此问题也存在但并没有影响到拍摄。根据我自己做的实际测试,
50mm的头在无限远处是不合焦,但在M3上也是同样的。回头上几张把Leica头用在RF
上拍的片给大家看看。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1body.jpg
快门最高速度从1/250s一下子提高到了1/4000s,在采用液晶显示的同时采用了简洁
的转盘式操作,并且机身由于采用了钛合金和铝合金(RF的上下,左右侧盖,前后身
用的是铝合金冲压件)刚性得以加强。但最大的特点还要数可以换镜头了。RF的开发
好像是从1995年左右开始,从一开始就决定采用和Leica的M型同样的镜头卡口——Konica
KM卡 口。这也是Konica在SLR上没有太大的建树后,针对广大旁轴迷对Leica的不满
进行改进而采取的一种抢市场的策略吧! 聚焦机构采用旁轴取景是必然的设计理念
,这也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的。从某种意义上说RF是比照Leica M6做出来的,无论是
从外形还是尺寸上,我们都可以如此认为。可以说此机最大的卖点就在于,除了有不
差于Leica的28/2.8,35/2,50/2,90/2.8 四只好头以外,可以使用Leica的M头是最
主要。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hexarrf1.jpg
三、构造上的特点
取景器:大家都知道旁轴取景照相机为了准确合焦而设置了连动测距。测距计和镜头
是协同工作的关系,普遍采用的是双重像合一的方式。这类方式和单反通过取景板合
焦的方式比起来,对焦迅速·准确,但其缺点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对镜头最短距离的
限制。自1960年以后SLR异军突起旁轴迅速衰退,但作为高岭鲜花的Leica M系列一直
是孤敖的坚持到现在依然在生产。此点也许会给我们厂家一些启示,那就是说避己之
短,把手上的东西做精做好也会创造出市场的,M系列的发展就很能说明问题。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1finder.gif
RF取景器部分从公布的内部结构图来看,是在充分参考了M6的构造后制做而成。因此
就和Leica M系列作以简单的类比。在此我们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人眼是靠左右双
眼产生的双眼立体视觉形成纵深和远近感的,旁轴取景器的构造有点像人眼的此特点
。我们一般把类似于从人眼2眼球中心点之间的取景器间的线叫做“基线长”。Leica
M系列的基线长为68.5mm,RF的比Leica长0.7mm是69.2mm,但我们不应该忽视的可能
是由于在密集的光学系统中添加了和曝光计连动的LED显示才变长的。此基线长度乘
以取景器的倍率就是“有效基线长”,这就成了测距能力的基准。RF的是41.5mm,和
历代的Leica相比显得有点短。这是由于取景器倍率设定为0.6倍的缘故。M6的基线长
和M3是一样的,但由于取景器中设置有28mm的取景框,所以倍率变低为0.72倍(也有
0.85倍型),因此M6的基线长就成了基线长68.5 x 0.72x = 49mm。而M3的取景器由于
光路是直角的结构(M6则是采用了简化形式光路为斜角,RF也是采用了M6近似的结构
),所以和M6相比,RF的零件要多和复杂,倍率为0.91倍。有效基线长为68.5 X 0.91x
= 62mm,是历代Leica中最长,对焦也是最容易的。M7的倍率0.58(广角·戴眼镜者
用时)、0.72倍(一般)、0.85(用望远头时)。此段话有点长且乏味,但对我们了解旁
轴机器会有帮助的。
M6的0.72倍使我们可以在取景器的最外侧看到28mm的取景框,但RF为了使戴眼镜的人
也取景方便所以才将倍率设计的比较低,这才使得表示快门速度的极小LED得以装进
取景窗中。在M型Leica中,只有第一代的M3取景最容易,其根据之一就是取景倍率是
0.91倍。虽说M3近乎等倍于双眼的倍率有利于双眼舒服的取景,有利于构图,但我们
也要看到M3最大只能安装50mm的头,如果要装50mm一下的头就必须使用广角镜头用的
外设取景器。不过,RF则不同,和M6一样内装有3组6种取景框,可以说设计者从一开
始就着眼于可以方便安装广角镜头。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1frame.gif
快门和过片机构 用过Leica的人都会有如此的感受,那就是Leica什么都好,就是装
片很不方便。但RF在过片和快门的控制上引入了SLR上已经很成熟的电子控制技术,
从此点上看可以说越过了Leica的M系列。RF从95年开始研制的时候就立足采用KM镜头
卡口、曝光自动化(AE)、过片用马达自动过片的形式。这也许正是日本厂家不断取得
成功的制胜之本。从Leica一直以来的表现看,在电子化控制部分明显是做不过日本
。现实逼迫Leica不得不也走电子化之路,从新推出的M7和SLR R9单反上我们似乎看
到了Leica也在强化自己的电子功能,尽管M7也采用了电子快门,但如果仔细看看的
话,好像和日本几家已经成熟的电子化技术比起来还是有点差距的。
Leica比我们2鸟聪明的地方正在此处,我电子化不行,我就用做艺术品样的精工做好
镜头和手上的机器,不信吸引不住Leica迷们?从现实来看Leica的战略是很成功的。
最为痴迷Leica不在德国,也不在别的国家,恰恰就在后来看到生产出超过M3的照相
机简直就是不可达成的任务,而转向开发SLR不断进攻使得Leica有段时间差点死过去
的照相机生产大国日本.如果没有日本众多Leica迷疯狂崇拜Leica的话,真的是很危
险。大家想想Leica CL的出台和松下在进军数码照相机时非要用Leica镜头就会明白
的。
大家都知道M系列Leica的最高速度至今还是1/1000秒,而RF采用了最新的纵走式快门
组合机构使最高速度一下提高到了1/4000秒。也许有人会问如此高的快门速度真有必
要吗?如果我们要拍高速运动的静止像时、在非常明亮的场所想采用最大光圈表现自
己的主题时、想使背景极大虚化拍摄肖像类照片时,你还能认为1/4000的高速是没有
用的吗?恐怕那时候你会嫌1/4000秒也低了点。
快门系碳硬铝合金制成,根据公布的资料看耐久性试验轻松超过了3万次以上。为了
把没有SLR一样的反光板机构旁轴取景机做得有特色,也为了提高快门的遮光性,采
用了双重快门的设计方案。快门的前后幕帘各由4片碳硬铝合金组成,在进行快门释
放时前后幕帘从相反的方向运动,以此方式来提高遮光性。在机身内部装有驱动快门
用的DC马达和过片用低噪音DC马达,之所以要分别装2个马达,目的是在强化转矩的
同时减低马达的噪音。前边也说了,仅就装片的自动化,作为可以使用Leica镜头的
机身来说,RF可以说是划时代的进步。有过使用Leica拨M系列机身的人都会有感受的
,特别对新手来说.在写此文的时候,正好是在日本,为了验证M6和RF的差异,就不
断去商场摆弄这2台机器(由于我只有RF),也刚好这2台机器就摆在一起。在哪儿遇到
一个爱好书法的也同是摄影爱好者的日本老人,他也在看这2台机器。他主动和我谈
起了Leica和RF的差异。他对Leica的装片也是头疼不已,他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是经
典:无论是什么样有名的照相机,如果胶卷没有装成功,空耗精力和表情什么也没有
拍到,岂不是废机一个?
<next page>
全部照完后可以自动回卷。也可以进行中途回卷,而且回卷的时候可以实现留片头和
全部卷进2种方式。全部卷进的形式就不进行特别说明了,任由机器自动完成就可以
了,但要想留片头时,当看到过片液晶显示窗显示1后“——”符号出现的1秒间马上
中止回片,打开后盖就可得到了留有片头的胶卷。RF也可以进行约2.5幅/秒连拍过片
。作为旁轴照相机并不是为了进行高速连拍而设置此功能,主要是为了不失去不可多
得的快门瞬间而活用(C连拍模式)的。S模式则是按下一次快门闭合后上下一张,C模
式就不同了,采用的是为了提高快速拍摄的性能快门释放的瞬间过片也同时进行。
人们提到M系列的Leica主要是推崇它的小巧、轻量,作为机械快门时滞很短适合抓拍
等快速拍,但这是建立在掌握了按下快门后能很迅速的过片、在低速状态下也不出现
照相机振动的理想的持机技术之后才能成立。利用Leica镜头就可以轻松进行抓拍,
从此种意义上说RF的出场有很大的意义。说到时滞,机械快门肯定要短于电子控制的
快门,根据Konica公布的RF的时滞是约90ms。比起Leica的M7的12ms是有点太长了,
看来Leica就是Leica,总有过人的地方。
光圈优先AE和曝光控制RF内装的AE机构如果和最新的多功能的AF SLR等相比较的话,
实在是太普通不过的自动曝光方式(Automatic Exposure)了。作为照相机的AE机构,
一般的工作原理是:在按下快门按钮时快门幕帘在打开的同时,电容开始充电,当电
容达到一定的电位时,快门闭合。当然这种结构就决定了电子快门是必不可少的,作
为采用机械快门的M系列Leica来说,要进行AE摄影是不可能的。但M7的推出是不是可
以说Leica自己放弃了一直坚持的在M系列上采用机械快门的传统?
RF出场之前,1981年开始销售的Minolta的CLE是该公司和Leica共同合作制造出的,
是当时唯一可以使用M系列镜头的旁轴AE照相机。但是由于2手市场上的价格一直居高
不下,也因厂家保证修理的期限已经过期,导致大半的Leica用户将其作为使用Leica
镜头的实用机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仅从此意义上讲,能够使用Leica镜头的有AE功能
的RF出场,对喜爱Leica镜头的众多用户来说无疑是个大喜讯,尽管Leica也于去年也
推出了有AE功能的M7,但其贵族化的价格(几乎是RF的2倍多)令很多人望而却步。更
何况RF比M7早3年推出,就已经装备有AE锁,此功能对旁轴照相机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功能。
测光方式采用的是接近点测光的中央重点测光,此种方式被认为是容易反映出摄影者
的意图而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模式。在使用中央重点测光时,对画面中央部附近的被摄
体的反射辉度要特别注意,关于此点我将今后上片时再做附加说明。另外测光区域随
着安装的镜头不同而出现变化是旁轴照相机的特征。这些不同对已经习惯了SLR取景
器的用家来说,还是多少需要些时间习惯和积累经验的。RF采用的中央重点方式比起
中央重点平均方式容易受画面外来的逆光及画面暗部影响而容易出现曝光失误,仅测
画面的中央部,比较容易得到正确的曝光。如果再活用AE曝光锁功能的话就会事半功
倍。
结束语
本想早早了结此文,但结果是欲罢不能编写了这么多,之所以和Leica的M系列进行比
较的多,由于此机从一开始就是冲Leica的M用户而来的,而且设计上也处处以Leica
为蓝本。如果文中有对Leica不敬的地方希望热爱Leica的DX们或是Leica方面的专家
能原谅本菜鸟的话,我只是说说而已。 街头抓拍不引人注目、拍夜景由于震动比较
小,没有三脚架时手持也可以。由于仅用此机拍了不到10个反转·负片,谈体会还说
不上,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补正。
http://www3.xitek.com/bingqiku/konica/rangefinder/image/1shutter.jpg
--
除了佳能的L红圈和EFS头,我不再相信任何变焦头。玩单反,就要玩定焦。11路变焦,掉河了也不怕。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7.123]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36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