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摄影构图学(2)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8日15:11:32 星期二), 转信

 二、创作与构图

    摄影创作是一种最少固定最多例外,最少常规最多变化的精神劳动。当一个摄影者
的头脑被一个真实的情感意象所吸引、占有,又有能力把它保留在那里并用视觉形象表
现出来时,他就会创造一个好的构图。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就象上面所谈的和写文章
离不开布局和章法一样,它是作品能否获得成功和重要因素之一,创作与构图的关系就
是那样密切。


    1、主题的形成

    创作原意是艺术家形象的活动,艺术之所以不同于生活的复制主要饮食着创造和想
象,包含着摄影者观的激情和创造力,包含着形象思维力和概括力。无疑地,每个摄影
者在他生活的任何瞬间,都有可能被某种思想感情所占据或激动,有时候这些思想感情
使他难以摆脱。于是就开始在现实生活环境中热心地寻觅这种思想感情的表现。摄影者
在生活的瞬间中创造出摄影艺术作品来,这是一种奇特而高涨的激情形式。因此有些人
把这种激情称作为“灵感”的东西。这种灵感,心理学家认为是在创造活动中出现的一
种心理现象。灵感是因思想高度集中突然爆发出来的创作能力。但灵感不是凭空而来,
往往是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后出现的,灵感的来临常常带有一定的偶然性,有时是在无意
之中被触发的。激发灵感的机缘很多,各种启发因素的作用实际上是促使摄影者在想象
中流动的,瞬间的未定形的思想感情明朗化并找到感性显现的美的形式。周恩来同志说
过,“长期积累,偶然得之”,他解释,“这种偶然得之是建筑在长期的生活和修养基
础上的。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唯独天才的艺术家才能够发现美创造美”。正象罗丹所
说的,“美到处都有,只有真诚和富有情感的人才能发现它”。生活和美紧紧联系在一
起,生活中的一切无不饮食着

    摄影创作的主题挖掘是来自于生活的。主题的形成引起摄影者更强烈的创作欲望和
创作冲动。主题是灵魂,是属于思想性的东西。“意在摄先”是说在摄之前必须立意,
意也就是主题,主题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主题一是摄影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孕育
而成的,二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


    2、主题与构图的关系

    主题确立后,艺术构思是形象思想最活跃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虽有形象,但不是
实践阶段。因此,事实上还有若干细节或人物形象可能尚有疏漏,而要完成创作意图,
必须具体地把在构思中的形象和画面描绘出来。如何表现是个技巧问题,但技巧正是整
个构思的组成部份,而构思的成熟又取决于认识的深度。为了获得表现力,艺术家在画
面上说寻找“造型动机”物体结合和各种变化,以便找出其中最优秀的一种,这就是构
图。

    作品的构思正是从构图上体现出来的,没有构思也就没有构图,构图的过程正是构
思发展和深主题的过程。

    每个艺术家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里,有自己扎根的土壤—人民和生活。离开了这沃
土,生命之树就会枯萎,艺术之光就会熄灭。作品总是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思索
、判断和结论,透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的素养、思想、性格、情趣、要求和愿望,在作
品的后面是作者的个性,在真正的创作活动里,形象是具有强烈个性的。

    构图有它自身的规律和方法,摄影者根据他们内在的敏感来进行构图,造型艺术是
视觉的艺术,靠眼睛就能分辨出构图的好坏。构图在其品质上的特征,首先应当使观赏
者不用去看作品标题,也无需介绍和注解,凭视觉直觉立刻可感受到作者的意图。作者
不能靠文字达意,用标题说话,靠人、物、景和整个画面的结构去表现作者所要表达的
感情和对生活的炽热的爱。作品的主题思想,正是通过作者塑造的栩栩如生的具有鲜明
个性的典型形象体现出来的,只有这样的作品,才能使观众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如临其境的真切感。

    所以我们在摄影创作进行构图过程之前,先要寻找创作动机(立意的动机、造型的
动机),而构图则是创作艺术作品的一个过程,构图是艺术作品一切因素的综合。这种
综合,是能够更全面地、更有力地表现作者思想意图,也就是把作者的思想体现到可以
感触到的艺术作品形式的过程,所以,构图正是按照艺术作品的内容把形式的一切因素
连接在一起的。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40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