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摄影构图学(5)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8日15:14:10 星期二), 转信


    以上说的是前景的八个作用。事实上,前景的运用往往是同时起其中的几种作用的
,最好一箭射几雕。总的来说,运用前景的意义是丰富画面的词汇,增加画面的文采。
但是切记,前景不可滥用,可有可无时,宁可不用,以求画面的简洁;另外,前景的形
状、线条结构要尽可能优美,与主体紧密联系和呼应,结合成一个整体,帮助表达主题
思想。

    2、背景

    背景是指在主体的后面用来衬托主体的景物,以强调主体是处于在什么环境之中,
背景对突出主体形象及丰富主体的内涵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切造型艺术家都很重视背景的作用,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都非常重视背景对
主体的烘托。黑格尔在《美学》中说过,“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
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及
地方部位”。摄影艺术家同样懂得,背景对一幅摄影作品的成败有举足轻重之势。往往
有这种情形:拍摄一幅作品,主体、陪体、神情、姿态都很理想,但由于背景处理不好
而告失败。摄影画面的背景选择,应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抓特征;二是力求简洁;三是
要有色调对比。

    A、首先要抓取一些富有地方特征、时代特征的景物作背景,明显地交代出事件发生
的时间、地点和时代气氛,以加深观众对作品主题的理解,抓取其有时代特征的景物,
使人们了解时代背景。

    如用冒烟的火车头或工厂的烟囱作背景,在五十年代还是使人感到生意蒸蒸日上,
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能启发人们的审美感情;但八十年代的今天,仍然这样作背景,
就会被说成是污染,反映码头工人也是如此。拍摄人像也很重视选取富有特征的环境作
背景来衬托人物的职业和性格特征。(如少女不能先用大红大花作背景),这称为环境
肖像。环境对人物的烘托,背景的衬托也有正衬、反衬之分,如幸福的儿童用鲜花盛开
的花园作环境衬托,是正衬;如饥饿贫穷的儿童处在花花世界的繁华街道上,是反衬。

    B、背景的处理力求简洁。有人说过这样的话,“绘画和摄影艺术表现手段的不同,
在于绘画用的是加法,摄影用的是减法”,因为绘画反映生活总是给画面上添上些东西
,而摄影反映生活则总是千方百计地减去那些不必要的东西。而其中重要的是将背景中
可有可无的妨碍主体突出的东西减去,以达到画面的简洁精炼。

    从很多摄影作品上分辨出来,发现许多有经验的摄影者都充分调动各种摄影手法以
达到背景的简洁。有的是用仰角度避开地平线上杂乱的景物,将主要对象干干净净地衬
托在天空上;有的用俯角度以马路、水面、草地为背景,使主体轮廓清晰,获得简洁的
背景;有的利用逆光,将背景杂乱的线条隐藏在阴影中;有的用晨雾将背景掩藏在白色
的雾霭之中;有的用长焦距镜头缩小背景,景物排除在画面之外;有的用虚焦点柔化背
景线条。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简洁背景的效果。

    C、背景要力求与主体形成影调上的对比(在彩色摄影中要有色调对比),使主体具
有立体感、空间感和清晰的轮廓线条,加强视觉上的力度。

    处理轮廓形状的法则:暗的主体衬在亮的背景上;亮的主体衬在暗的背景上;亮的
或暗的主体衬在中性灰的背景上;主体亮,背景亮,中间要有暗的轮廓线;主体暗,背
景暗,中间要有亮的轮廓线。因为摄影是平面的造型艺术,如果没有影调或色调上的对
比和间隔,主体形象就要和背景溶成一片,丧失被视觉识别的可能性,所以有人把画面
景调色调的对比,比作运载手段,有了它,画面形象才会凸出来送到观众面前。

    背景的处理是摄影画面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在拍摄中细心选择,才能使画
面内容精炼准确,使视觉形象得到完美表现。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1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