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chael (晓风),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测光六法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4月09日17:04:35 星期一), 站内信件


                            
                            测光六法
                                          崔毅


    在摄影创作中,曝光时遇到的情况是复杂多变的,被摄体影调、亮度、氛围、
质量以及色彩的纯度等等千变万化,与如何选择准确曝光密切相关。在这里,提供
六种测光的方法供参考。

    ①平均测光法。是在拍摄点用机内测光装置中的中央重点平均测光功能对准被
摄体直接测光,它得到的是被测量的景物范围内各种亮度的平均读数。这种方法有
利于保证使整幅底片得到适当的曝光量,使整幅底片的密度不薄亦不厚。如果被摄
体的明暗分布比较均匀,而且反差不大,用这种平均测光法极易获得良好的效果。

    ②照顾重要的暗部阴影法。采用这种测光方法,可以准确地控制画面中最主要
的物体影像重要阴影部分的影调,使这些部分的影调和层次表现适当。当画面中阴
影部分占据很重要的部位时,如山峦的阴影部、逆光照明的室内景物、逆光人像,
宜采用这种方法确定曝光。具体做法是:用反射式测光表或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单独
对准被摄对象重要的阴影部分测光,但不按照测光表直接指出的读数曝光,而是比
测光表指出的曝光量再减少1级、2级或3级进行曝光,将测量的该部位表现成较暗
的影调。在这种情况下,要比测光表提供的读数减少曝光。对于黑白和彩色负片来
说,比测光表指出的曝光量减少3级以内,仍然可以记录下层次;彩色反转片减少
曝光要控制在2级之内。

    ③考虑亮部影调法。这种方法不是重点考虑被摄体暗部的影调,而是从增强或
削弱景物的反差需求出发,让主要景物亮部将再现为什么影调作为思考的重点,比
如,拍摄一幅顺光或前侧光照明的近景人像,或者拍摄雪景,您打算将人脸的亮部
或大雪覆盖的地方再现为中级影调还是较亮、较明快的影调,就会用到这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用反射式测光表或照相机的测光系统单独对准被摄体的亮部测光,取
得测光读数后,并不按照读数曝光,而是将曝光量再增加l-2级。拍雪景以及其它
高调景物,也应比测得的读数额外增加曝光。

    ④掌握亮度范围法。这种方法是分别近测被摄体亮、暗两部分的亮度,然后,
根据胶卷的宽容度,确定适当的曝光。假如您测量被摄体的亮面,应该用F16曝光
,而测量暗面,应该用F4曝光,那么,您可以折中用F8去曝光。这样,亮面曝光过
度2级,暗面曝光不足2级,都能够记录下丰富的层次。根据黑白与彩色负片的宽容
度,亮部曝光只要不超过3级,暗部曝光只要不少于4级,底片上仍然是有层次的。
一般说来,如果底片的显影正常,黑白和彩色负片亮部的亮度超过3级,暗部的亮
度不足3级,是能够有层次的。彩色反转片所能记录的影调范围不超过1:50。

    ⑤灰板法。这种方法不是用测光表直接测量被摄体的亮度,而是测量有中级反
光率的表面,依照测得的读数曝光。这样,被摄景物中标准亮度的表面(中级灰表
面)在照片上再现为中级灰影调,比它更暗或更亮的表面,则获得比中级灰更暗或
更亮的影调。最标准的中级灰表面是反光率为18%的摄影测试灰板。将这样的灰板
放置在被摄体的位置,并使它受光均匀,然后用反射式测光表对准它测量,并按照
测得的读数曝光,会使被摄体得到正确曝光。这种测光方法,与亮度测光表所得的
结果是一致的。因为它能正确再现出被摄景物中明暗各部分影调的深浅,尤其适合
于彩色反转片的拍摄。

    如果没有反光率为18%的灰板,摄影者可以用测光表测量自己的手背代替灰板
,因为它们的反光率接近。根据手背的亮度曝光,被摄对象各部分的明暗关系也能
得到很好的体现。


    ⑥测量代用目标法。当被摄对象离照相机很远,不可能靠近被摄体测量局部的
亮度时,可采取测量代用目标的方法,就是从近处选择一块与远处的被摄体亮度相
当的代用目标,直接测量它的反射亮度,以代替对远处被摄体的测量。比如测量近
处的雪,代替在远处山峰上同样明亮的雪;测量近处一棵大树的树干或丛叶,代替
河流对岸的树木。不过,采用这种测光方法,要注意代用目标和实际被摄对象的受
光情况必须一致,而且勿使背景影响它的读数,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
*** 不以物喜 不以己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backpacker.hit.edu.c]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8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