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Michael (晓风),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质疑摄影界的传说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1年03月28日12:22:49 星期三), 站内信件
//内容简介:不使用传统暗房放大,而是用数码技术扫描放大的话,135胶片清晰度并
不比大幅(比如120)的差——uu
质疑摄影界的传说
林诒洪
最近一直都在研究彩色照片的数字化印刷问题, 属于摄影的后期处理范畴, 按
说不该过问摄影的问题, 有手伸得太长之嫌。不过事出有因。
每当扫描仪或打印机出现新产品时, 我们总要与相关厂商一起参加展览会。参
展时总要做一些样片, 为此我们结交了许多摄影师。这些摄影师不仅有足够的经验
也有顶级的器材。但极少能找到质量令我们满意的片子。几年下来, 我竟以此总结
出摄影底片的信息量标准, 发表在一本书和若干杂志中, 以致流毒甚广。不经意间
, 忽然得到一张清晰度极高的 135 底片, 令我大大改变了对摄影底片的质量概念
。但这种质量稍纵即逝, 以后好久也没有出现, 直到最近才又收到一批。
但这一张引起我注意的片子, 使我开始关心前期的拍摄技术问题。
我在早年间也自学过摄影( 是因为画儿画不好, 就象后来因字写不好所以去做
排版软件) , 看许多摄影的书, 也知道一些摄影的要诀, 如手持拍摄的下限为快门
速度的倒数大于等于镜头焦距的长度, 闪光灯的持续时间为 1/1000 秒以下, 足以
凝住任何动作, 三角架越重越好, 按快门时应使用快门线, 拍摄风景时应利用景深
表, 135 底最大放大尺寸只能是 24 寸, 追求更好的质量只能靠更大画幅的相机…
…, 等等。听上去清规戒律很多, 但似乎只要按此要求去做就可以拍出最高质量的
片子。
许多年过去了( 按 IT 行业的标准是几个世纪过去了) , 当我们拿到没有达到
最高标准的片子, 与摄影师一起分析原因时, 竟发现这些片子都是严格按照这些一
成未变的戒律拍摄的。这不由不使我怀疑起这些戒律来。这些戒律到底是在什么技
术条件下按什么标准制定的? 这几十年中技术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 特别是有了数
字后期制作技术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些变化对这些戒律有什么定量的影响? 出于
对此的好奇, 我仔细考查了这些戒律制定的依据, 又自己操起相机, 用不同胶卷做
了大量的拍摄试验。终于发现了一些与这些传统标准不同的规律和量, 并且得出了
稳定再现最佳质量的新标准。我们在这一期先看一看旧的标准为什么值得怀疑。
我在一篇文章中发现, 1962 年莱卡手册中规定了景深( 焦深) 的标准: 在 10
英寸的照片上, 弥散直径小于 0.25mm, 相当于胶片上的 0.03mm。135 镜头上的
景深表就是按此标准刻制。这个标准就非常值得怀疑。首先它在照片上也只有
100PPI 的精度, 而人的视力检查标准是在 250mm 距离上可分辨 350PPI 时为 1.
0。就算人们看照片时不会象视力检查时那么拼命去看, 但至少也要达到 250PPI
才能让人感觉到是一张好照片。另外 10 英寸的照片基本是不可以做为商业片的,
即使在杂志上使用的优质商业片也要达到 11 英寸, 而现代印刷手段( 如《中国
摄影家》的印刷) 可以达到 300PPI 以上像素密度。招帖画因其幅面大,需要的精
度就更高了。
仅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怀疑, 其它的许多标准是不是都是以此为基础制定的?
我们再来看两张不同年代负片的颗粒。图 1a 是两年前的彩色负片 Kodak
Gold 100-5, 图 1b 是最新的彩色负片 Kodak gold 100-7。在同等密度水平下它
们的颗粒度有巨大的差别。经测试仅两年之差的 100-5 和 100-6 的分辨力就差出
约 1000PPI(20 线对) 。那么这些至少是 60 年代就开始流传的摄影要诀, 肯定不
会超越当时的技术水平。即使 135 底不能放到 24 寸以上这一说法是两年前才提
出的, 今天是不是也该改一改了?
图1a 柯达100-5在同等密度下的颗粒度 图1b 柯达100-7在同等密度下的颗粒度
影像在通过镜头时空间频率( 通俗一点就是线对数) 越高的损失越严重。从这
点就可以知道, 135 底片在通过放大镜头时精度损失远比 120 大。如果使用数字
技术如何? 恰好我们刚刚做了这个试验: 用 Artix 4000t 扫描 4400PPI 的底片,
精度损失是不到 10%, 将同样的底片放在用罗德刚镜头的传统放大机上放大, 精
度损失是 35%。按这个标准, 135 底的放大上限也应该是 36 寸。实际上使用专业
或准专业镜头的 135 相机可以轻易拍出 5000PPI 以上的底片, 数字工艺与传统工
艺的差别就更大。135 底的上限到底是多少, 谁做过试验?
单用加大底片的几何尺寸就可以减少颗粒度吗? 据我们实际测试, 即使是现代
胶片, 其颗粒的几何尺寸也在 0.02mm 以上。只要放大 4 倍 1.0 眼力的人就能清
楚地看出。要按这种标准 135 底 只能放大到 6 寸, 6×4.5 的 120 底片也只能
放大到 9 寸。可是我们看一下图 2 和图 3。其中图 2b和图2c 是富士 SUPERIA
100 拍摄的 135 底放大到42寸后在你看显示器的距离上看的效果, 图 3b 是 6×
4.5 的同种胶卷放大到42寸的效果。它们的颗粒有很大差别吗? 实际放大到 70 寸
两者的颗粒度差别都很小。我们经过深入研究会发现, 影响照片感观颗粒度的是颗
粒的反差, 要减少颗粒度用选择胶卷类型和改变拍摄手法更有效, 而加大底片面积
是最笨的方法——如果不降低颗粒反差, 放大 50 寸就要用 10 寸以上的大底片。
这种相机够多笨重。
图2 照片的整体效果,佳能70-200/f4拍摄,4000t扫描
图2b,c 图2a放大到42寸时的局部(观察条件:17寸显示器1024x768分辨率)
图2a 照片的整体效果,勃朗尼卡150mm镜头拍摄,2500扫描
图2b 放大到42寸后的局部,(观察条件:17寸显示器1024x768分辨率)
有人称, 他从负片改用正片后有麻雀变凤凰的感觉。在传统观念中正片是专业
人士玩的, 负片是普通摄影爱好者或大众影楼玩的。用负片的都是些印不起正片或
作品无法出版画册的。我过去也推荐过, 在数字化工艺条件下正片的印刷不再困难
所以应尽量使用反转片拍摄。但在对胶片的特性做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反复试拍并扫
描了多种底片之后我们对负片和正片的使用范围有了更深的认识。在许多情况下用
负片可能比正片更好。
许多摄影师为提高作品的清晰度( 或曰信息量) , 一味地加大底片面积, 希望
清晰度也能与底片面积成正比提升。而在我们最近的一次测试中, 6×4.5 的
120 底片在高速闪光下拍摄只比 135 底的信息量增加了 100%, 而底片面积增加的
是 167%。在自然光下支三角架拍摄时, 信息量只增加 42%, 手持拍摄时信息量反
而减少了 33% 。在使用大型影室灯拍摄时很可能是有增有减, 没占任何便宜——
这一点虽然还没做定量测试, 但根据已有材料的推理和我们收到的大量 120 影室
片基本可证实这一点。
由于传统放大机镜头对高频信号( 135 底) 损失远大于低频信号( 大底片) ,
所以小底片的信息被不公正地对待了。在数字工艺下, 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小
底片和大底片可以按同等损失比例输入计算机。过去在高倍放大时因长时间曝光造
成颜色、反差及层次的损失在数字化放大中都不存在了, 只要是同一台机器, 5 寸
和 50 寸的照片不会有任何差别。因此拼命用大画幅实现“专业化”的人是不是该
换一种思维方式了?
“反转片拍摄宁欠勿过, 负片拍摄宁过勿欠”。许多文章甚至要求拍反转片时
都要欠半档, 为的是得到更高的色饱和度。那么厂家为什么不将标定的感光度减半
档? 在数字化时代色饱和度可由软件控制, 是否还需要曝光欠半档? 反转片欠曝光
有什么害处? 负片过曝光是保险还是有好处? 有什么好处? 我们提供的图 2 和图
3 都是过曝一档的片子, 你看出好处来了吗?
我们在这里对传统摄影观念提出了不少“反动”的质疑, 也许会被许多专业人
士反对。不用着急, 我们会陆续为这些观点提供详细的分析和实拍对比。你可以据
此重复我们的实验检验我们的观点。愿意眼见为实的人还可以到怡泓公司看对比的
实物, 最近可以看到的实物是“数字 135 大战传统 120”。
--
*** 不以物喜 不以己卑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9.5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854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