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nalan (光荫),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人像摄影的光比(1)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0年11月28日15:52:20 星期二), 转信

摄影师采用适当的光比,就能充分利用彩色负片乳剂固有的曝光宽容度。照明良好的人
像照,因有讨人喜欢的光照效果和较好的色彩质量,顾客容易接受,通常能收到满意的
效果。

    光比:两只用来照明某一被摄对象的灯光,就其产生的总效应来说,它们之间的强
度差,就称为光比。

    这通常可用数字比来表示。例如:3:1比率是指受到两支光总效应的被摄对象的部位
,其亮度三倍于只受到一支光的部位.这也可以用光度单位来表示.例如:高光部位为300烛光/英尺,阴影部位为100烛光/英尺.但“3:1”表示式并不意味着光圈级差为3:1,正如
下面要指出的。

    通常,形成光比的两种光线,就是补光和主光。
    补光:所谓补光,就是通常位于或邻近相机轴心线的、对被摄对象作总体照明用的
光源,其目的在于使阴影部的细节能获得恰当的曝光。
    仅有补光,其提供的照明相当平淡。因为来自摄影光轴的照明,无法显示一个立体
对象的令人满意的轮廓或造型。这种光线不能产生重要的高光,所以许多摄影师采用一
种相对柔和的,或者比较漫散的光源。白色反光伞,天光装置,或大范围的漫射光线常
被用作补光。

    主光:它是布光中占支配地位的光,常称为“基调光”或“造型光”。这两个术语
都对,因为主光确实决定着景物的“调子”(高调或低调),而其位置会产生高光和阴
影所形成的造型轮廓。相对地说,如将较柔软和的光源选作为补光,则较“刺目”的光
线常被选作为主光。抛物面反射器、小型银色反光伞以及会产生闪烁高光的灯,均可选
作为主光。

    比数:光比概念的混淆不清,源自说明光比的那些数字。
    应当记住:主光只是用来照明被摄对象的高光部位或明亮部位,它不能照明被摄对
象的阴影部位。
    还应当记住:补光如位于相机轴心线之上,可照明镜头所能见到的一切,即高光部
分和阴影部分。

    以数字表示的光比,是指照射在高光部位的总光量,与阴影部位的光量之比。高光
部分能同时接受主光和补光所造成的总效应,而阴影部分则只能接受到补光的效应。

    如能理解平方反比定律,则控制正确的光比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假如一支特定光源与被摄体距离10英尺,被摄体受光为100英尺。烛光照度,那么距
离20英尺时,被摄体受光度是多少?
    如果你回答时设想距离增加了一倍,即认为亮度就是一半--50英尺/烛光,那么,你
也许得复习复习平方反比定律了,因为你错了!一切光在某种程度上所遵循的平方反比
定律指出,光能的递减)递增也然),是以距离平方的变化为依据的。
    平方,是指一个数字自身相乘。举例来说,如果灯光离被摄对象一英尺,被摄体受
光度的计算方法是:一乘一等于一,再求其倒数即一分之一,或一除以一,此时被摄体
受光度为X(以光度单位表示)。把灯光朝后移至二英尺处,运用公式,二乘二等于四,
求其倒数,一除以四,即被摄体受光度仅为1/4X。把灯光朝后移至三英尺处,三乘三等
于九--即受光度只有1/9X。现在再回到前面所讨论的问题,套用平方反比定律公式--距
离自身相乘,再求其倒数--你就能确定,在10英尺处,被摄体接受光源的1/100光量,而
在20英尺处,就只接受光源的1/400光量了。这就是说,当距离增加一倍时,被摄体接受
的光量只为原来的1/4。


 光圈级数和距离

    许多摄影师发现,平方反比定律是和一些很重要的数字,即光圈级数密切相关的。
由于光圈级数通常是要记住的,所以这种关系很是重要。请考虑下列事实:经试验,发
现位于离光源4英尺处的被摄对象,受光量为100光度单位;离至5.6英尺处,受光量为5
0个光度单位;如果再离至8英尺处,则受光量只有25个光度单位了。这不是有些似曾相
识吗?这些用于光圈级的数字,当变换为距离时,就可以使你洞察平方反比定很的奥秘
了。你可以将光圈级的数字转换成任何距离测量单位,并且可确定在那些距离处的光度

    请考虑以下说明。如果某一灯光在4英尺处能产生100个光度单位,则在不同“光圈
级”距离时的下降率为:4英尺等于100个光度单位,5.6英尺等于50个光度单位,8英尺
等于25个光度单位,11英尺等于12.5个光度单位,16英尺等于6.25个光度单位。现测验
一下你对这个原理的认识--上述灯光在2英尺处的光度单位是多少?在22英尺时又是多少

    你可以用英尺、米、英寸,或者其他任何距离单位来测定某一灯光的反比下降效应

    光比计算方法
    为了进行这项练习,首先假定有二支灯光,其光输出和光质完全一致。

    例题一,在4英尺处为主光,5.6英尺处为补光,问最后的比值是多少?
    主光比较近,其投射在被摄体上的光量要比补光大一级光圈,即其光量为补光的二
倍。
    阴影部位接受来自补光的光量为一个单位,高光部位接受来自补光的光量为一个单
位。但高光部位还接受了来自主光的二个单位的光量。现在比值是多少?高光部位等于
接受来自主光的二个单位和来自补光的一个单位,合计等于三个单位的光量。阴影部位
等于接受来自补光的一个单位的光量,故比值为3:1。

    例题二;主光在4英尺处,补光在8英尺处,比值多少?
    恰如f/4光圈镜头所传入的光量为f/8的4倍,在4英尺处的光的强度为8英尺处的4倍
。这时,阴影和高光部位都同时接受一个单位光度--高光部位又另外接受4个单位光度。
结果光比是5:1。这就是光比形成的过程。


    景物反射比

    对某些人说来,这也许是一个新名词,然而在考虑光比时却是至关重要的,每一个
景物或被摄对象都有其反射范围。例如,一个新娘穿一身白礼服,其反射的光量达到90
%,新郎所穿的黑西服,其反射的光量仅为10%,当他俩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上时,两者对
光线的反射比为9:1。
    另一例,一个白肤金发碧眼女郎,身穿粉红色裙子。这个被摄对象的最明亮的部分
(也许是好的白肤)可能反射的光为60%,而最暗的部分(也许是她的裙子)可能反射的
光为30%。在这种场合,女郎所提供的反射比只有2:1。如果仅用补光拍摄,或者在照相
机上装一只简易的闪光装置,软片将会记录下真实的被摄对象的反射比,照片调子很软

   负片的亮度记录范围
    什么是一张负片能够记录的被摄对象的最大亮度范围?整个负片一照片系统所能再
现的亮度范围又有多少?
    这对于那些想获得最好质量效果,希望能揭示所有重要阴影细节和高光细节的摄影
师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通过对彩色负片试验能够看到,它们对超过150:1亮度比的景物,能够记录其可分
辨得出的细节层次。彩色负片在这方面显示了它有显著的宽容度。然而,对这个系统有
实际限制的却是彩色相纸。
    印制彩色负片的彩色相纸,在确定其再现的景物亮度范围,即其最明亮的白色部分
和最幽暗的黑色部分之间可达到怎样的程度时却是都有限制。测定相纸的密度范围(从
高光细节到阴影细节),证明了相纸的这个限制。一般可测出其亮度比是40:1。最暗色
所能反射的光线只是最白色所反射的光的1/40,从而限制了摄影师的调色板。
    那么,彩色反转片的情况又是如何呢?
    试验表明,大多数彩色反转片,对这种超过40:1的亮度比,是无法记录和再现的。

    同样,黑白底片如洗印适当,虽有可能记录原始景物的200:1的亮度比,然而,用
来印制最后照片的相纸,却只能再现原始景物的40:1部分。当然,在黑白洗印中,通过
对相纸反差度的选择和显影时间的改变,可以使亮度比扩大或缩小。不过你尽管可以扩
大或者缩小这个范围,但景物理学影调层次却要受到一定损失。
    一些因素可以证明上述说明,例如镜头眩光系数、背景亮度范围、光学眩光以及洗
片中的变化,可以改变最终再现范围。

    总景物亮度范围
    镜头和负片用来记录总的景物亮度范围,或者说负片所企求的是尽量把明暗部都记
录下来。
    总景物亮度范围,就是光比乘以景物反射比所得的比例。

    光比乘以景物反射比的例子如下:

    被摄对象:一个妇女,身穿白色花边的外套,头戴灰黑帽子。景物中最亮部分是她
的外套,反射的光线为90%,灰黑帽子反射的光线为10%,她本身的反射比为9:1。
    目标:要求获得的照片,其外套在高光部细节清晰,帽子的阴影部仍然有可交代的
层次。
    公式:光比*被摄对象反射比=总景物亮度范围。
    假设所用的为4:1光比,则为:光比4:1*反射比9:1=36:1。
    4:1光比结合9:1被摄对象的反射范围,能使总景物亮度范围扩大到36:1。

    由于36:1易于记录在负片上--并且正好再现在彩色相纸上--一切就很保险!

    在上面例子中,应该考虑这个亮度范围是怎样再现的。景物中最亮的部分恰是同时
受补光和主光照射的白色外套部位,而景物中最暗的部分,恰是只有补光照射所及的灰
黑帽子的阴影部倍位。高光部位所受到的光量为阴影部位所受到的光量的4倍。4乘9等于
36。1乘1等于1。光比加在了原始被摄对象的反差--这就是所发生的一切的原由。有效地
应用适当的光比,强以用来扩大或者缩小被摄对象的固有亮度范围。



--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v: mol.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7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