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graph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otoro (猫中之龙,御风而行), 信区: Photography
标  题: 制造传奇的摄影师——麦克·山下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2003年12月07日01:41:45 星期天), 站内信件

  “戴维,我很高兴你年轻力壮,但我不得不告诉你,我要让你感到年老体衰。”
———《国家地理》摄影主任鲍勃·吉卡对实习摄影师戴维·阿兰·哈维说

  11月14日,在傍晚到来以前,麦克·山下一直在暗房里放映他的“重访马可·
波罗之路”纪录片。
  麦克·山下身体结实粗壮,神情却安静平和。他耐心地为暗房里30个学生讲解
并回答问题。他的身边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图片编辑苏珊。
  “《国家地理》雇苏珊是为了让苏珊跟它的摄影师合作,她必须要跟摄影师很
好地沟通,密切地联系,她必须信任和理解它的摄影师。”苏珊在回答学生的提问
时说。
  苏珊亚麻色的卷发已经花白了,麦克虽然是亚洲人的黑发,也花白了。从
1973年正式跟《国家地理》签约的25年中,麦克·山下已经做了22个项目,基本上
是每年一个。
  “每一个项目都有无法预知的困苦和艰难。”山下说,“但是我会干到我干不
动的那天。”
  4月,“重访马可·波罗之路”摄影展在意大利举办,8月在法兰克福举办。
11月,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百年摄影作品选暨“重访马可·波罗之路”大型摄影
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麦克·山下历时3年拍摄107张摄影作品,和115张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在115年来的非凡影像一同展现给中国观众。

  730年后,重访马可·波罗之路
  “《国家地理》杂志在保持高水准高质量方面是非常严格和慎重的。它给了摄
影师充足的时间、金钱和情感,但却没给一次允许失败的机会。”麦克·山下说,
“如果你的作品被否定了,就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所以摄影师要尽自己最大的努
力完成好工作。”
  美籍日裔的麦克·山下在1971年的日本“寻根之旅”中开始他的摄影生涯。
1979年开始成为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固定撰稿人和签约摄影师。他1992年出版
的图书《在日本花园里》获得包括美国花园作家奖和全美书商协会的本杰明·富兰
克林奖在内的多个奖项。1995年出版的《湄公河——母亲河之旅》获美国国际新闻
摄影家协会(NPPA)最佳摄影作品奖。
  2001年,山下沿着马可·波罗旧日的足迹,从威尼斯出发穿越伊朗、伊拉克的
崇山峻岭和沙漠,冒险进入阿富汗的交战区,翻越帕米尔高原,历时三年,跨越
10个国家,最后到达中国。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跟随父亲和叔父从威尼斯启
程前往东方。
  “对美国新闻从业人员而言,要进入伊拉克是极端困难的事,即使入境了,要
接近采访对象,也是难上加难。阿富汗已经回到了黑暗时代。道路破烂不堪,毛驴
是主要代步工具,没有水,没有电,惟一的通讯工具是卫星电话。由于基础设施的
欠缺,阿富汗看起来就像还在圣经时代。就摄影来说,这里是猎取好照片的绝佳地
点,但就工作而言,派到这里实在是件苦差事。”山下在他的采访札记中说。
  在阿富汗的潘杰希尔谷地,每天一早迎接麦克·山下的,就是从山边传来的隆
隆炮声。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为了争夺夏马里平原,正在根据地的边缘和塔利班的
部队苦战;而一度是丰饶农业地带的夏马里平原,如今已是杳无人烟的荒凉之地。
麦可·山下和他的同伴租了一辆老旧的车,开往战区,而且超乎他们本意地异常接
近战场。时而有火箭炮划过天际,奔向塔利班的阵地。麦克·山下和北方联盟的战
士在一起,他们站在马路上,毫无掩护之处,如果有人开枪,可说是无处可逃。
  在费札巴德,要填饱肚子,除了吃路边卖的烤羊肉串,几乎别无选择。和麦克
·山下同行的撰稿人麦克·爱德华斯病倒,发烧,泻肚。麦克·山下幸免于难,但
在离开阿富汗前几天也病倒。所幸的是他们还有力气离开阿富汗,前往伊斯坦堡养
病。
  为了重现700年前马可·波罗在《寰宇记》中描述的一些场景和感觉,麦克要
列拍摄清单,根据他所要记载的列出所要拍到的东西,要找到当地导游,让他们寻
找当年残存的一些遗迹和物品,再通过因特网和当地顾问等等收集尽量全的信息。
马可·波罗是麦克耗时最长、投入最多,也是最满意的一个策划。马可·波罗到底
有没有来过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有人持否定看法,因为一直没有史料可以证明他曾
到过中国。麦克·山下沿着马可书中记载的路线走,他想找到能够证明马可到过中
国的证据。
  在广州的某博物馆。山下看到一艘保存还很完好的中国式帆船船壳,长34公尺
,是马可那个时代的古物。它和马可书中所记述的出海船只,在某些细部上竟出奇
地相似。马可·波罗写道,中国的船木工是以在船壳外加钉一层木板的方式来修补
船壳破洞,最多时加钉到六层。而博物馆的这艘帆船,完整的船壳外板有两层,部
分地方加钉一层,达到三层。此外,马可还提到中国的捻船缝材料,是“将石灰和
大麻捣碎,掺上某种树的油”制成的。
  博物馆馆长王良茂告诉麦克那是桐油。麦克·山下在船的木板之间发现了同样
的捻缝材料,这配方不见于中国的任何史料,只有马可·波罗的书有记载。
  “那一天我再度兴奋地告诉自己,马可来过中国。”麦克·山下说。
  “重访马可·波罗之路”拍摄了300多卷胶卷,上万张照片,麦克·山下用他
的镜头,记录和展示了这条废弃已久的古道不同文化形态中人们迥异的生存状态。
他的文字和照片在2001年5、6、7月的《国家地理》杂志上连载。麦克·山下因此
而获得《国家地理》杂志最佳故事奖和最佳摄影奖。

  17年后,寻找“阿富汗少女”
  1984年12月史蒂夫·麦卡瑞在巴基斯坦难民营中拍下了那幅著名的照片《阿富
汗少女》。
  1985年6月号的《国家地理》用这张照片做了封面,全世界都知道了这位名叫
莎巴特·古拉的“阿富汗少女”。17年后,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在阿富汗重新找
到了这个少女。
  2002年1月,麦卡瑞和《国家地理》的一组工作人员重返巴基斯坦,试图寻找
这位有着摄人眼神的神秘少女的下落,了解这些年在她身上发生过的故事。
  麦卡瑞在1980年代来过这个地区许多次,当时旅行还算安全,但是在时隔17年
后风险就大多了。麦卡瑞不能到他想去的地方,因为担心可能会遭到攻击。麦卡瑞
与国际红十字会接触,希望和他们一道走,他以为这是上路旅行最安全的办法,但
是他后来改变了主意。几天后,一个红十字会的车队遭受攻击,一位与阿富汗人一
起旅行的萨尔瓦多共和国的代表被带走并枪杀。阿富汗其它地区的安全大概是前所
未有的糟糕。“自从美国介入后,许多地区的情况都恶化了。”
  经过几次错误的线索之后,终于有一个男子说认识这位少女。3天后,一个女
子被带到了麦卡瑞及工作人员面前。
  “我一看到她,就知道她正是我们要找的‘阿富汗少女’,”麦卡瑞说,“她
也认出了我,因为她一生中只照过那一次相。然而她却没见过那张照片。当然,她
也从不知道这个地球上,有无数人看过她的照片。”
  通过一名阿富汗记者的翻译,麦卡瑞,以及整个世界,终于开始了解这个行踪
成谜17年的女子。她的名字叫莎巴特·古拉,普什图族人。年龄在28-30岁之间,
因为她自己也并不十分清楚准确年龄。现在,她是一个面包师的妻子和3个孩子的
妈妈,与家人一起生活在阿富汗托拉博拉地区。他们生活的村庄既没有学校,也没
有医疗设施和生活用水。前苏联入侵时,她还只是个孩子,战争夺走了她的父母。
在祖母的带领下,古拉与哥哥和3个姐姐一起逃到了巴基斯坦。
  事隔17年,麦卡瑞再次为她拍下一组照片。莎巴特·古拉的经历被作为《国家
地理》4月号的封面故事。寻找、确认其身份的过程也拍摄成为纪录片,在国家地
理频道做全球性播出。
  “莎巴特·古拉的故事促使《国家地理》杂志成立了‘阿富汗女童基金’。”
麦卡瑞说,“通过各种渠道捐来的款项,再加上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的一些捐助
,总额达到150万美元,她的生活因此得以改善。大部分钱用来资助那些失学的女
童。比如,我们以她的名义在她居住的村庄建立了一所小学。同时,我们也用这笔
钱在阿富汗的许多村庄建立了小学和诊所。”
 

--
※ 修改:·uu 于 Feb  5 21:01:30 修改本文·[FROM: 210.46.64.52]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172.16.8.156]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33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