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可乐), 信区: Poem_ci
标 题: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发信站: 紫丁香 (Wed Sep 17 10:59:38 1997)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注释】
本诗是贞元三年(787),诗人十
六岁时所作。题意是状绘古原的
青草兼寓送别之意。赋,铺写。
离离:柔长的样子。
芳:与下句的翠,都指草。
这二句化用《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 春草生兮萋萋”
句意。
王孙,贵族子弟,公子。
萋萋,茂盛的样子。
【鉴赏】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灾祸连年。诗人从十一岁起就奔波
逃难,辗转江淮达五年之久。因此,
作为一位十六岁的少年,他过早地
体会了人世的悲凉苍茫,而同时在
颠沛流离的生活中也磨炼出了刚韧
的意志。这首诗,诗人立意新巧,
借咏古原草寄寓了离别劝勉之情,
表达了一种顽强不屈的精神和进取
不息的志向。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起
首两句,诗人以平淡的笔调泛写古
原草。这草在春天展翠绽绿,虽柔
软无依,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秋
枯春荣,循环不已,诗人用“野火
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将诗的意
境提高到了一个哲理性的高度。秋
天草枯萎了,还要被野火焚烧,然
而,枯叶成灰,草根却深藏,当春
风再度吹临人间时,那潜于地底的
生命又会苏醒,迅猛的绿色会立即
覆盖了大地。这里,诗人不仅感叹
了古原草的生命力,更是借颂春草
来抒发了藏于心底的豪情壮志,显
示了不屈服于暂时恶劣环境的昂扬
奋斗精神。这两句是全诗的警策之
句,它赋予诗篇超越时空的哲理深
蕴,因而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如果说诗的上半阙的四句体现了
诗人的一种豪情壮志,那么,下半阙
则又转入了另一种柔婉的情感氛围。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这
两句描写了古原草在寂辽的天地间
展现的风貌。春草绵延不绝,古道
上,荒城边,在晴空丽日的辉映下,
更显得苍翠无边,鲜碧可爱。然而,
在这样的春日,朋友却要远行了,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诗
人禁不住满怀的相惜之情,带着离
别的惆怅送走友人。虽然是有万丈
的豪情,此时也如寂辽空远的古原
草一般,在顽强的进取性背后,掩
不住一腔悲凉怆惘,至此,诗歌飘
散出一种壮志男儿的悠悠情怀,满
蕴着友情,深含着劝勉。
这首诗情感转换自然,设意独特,
对仗精工,音律协和,是诗人的成
名作。据传,诗人以此谒见前辈诗
人顾况,顾况用他的名字打趣:
“米价方贵(长安)居亦不易。”后
来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时,不胜惊叹,说:“道得个语,
居亦易矣”。
--
※ 来源:.紫丁香 pclinux.hit.edu.cn.[FROM: 202.97.230.191]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35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