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dandy (我爱长发飘飘), 信区: Poem_ci
标  题: 爱情的绝唱——赏析元好问《摸鱼儿》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Apr 27 08:19:53 2000), 转信

爱情的绝唱——赏析元好问《摸鱼儿》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
  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
  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
  暗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
  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这首词是元好问的名篇,据他自序:乙丑岁,赴试并州,道逢捕雁者
云:“今旦获一雁,杀之矣。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竟自投于地而死。”
余因买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为识,号曰“雁丘”。这样一个凄美的
故事,便是这首词的由来。
  上阕首句便提出了一个问题,“情是何物”,这是亘古以来无数人问
过,但无人能解的千古之谜,由此把读者引入一种思索之中,“天南地北”
两句写出了雁儿共同飞越的地域之广和相伴的时间之长,从而侧面衬托出
其情至深,下句通过强烈的对比由喜转悲,“欢乐趣,离别苦”,只可惜
欢乐之趣转眼被离别之苦替代,捕雁者生生地拆散了它们,天人永隔,悲
伤之情,如何言表?如同人间的痴情人一般,雁儿也是情深如许,一只既
亡,另一只也决不独活。上阕最后一部分可以看作是殉情之雁的内心独白,
既然你已离我而去,我独存于世,今后千山万水,终究是形单影只,独活
无趣,不如随你而去,从此便可以天上地下,永不分离。
  下阕是词人吊雁之言,他想象当年双雁曾经共同游玩过的地方,如今
恐怕早已失去了热闹的景象,只剩下一片荒凉凄然,以此烘托出雁亡之悲
凉。词人接连化用了《楚辞·招魂》和《楚辞·九歌·山鬼》,来说明雁
儿已死,魂不可招,唯有一片悲苦之情萦绕心头,无法挥去。对于“天也
妒,未信与”,一般认为是雁儿之间的深情厚意,即便是上天也会心生嫉
妒,但我认为可以这样理解,也许是连上天也嫉妒它们的情意,所以才让
它们有这样的结局,这样的理解似乎更能从反面突出它们的至情至性与凄
凉结局。词人似乎嫌这样还不够,又用莺儿燕子来作对比,莺儿燕子死后
化为黄土,无人过问,而这一对雁儿,却将千古流芳,为后世文人所赞颂
凭吊。
  整首词既有写景议论,也有咏物抒情,融合运用多种手法,突出了
“生死相许”的至情至性。词人还沿袭《诗经》传统,采用了托物比兴的
手法,从表面上看,这只是对雁儿的赞颂,但从深处挖掘,这更是对人间
的爱情的赞美。有人认为,这是对人间忠贞不渝的情操的讴歌,我不同意,
为什么要把每首词都与什么情操、气节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呢?难道不
能撇开它们从美的角度单独欣赏一首词吗?就我而言,对于这首词,我更
愿意把它当作一首单纯的爱情词来欣赏,这样看的话,会多一分纯美,少
一点高调。
  相比较下来,似乎上阕比下阕写得更为动人,所以,有许多现代的作
家常常会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武侠大师金庸在他的《神雕侠侣》中,把
这首词的上阕作为一个主旋律来贯穿全书,琼瑶也不止一次地在她的作品
中提到了那句“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还有许多的流行歌
曲中也用到过这句词……太多的引用虽然扩大了这首词的知名度,但是也
把它给用俗了,似乎一谈到情就是“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完全破坏了这首词的美,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如果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的话,那么,元好问的这首《摸鱼儿》
便是爱情之绝唱,真善美的爱恋,没有极限也没有缺陷,飞越了时间的局
限,拉近了地域的平面,紧紧的相连,永远……
s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哀人莫知。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118.237.115]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206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