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terminater (穿过你的黑发的我的手), 信区: Poem_ci
标 题: 唐宋词简释(5)
发信站: 大红花的国度 (Tue Jun 13 13:38:31 2000), 转信
踏莎行
润玉笼绡,檀樱倚扇。绣圈犹带脂香浅。榴心空叠舞裙红,艾枝应压愁鬟乱。
午梦千山,窗阴一箭。香瘢新褪红丝腕。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秋怨。
此首感梦之作。上片梦端午时家人睡情,下片梦后之感。起三句,写睡时之容姿。
次两句,写睡时之服饰。换头,言梦醒之迷惘。“香瘢”句,设想家人此际之瘦
损。“隔江”两句,以目前凄凉之景色结束。晚江风雨,菰叶萧萧,虽非秋亦若
秋也。全篇缀语农密,以“梦”钓勒,而末以疏淡语收,至觉瞥动。
黄孝迈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销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与黄昏。欲共柳花低诉,
怕柳花轻薄,不解伤春。念楚乡旅宿,柔情别绪,谁与温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语,残照当门。翠玉楼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摇荡湘云。
天长梦短,问甚时、重见桃根。这次第、算人间没个并刀,剪断心上愁痕。
此首抒羁旅之感,上下片作法皆是即景生情。上片由闻入情,下片由见人情,文
笔婉妙。时近清明,闻翠禽已销魂,而黄昏清歌更不堪闻。“欲共”两句,自为
呼应,韵致最胜。“念楚乡”三句,揭出旅况。换头宕开,实写眼前所见之青山
残照。湘水湘云,境既空阔,情亦凄悲。“天长”两句,叹相见无期。“谁与温
存”与“甚时重见”两问,有浅深之别。末句,总申愁情,与白石之“算空有并
刀,难剪离愁千缕”,结法相同。
无名氏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
寂寞溪桥畔。
春衫着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
醉也无人管。
此首写游子飘零,语浅情探。起两句,从时序、景物□述。“怎忍见”句,含凄
无限。“今日”数句,点明所处之境地,“已”字、“犹”字呼应,倍见沈痛。
换头,写在外实况。春衫着破,无人缝绽,可见飘零之久与独处之哀。“落日”
数句,更以景色拱染情事。三层递下,写足游子内心之苦闷。语极疏朗,情殊
可悯。
刘辰翁
兰陵王
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间无路。秋千外、□草连天,谁遣风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绪。
漫忆海门飞絮。乱鸦过,斗转城荒,不见来时试灯处。
春去。最谁苦。但箭雁沈边,梁燕无主。杜鹃声裹长门暮。想玉树凋土,
泪盘如露。咸阳途客屡回顾。斜日未能渡。
春去。尚来否。正江令恨别,庾信愁赋。苏堤尽日风和雨。叹神游故国,
花记前度。人生流落,顾孺子,共夜语。
此首题作送春,实寓亡国之痛。三片皆重笔发端振起,以下曲折述怀,哀感弥深。
“秋千外”三句,承“无路”,写出一片凄迷景色。“依依”句,顿宕。“漫忆”
数句,大笔驰骤,叹当年之繁华已无觅处。第二片,历数春之燕与杜鹃,以衬人
之伤春。第三片,叹故国好春,空余神游。末言人生流落之可哀。
宝鼎现
红妆春骑,踏月影、竿旗穿市。望不尽、楼台歌舞,习习香尘莲步底。箫声断、
约彩鸾归去,未怕金吾呵醉。甚辇路、喧阗且止,听得念奴歌起。
父老犹记宣和事。抱铜仙、清泪如水。还转盼、沙河多丽。混漾明光连邸第。
廉影冻、散红光成绮。月浸葡萄十里。看往来、神仙才子,肯把菱花扑碎。
肠断竹马儿□,空见说、三千乐指。等多时、春不归来,到春时欲睡。又说向、
灯前拥髻。暗滴□珠坠。便当日、亲见霓裳,天上人间梦裹。
此首铺写当年月夜游赏之乐,而一二字句钩勒今情,即觉兴衰迥异,凄动心目。
第一片,极写当年游人之众、楼台之丽与歌舞之盛。第二片,更记当年灯片交辉
之美。第三片,回忆旧游,恍如一梦,灯前想像,不禁泪坠。
--
※ 来源:·BBS 水木清华站 smth.org·[FROM: 202.112.209.122]
--
☆ 来源:.哈工大紫丁香 bbs.hit.edu.cn.[FROM: automobile.bbs@smth.]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2.09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