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竟陵派
明代后期文学流派。以竟陵人钟惺、谭元春为首,因此得名。又称竟陵体或钟谭体。
  明代中叶后,前、后“七子”拟古之风甚烈,“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成为评判诗文
准则。“唐宋”、“公安”两派曾先后给予抵制和抨击。
  竟陵派认为“公安”作品俚俗、浮浅,因而倡导一种“幽深孤峭”风格加以匡救,
主张文学创作应抒写“性灵”,反对拟古之风。所谓“性灵”是指学习古人诗词中的“
精神”,这种“古人精神”,不过是“幽情单绪”和“孤行静寄”。所倡导的“幽深孤峭
”风格,指文风求新求奇,不同凡响,刻意追求字意深奥,由此形成竟陵派创作特点:
刻意雕琢字句,求新求奇,语言佶屈,形成艰涩隐晦的风格。竟陵派与公安派一样在明后
期反拟古文风中有进步作用,对晚明及以后小品文大量产生有一定促进之功。然而他们
的作品题材狭窄,语言艰涩,又束缚其创作的发展。
  竟陵派的追随者有蔡复一、张泽、华淑等。这些人大都发展竟陵派生涩之弊端,往
往略下一二助语,自称“空灵”,使竟陵派文风走向极端。
  当时受竟陵派影响而较有成就的是刘侗,他的《帝京景物略》成为竟陵体语言风格
代表作品之一。
主要作家:钟惺、谭元春、蔡复一、张泽、华淑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763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