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释愁文

    予以愁惨,行吟路边,形容枯悴,忧心如醉。有玄灵先生见而问之曰:“子将何疾
,以至于斯?”答曰:“吾所病者,愁也。”先生曰:“愁是何物,而能病子乎?”答曰
:“愁之为物,惟恍惟惚,不召自来,推之弗往,寻之不知其际,握之不盈一掌。寂寂
长夜,或群或党,去来无方,乱我精爽。其来也难退,其去也易追,临餐困于哽咽,烦
冤毒于酸嘶。加之以粉饰不泽,饮之以兼肴不肥,温之以 金石不消,摩之以神膏不希,
授之以巧笑不悦,乐之以丝竹增悲。 医和绝思而无措,先生岂能为我蓍龟乎!”先生作
色而言曰:“予徒辩子之愁形,未知子愁何由为生,我独为子言其发矣。方今大道既隐
,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坐不安席,食不终味,遑遑
汲汲,或憔或悴。所鬻者名,所拘者利,良由华薄,凋损正气。吾将蹭子以无为之药,
给予以澹薄之汤,刺子以玄虚之针,灸子以淳朴之方,安子以恢廓之宇,坐子以寂寞之
床。使王乔与子邀游而逝,黄公与子咏歌而行,庄子与子具养神之馔,老聃与子致爱性
之方。趣遐路以栖迹,乘青云以翱翔。”于是精骇魂散,改心回趣,愿纳至言,仰崇玄
度。众愁忽然,不辞而去。

本文选自《曹植集校注》卷三。文章以虚拟人物问答的方式,写出作者企图释解、排除
忧愁的心情。文中的“予”是作者自指;“玄灵先生”是虚构的人物。“释愁”一段文
辞,笔法飘忽玄奇,对内心蕴蓄的忧伤和对愁苦的体验,作了极其细致的刻画。这种于
忧愁的深情咏叹,正是曹植长久处在被压抑、遭排斥、受冷遇的地位的一种集中反映。
玄灵先生援引老庄、神仙的思想所作的劝勉,以及文章“众愁忽然,不辞而去”的结语
,是曹植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也是他渴望超脱众愁困扰的表现。(孙绿怡)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1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