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作者  fyyhy (雨), 信区: Poetry
 标题  魏晋南北朝诗歌概述
 时间  BBS 水木清华站 (Wed Oct 28 17:33:56 1998) WWW-POST
———————————————————————————————————————
                    魏晋南北朝诗歌概述  (190-589)

    随着东汉的覆亡,代之而起的是军阀混战,到公元220年形成了魏、蜀、吴三
国鼎立的局面。曹操以武力统一了广大北方地区,实行屯田积谷的政策,经济发
展较快,奠定了统一中国的基础。司马氏篡魏,建立了西晋政权(265-316),
全国暂归统一。西晋实行了士族门阀制度和分封制度,政治腐朽,内乱不已,引
起了外族入侵,造成了空前惨重的民族灾难,西晋遂亡。司马氏在建康建立了偏
安一隅的小王朝(317-420),此为东晋。刘裕废晋帝,建立南朝宋;宋、齐、
梁、陈,史称南朝。西晋亡后,北方地区出现了所谓“五胡十六国”的混乱局面,
最后为拓拔氏建立的北魏所统一。北魏又历北齐、北周,史称北朝。公元589年隋
文帝灭陈,南北又归一统。

    在这历时三百六十多年的混乱时代里,诗歌也走过了一个曲折发展的道路,
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既有灿若群星的建安作家,辉耀文坛的南北朝乐府,也有
陶渊明这样的伟大作家和新的诗歌流派。标志着诗歌已经进入自觉的时代。

    东汉末年的建安(东汉献帝年号,196-220)时代,是诗歌史上“俊才云蒸”
的时代。主要作家有“三曹”和“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
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曹操(155-220),诗存二十余首,全系乐府诗,
大都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社会现实,咏唱统一天下的理想抱负。《短歌行》、《步
出夏门行》等是其代表作品。昂扬的精神、宏伟的气魄和慷慨的激情,形成其独
特的诗风。《诗品》说:“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曹丕(187-226)在三
曹中相形见绌,他的《燕歌行》写思妇别离,却情婉辞秀,是文人七言诗的先声。
曹植在三曹中成就最高,是汉魏间最杰出的诗人。他的诗颇多名篇。《赠白马王
彪》是后期所写的感情深沉动人的抒情长诗;《白马篇》是借歌咏游侠来抒发自
己为国建功的情怀;《泰山梁甫吟》表现了对边远人民苦难的同情。其诗“骨气
奇高,词采华茂”(《诗品》)。七子中以王粲成就最高,代表诗作有《七哀诗》
三首,是他从北方流亡荆襄途中目击战乱现实的写照,表现了对人民的同情和对
国事的忧伤。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也都是现实主
义的佳作。女诗人蔡琰(约162-239),字文姬。她的五言自叙体《悲愤诗》,
以沉郁的笔调倾诉了在离乱人民中妇女所遭逢的悲惨命运,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正始(齐王曹芳年号,在240-249)时期,正当文坛充斥着玄言、游仙诗之
际,却出现了愤世嫉俗,敢于反对司马氏政权的阮籍和嵇康。阮籍的代表作《咏
怀诗》八十二首,是作者在恐怖环境中的歌唱,曲折地抒发了他对政治的不满和
苦闷。嵇康,反现实更激烈。其诗不如散文,过于追求清高脱俗,内容欠丰富。
比较突出的有《幽愤诗》、《赠秀才入军》等。

    钟嵘《诗品》说:“太康中,三张(张协、张华、张载)、二陆(陆机、陆
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勃而复兴,踵武前王,分流未沫,
亦文章之中兴也。”这是从表面上看问题。实际上,其中多数作家身为士族文人,
亦文章之中兴也。”这是从表面上看问题。实际上,其中多数作家身为士族文人,
诗作缺乏真情实感。只有左思(大约250-305)出身贫寒,在世家豪族垄断政治
的年代,有志不获伸。主要作品有《咏史诗》八首,以古讽今,情调高亢,笔力
雄健,“故是一代作手”(沈德潜语)。

    东晋末年,陶渊明的出现使这一时期的文坛又充满了新的生机。陶渊明出身
没落士族,青年时代家境贫寒,虽然出仕过几年,多是任参军之类的小官,对现
实不满。在生活的逼迫下,四十一岁曾再次出仕,只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泽县令,
便“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弃官归田了。从此便过着“躬耕自资”的
劳动生活。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几乎使之沦为乞食之家。晚岁生活极为困
顿,因此他对于农村、农民、劳动有着深刻的了解、广泛的描述和真挚的感情。
其作品以咏田园生活为主,故世称“田园诗人”。在这些诗中,有“暧暧远人村,
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恬静秀美的农村风光的描摹;也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的
记录;更有“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常恐霜霰至,零落成草莽”的热望
收获、担忧灾异的农民感情的流露。既有“躬耕未曾替,寒馁常糟糠”、“夏日
常抱饥,寒夜无被眠”的农村贫富不均的揭露;也有“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童孺行纵歌,斑白欢游诣”的“桃花源”式的伟大理想的憧憬。他虽深居农村,
并非只唱牧歌,如《读山海经》、《咏荆轲》一类“金刚怒目”式的诗篇,便说
明他对政治并不冷淡。深厚的生活、真挚的感情、朴素自然的风格、精工白描的
手法、简净含蓄的语言是他诗歌的特色。他的诗对唐代的伟大诗人都有直接的影
响,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

    刘宋初年的谢灵运(385-433),他做过著名的风景区永嘉的太守,经常探
奇访胜,流连山水,他是全力描写祖国山河的第一人,是“山水诗”派的开山祖
师。其诗景中写情,善于铺陈,富艳精工,但有着雕琢繁冗的毛病。他对南北朝、
唐代的山水诗人颇有影响。其后诗人鲍照(410?-466)出身寒微,怀才不遇。
遗存不少优秀的乐府诗,《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代表作,抒发了他对门阀士族
压迫的强烈反抗,表现了他不屈的人格。魏晋以来,七言诗长期为文人所轻视,
以为“体小而俗”。鲍照大胆采用七言形式,给它注进了丰富的思想内容,使七
言诗在他手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其诗对盛唐诸家均有影响。齐代永明(483-493)
年间,“声律说”大盛。诗文讲究骈俪,要分明“四声”,力戒“八病”,这样
逐渐形成了后来的近体诗(律诗、绝句),当时称之为“永明体”。这时著名诗
人有谢朓和沈约。谢朓(464-499),以山水诗著称,其诗清新流丽,少繁词冗
句。代表作有《晚登三山还望京邑》等。庾信(513-581),早年曾从事宫体诗
创作,羁留北朝以后,诗风大变,诗中充满强烈的思念故国之情,形式和技巧都
很精工。晋宋以后,诗歌发展落入形式主义泥潭,尤其是梁简文帝(萧纲,549-
551在位)大倡宫体诗,形式绮靡,内容淫秽,是诗歌发展的逆流。这种恶劣诗风
一直延续到初唐,其间一、二百年,好诗绝少。

    南北朝乐府民歌,保存下来的有四百七十余首。南朝乐府主要有“吴声歌曲”
和“西曲歌”。吴歌产生于江南建业一带;西曲产生于长江中游和汉水两岸的商
业都会--今江陵、宜昌、襄樊等地,这些乐府,题材较狭窄,多为情歌,其次
是关于女性的描写,有较浓的色情成分。其代表作是《杂曲歌辞》中的《西洲曲》。
南朝乐府,一般体制短小,五言四句。这些民间情歌,语言清新,妙用双关,比
较含蓄委婉,具有抒吐心声、明丽天然的本色。

    北朝乐府总计七十余篇,数量远不及吴歌和西曲,但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是北方不同民族民歌的汇集。北朝乐府,写北国风光,边塞从军、民族战争、逃
荒罹难、羁旅异乡、男女爱情等,既有汉民族的佳作,也有兄弟民族的杰构。如
英雄史诗《木兰辞》,千古绝唱《敕勒歌》,都是其中之佼佼者。比之于缠绵委
婉的南朝民歌,它有质朴粗犷、刚健明快的特色。


--
※ 修改:.fzx 于 Oct 29 22:21:44 修改本文.[FROM: heart.hit.edu.cn]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heart.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2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