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可乐), 信区: Poem_ci
标  题: 无名氏--西洲曲
发信站: 紫丁香 (Wed Sep 17 10:50:44 1997)

           西洲曲
             无名氏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释】
 下:飘落。
 西洲:地名,未详所在。唐代温庭筠《西洲曲》
       说:“西洲风色好,遥见武昌楼。”据此
       推测,西洲在武昌附近。这里指女子曾经
       与她的情人欢会的地方。
 杏子红:指杏红色。
 鸦雏色:像小乌鸦的羽毛那样又黑又亮。
 伯劳:鸟名,仲夏 (五月) 时开始啼叫,喜欢单栖。
 乌臼:一作乌桕,落叶乔木,夏天开小花。
 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莲子:与“怜子(你)”谐音,隐指对男子的爱情。
 望飞鸿:盼望书信,古人有鸿雁传书的说法,因此以鸿指信。
 青楼:漆成青色的楼房,此指女子居所。
 尽日:终日。
 海水:这里指江水。
 摇空绿:江水空自绿波荡漾。

    【鉴赏】
  南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和汉小流域产生了一种民歌体裁,
它们几乎是清一色的情歌,描写男女恋情中的悲欢离合,
这一首《西洲曲》便是以一位女子的口吻,倾诉了对情人
的相思之情。
  诗开篇即提到“西州”二字,忆梅下西洲,而折梅是为了
寄给江北的一个人。这时读者虽然还不知道主人公是男是女,
但已可感受到他(她)对那个人的思念。接下来两句, 以十分
明显易辨的容貌描写,展现给读者一个丽人的倩影。“单衫”
与折梅时节相距显然有数目, 暗示时光流逝。五六句是说
她摇船去西州,再一次提到西洲,说明此地让人难忘,一定
是个特殊的地方。日落时分,形影孤单,更觉美景难在。
“伯劳”,“乌臼”都是暗指夏季来临,时令变迁。接下来,
这位女子抒发对情人无尽的思念。在写法上,“树下即门前”
八句由树及门,再及采莲,由此回想采莲时与情人幽会的欢
愉时光。“忆郎郎不至”到最后,又由看见飞鸿到登楼望郎,
由望郎不至到凭栏苦候,再由长天碧水联想到自身情怀,最
后寄情南风与幽梦,盼与情人相聚。这一段中每一句结尾的
那个字都成为下一句叙述或行动的对象,这种文学上的顶针
修辞法,巧妙而又深沉地表达了这位女子绵绵不绝的相思之
情,缠绵悱恻,让人心动。而其中,更有方位上的变化,由
低及高;视角的转移,由远及近;时间的推移,由晨至昏,真
是无一处不关情,而又无一处实写“情”字,既符合女子的
身份,又使情怀更加含蕴,感人。
  全篇三十二句,基本上四句一换韵,读之摇曳生姿,余音
袅袅,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和李白的《长干行》都受
其影响。诗中比喻多且精巧,如以杏红描述女子衣衫,以雏
鸦羽毛的乌黑来比喻少女秀发;另外,梅,莲,飞鸿等意象
的运用,使这首民歌体裁的诗歌媚而不俗,且洋溢着生活的
气息,使全诗婉转动人。这首诗对景致的描画同样是别具一
格的,读者处处可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思念之情;而景与人的
行动相融合,又构成一幅幅优美的江南水乡图,掩卷思之,
恍若眼前。因此,它虽然是一首情诗,却可以博得众多读者
的喜爱。


                                   

--
※ 来源:.紫丁香 pclinux.hit.edu.cn.[FROM: 202.97.230.1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725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