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可乐), 信区: Poem_ci
标  题: 陶渊明--饮酒
发信站: 紫丁香 (Wed Sep 17 10:48:25 1997)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一427) 一一名潜, 字元亮,
阳浔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早年曾
任江州祭酒、 镇军参军、 彭泽令等职,
因厌恶官场的污秽,遂隐居躬耕,过了二
十年的田园生活。他是中国诗歌史上的巨
匠,其作品主要表现农村的田园景物和躬
耕的乐趣,但也有不少诗中表现了他的政
治理想和高尚人格。作品平淡自然,意韵
深远,对后世起过极大影响。有《陶渊明集》。

    【注释】
  结庐:构筑居室。
  尔:如此。
  悠然:自得的样子。
  南山:此指庐山人。
  日夕:傍晚。
  相与还:结伴回家。
  真意:人生的真正意义。
  忘言:语本《庄子·外物》:“言者所
以在意也,得意而忘言。”此指人生真意
不知如何用言语来表达。

   【鉴赏】
  陶渊明曾作《饮酒》诗二十首,这是其
中第五首,也是最著名的一首。
  首句即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宁静悠然的画
面,即一个无车马喧闹的场所。接着为了
回答“在人境”,“无车马喧”的疑问,诗
人吟道“心远地自偏”,从而不仅道出了
此词的主旨,也道出了诗人一生追求的立
身宗旨。接下来四句描述了诗人的隐居生
活。菊生篱下,诗人欣然采之,不期抬头,
南山在眼前遥相问候。这一“采”一“见”,
似有意又似无意, 全凭兴之所致,而意
境便在不经意中自然天成。因而“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都被视为陶诗意
境、风格的名句,而王国维称其为“无我
之境”,这时物我合一,浑然一体。接下
来两句以山间夕阳,飞鸟归林进一步渲染
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就在
这样的情景下,诗人情不自禁地抒发了人
生真谛的感悟,那正是一种欲辩已忘言的
境界,而诗人的欣喜之情也跃然纸上了。
  全诗淡泊清新,用字简炼,然意境全出,
读之如山泉般清冽,飞云般舒展。其中
“菊”,“飞鸟”象征着诗人对高尚情操
及自在人生的仰慕与追求,含蕴地寄托了
与山林为伍的情意。而读者也在这“语有
尽而意无穷”的诗作之外,引发无数遐想,
达到淡忘尘世、融于自然的境界。

--
※ 来源:.紫丁香 pclinux.hit.edu.cn.[FROM: 202.97.230.191]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1.977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