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王褒(约513—576)字子渊,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名族。梁元帝
登位,他因旧交之情受委重任,拜吏部尚书、右仆射。江陵城破,元帝出降,诸臣均被
带到北方。王褒以门第与文才,受到重视。仕西魏、北周,官至太子少保、少司空,与
庾信同为北方文坛的宗匠。
  王褒在梁时,作有七言《燕歌行》,萧绎及诸文士均曾唱和,但诸篇之中,一般认
为仍以王褒原作为佳。诗中写南方春色,塞北寒苦,闺妇思远,征夫怀乡,颇可见出梁
代诗歌重视美感、喜欢以华艳的文辞与哀怨的情调相结合的特点。王褒还存多首边塞诗。
  如前所言,梁代边塞诗已经很发达,而且习惯以北地风光为背景,所以王褒的这些
诗,未必都是到了北方以后才写的。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影亏同汉阵,轮满逐胡兵。天寒光转白,风多晕欲生。
  寄言亭上吏,游客解鸡鸣。(《关山月》)这首诗当是就乐府题名而虚构,并非反
映具体战事。通过写景,渲染边塞的凄凉和战争趋于失败的气氛,效果尤其突出。“影
亏”、“轮满”两句,以月的盈亏表示时间的推移,同时象征敌盛我衰的变化,显示精
深的锤炼之功。
  如果《关山月》确系在南方所作,可以说王褒诗在梁朝文人追求抒情力度的努力中
,已经取得较特出的成绩。到了北方以后,由于人生处境、自然环境的变化,这方面的
特点更为显著。如果写景绝句《云居寺高顶》:“中峰云已合,绝顶日犹晴。邑居随望
近,风烟对眼生。”景象堪称壮丽。《渡河北》则是王褒诗中最著名的一篇: 秋风吹
木叶,还似洞庭波。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薄暮临
征马,失道北山阿。
  这首诗表现了对故国的思念,和人生失路、无可奈何的悲哀,风格也是萧瑟苍凉的。
    在南北朝诗风的演变上,他和庾信起了相似的作用。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1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