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Poem_ci
标  题: 格律声韵之九  其他综述
发信站: 紫 丁 香 (Mon Sep 20 11:13:54 1999), 转信


格律声韵之九  其他综述
--------------------
第一部分:声与平仄
声分四调,不是现代拼音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是:平、上、去、入。
其中平又可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
古人把上平声和下平声统称:平声;把上、去、入三声统归:仄声。
四声法云: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藏。
此说道出四声的区别,但颇抽象。我却觉得用“东、董、洞、笃”四声作音谱更易
区分。
由于律绝中不以仄音为韵(古绝除外),所以只须学会辨别平音即可,不是平音的,
一慨属仄音。如果只写绝律,已经足够。
但区分平音,不能简单地以现代拼音的平声去辨别,我认为有效的方法,便是大量阅
读唐宋诗词,对比平仄,从中吸收和积累平音字库。
如果你对词有兴趣的话,还须学习分辩仄音中的上、去、入三声,因为有些词牌中,
须要用到上声韵、去声韵和入声韵,比诗更具体而微。当然,这是最高境界的追求了。
我提倡只须填那些平声韵的词,避开仄韵,既可偷懒,也一尝填词的乐趣。
--------------------------
第二部分:诗的对仗
一、对仗的种类:以词性区分,有9类:
名词、形容词、数词、颜色词、方位词、动词、副词、虚词、代词。注意的是:
数目词中,包括:“孤”、“半”、“单”、“双”等。
二、对仗的讲究:
1、工对:即工整的对仗。凡同类的词相对,便是工对。
2、宽对:用邻近的事类相对,比工对稍差,称作宽对
关于对仗的实例,《声律启蒙》中有非常详尽的例句。
------------------------------------------------
第三部分:诗的布局。
诗的内容布局,有起、承、转、合之说。
七绝中以句为单位,分别对应起、承、转、合。
七律中,以联为单位,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分别对应起、承、转、合。
相对而言,七绝的起、承、转、合往往没有七律明显。关健要记住,相关内容,应在
联内表达,不要让某联的首句,叙述与上联尾名一样或相关的意思。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202.97.230.148]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002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