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coco (缥缈公主), 信区: Poem_ci
标 题: [词学名词释义]令·引·近·慢
发信站: 哈工大紫丁香 (Mon Sep 13 21:13:19 1999), 转信
令·引·近·慢
唐五代至北宋前期,词的字句不多,称为令词。北宋后期,出现了篇幅较
长,字句较繁的词,称为慢词。令、慢是词的二大类别。从令词发展到慢词,
还经过一个不长不短的形式,称为“引”或“近”。明朝人开始把令词称为小
令,引、近列为中调,慢词列入长调。张炎《词源》云:“美成诸人又复增演
慢曲引近。”可知引、近、慢词到宋徽宗时代已盛行了。
“令”字的意义,不甚可考。大概唐代人宴乐时,以唱歌劝客饮酒,歌一
曲为一令,于是就以令字代曲字。白居易寄元微之诗云:“打嫌调笑易,舞讶
卷波迟。”自注云:“抛打曲有调笑令。”又《就花枝》诗云,“醉翻衫袖抛
小令。”又《听田顺儿歌》云:“争得黄金满衫袖,一时抛与断年听。”“抛
打曲”的意义,未见唐人解说,从这些诗句看来,似乎抛就是唱,打就是拍。
元稹《何满子歌》云:“牙筹记令红螺怨。”此处“记令”就是“记曲”,可
知唐代人称小曲为小今。
小令的曲调名,唐人多不加令字。调笑令本名调笑,一般不加令字,《教
坊记》及其他文献所载唐代小曲名多用“子”字。唐人称物之么小者为“子”,
如小船称船子,小椀称盏子。现在广东人用“仔”字,犹是唐风未改。曲名加
子字,大都是令曲。如甘州原是大曲,其令曲就名为甘州子。又有八拍子,意
思是八拍的小曲,渔人的小曲,就名为渔歌子。流行于酒泉的小曲,就名曰酒
泉子。到了宋代,渐渐不用子字而改用令字,例如甘州子,在宋代就改称甘州
令了。也有唐五代时不加子字或令字,而在宋代加上令字的,例如喜迁莺、浪
淘沙、鹊桥仙、雨中花等。令字本来不属于调名,浪淘沙令就是浪淘沙,雨中
花令就是雨中花,二者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万树《词律》和清定《词谱》却
以为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万氏明知“凡小调俱可加今字”,但还认为许多人
的作品词句不完全一样,坚持浪淘沙令不是浪淘沙,岂不是很固执吗?《猗觉
寮杂记》称“宣和末,京师盛歌新水”。这所谓新水,就是新水令。宋人书中
引述到各种词调,往往省略了令字或慢字,不必因为有此一字之差而断定其不
是同一个曲调。
引,本来是一个琴曲名词,古代琴曲有笺篌引、走马引,见于崔豹《古今
注》和吴兢《乐府占题要解》。宋人取唐五代小令,曼衍其声,别成新腔,名
之曰引。如王安石作千秋岁引,即取千秋岁旧曲展引之。曹组有婆罗门引,即
从婆罗门旧曲延长而成。此外晁补之有阳关引,李甲有望云涯引,吕渭老有梦
玉人引,周美成有蕙兰芳引,大概都是由同名旧曲展引而成。不过这些旧曲已
失传了。万红友注王安石千秋岁引云:“荆公此词,即千秋岁调添减摊破,自
成一体,其源实出于千秋岁,非与前调迥别也。”又云:“凡题有引字者,引
伸之义,字数必多于前。”徐诚庵亦云:“凡调名加引字者,引而伸之也。即
添字之谓。”此二家注释,皆近是而犹有未的。盖引与添字摊破,犹有区别。
大概添字摊破,对原词的变化不大,区别仅在字句之间,而引则离原调较远了。
词调中还有用“影”字的。我怀疑它就是引。汲古阁刻本《东坡词》有虞
美人影一阕,黄庭坚亦有二阕。不知是否二人一时好玩,改引为影。但此词字
数少于虞美人,又恐未必然。延祐刻本《东坡乐府》,此阕题作桃源忆故人。
这个词调名起于南宋,陆放翁也作过这样一首,题作桃园忆故人。另有一首贺
圣朝影,亦可能是贺圣朝的引伸。不过贺圣朝是四十七字,而贺圣朝影只有四
十字,则可能另有少于四十字的唐腔贺圣朝,今已失传。贺圣朝这个曲调名,
早已见于 《教坊记》 ,可以肯定它一定有唐代旧曲。姜白石凄凉犯自注云:
“亦名瑞鹤仙影。”我怀疑它是从瑞鹤仙令词引伸而成。不过瑞鹤仙令词今已
失传,便无从取证了。另有一百二十字的瑞鹤仙,这是瑞鹤仙慢词了。《阳春
白雪》有徐囦了的一首瑞鹤仙令,实在就是临江仙,此必传写之误,不能与瑞
鹤仙影比勘。以上三调,皆在疑似之间,影之于引,是一是二,均未可论定。
近,是近拍的省文。周美成有隔浦莲近拍,方千里和词题作隔浦莲,吴文
英有隔浦莲近,此三家词句式音节完全相同。可知近即是近拍。以旧有的隔浦
莲曲调,另翻新腔,故称为近拍。隔浦莲令曲早已失传,惟白居易有隔浦莲诗,
为五言四句,七言二句,这恐怕就是唐代隔浦莲令曲的腔调句式,王灼《碧鸡
漫志》谓“荔枝香本唐玄宗时所制曲,今歇指、大石二调中皆有荔枚香近拍,
不知何者为本曲。”此文亦可以证明荔校香近即荔枝香近拍,且有同名而异曲
的,宋词乐谱失传,这个问题就无法考究了。
慢,古书上写作曼,亦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得迟缓了,因
此山曼字孳乳出慢字。《乐记》云:“宫、商、角、徵、羽,五音皆乱,迭相
陵,谓之慢。”又云:“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比于慢矣。”这两个慢字,
都是指歌声淫靡。《宋史·乐志》常以遍曲与慢曲对称。法曲、大曲都是以许
多遍构成为一曲,如果取一遍来歌唱,就称为遍曲。慢曲只有单遍,可是它的
歌唱节拍,反而比遍曲迟缓。张炎《词源》云:“慢曲不过百余字,中间抑扬
高下,丁抗掣拽,有大顿、小顿、大柱、小柱、打、掯等字,真所谓上如抗,
下如坠,曲如折,止如槁木,偶中矩,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珠之语,斯为难
矣。”这一段话,其中有许多唱歌术语,我们已不很能了解,但还可以从此了
解慢曲之所以慢,就因为有种种延长引伸的唱法。唐代诗人卢纶有一首《赋姚
美人拍筝歌》,有句云:“有时轻弄和郎歌,慢处声迟情更多。”由此可见唐
人唱曲已有慢处。到了宋代,有了慢词,于是曲有急慢之别。大约令、引、近,
节奏较为急促,慢词字句长,韵少,节奏较为舒缓。但在令慢之中,也各自还
有急慢之别。例如促拍采桑子,是令曲中的急曲子。三台是古十拍的促曲,就
是慢词中的急曲子了。
词调用慢字的,这个慢字往往可以省去。如姜白石有长亭怨慢,周公谨、
张王田均作长亭怨。王元泽有倦寻芳,潘元质题作倦寻芳慢,其实都是同样一
首词。《诗余图谱》把倦寻芳和倦寻芳慢分为两调,极为错误。不知《扪风新
语》引述王元质此词,亦称倦寻芳慢,可以证明这个慢字,在宋代是可有可无
的。此外如西子妆、庆清朝等词,在宋人书中,有的加慢字,有的不加,都没
有区别。大概同名令曲还在流行的,那么慢词的调名,就必须加一个慢字。同
名令曲已不流行,或根本没有令曲的,就不必加慢字了。
天涯若比邻 冷月可有情 流水痴侣意 浮云侠客行
http://luzi.yeah.net mailto:luzi@cenok.net
--
※ 修改:.coco 于 Sep 13 15:09:15 修改本文.[FROM: 10.48.7.69]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4.031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