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贾谊(前201—前169),洛阳(今属河南)人。年仅二十二岁,便受到汉文
帝赏识,任太中大夫,参与国家事务,为朝廷中年轻有为的政治家。他性格尖锐,敢于
说话,好论天下大事,引起朝中元老的不满,被贬谪到楚地任长沙王太傅,因此写下了
他的两篇主要赋作:《吊屈原赋》和《鹏鸟赋》。
  《吊屈原赋》是贾谊赴长沙途经湘水,感念屈原生平而作,名为吊屈原,实是自吊
。其中说:“鸾凤伏窜兮,鸱枭翱翔;阘茸尊显兮,谗谀得志。”“彼寻常之污渎兮,
岂容吞舟之鱼;横江湖之鳣鲸兮,固将制于蝼蚁。”都是用了屈原式的语言,来抒发自
己受排挤遭打击的愤慨。此赋前半多用四言句,后半多用楚辞式的长句,可见他在学习
楚辞的同时又能有所变化。
  《鹏鸟赋》作于贾谊谪居长沙时。某日有一只鹏鸟(猫头鹰)飞入贾谊室内,在当
时的迷信中,这意味着“主人将去”,大不吉祥。贾谊正处于失意的境地,因此更想到
世事无常、人生短促可哀,便作此赋自我宽慰。赋中以万物变化不息、吉凶相倚,不可
执著于毁誉得失乃至生死存亡的道家哲学为解脱之方,却在解脱的语言中深藏不可解脱
的痛苦。这种表现方法,以此赋为开端,成为中国文学中常见的和典型的表现方法之一。
  在文体特征上,《鹏鸟赋》可以说是楚辞体与汉赋之间的一种过渡。由于重视说理
,直接抒情的成分已经减少;它的文句,除去语气词“兮”字,基本上都是整齐的四言
句,这已经脱离了楚辞的风格;赋的内容,以假设自己与鹏鸟的问答展开,也隐然开汉
赋问答体的先河。因此,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这篇《鹏鸟赋》在西汉前期辞赋中都是值
得重视的。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948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