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历任郎中、太史令、 
侍中、河间相等职。他不仅擅于文学,又是著名的古代科学家,以知识广博著称。其赋
今存《思玄赋》、《应闲》、《二京赋》、《南都赋》、《归田赋》全篇及《定情赋》、
《舞赋》等残文。《二京赋》是继班固的《两都赋》而作,但篇幅更为巨大。如《东京
赋》长五千四百余字,超出《东都赋》一倍以上。因此对各种生活场景的描绘,《二京
赋》能够写得更细致。尤其在世俗生活方面,如都市商贾、侠士、辩士的活动以及杂技
表演等,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如《西京赋》中,有近四百字的一节描写“角抵百戏”
的演出情况,这是《两都赋》所没有的。《东京赋》中清新流丽的自然描写,同样为 
《两都赋》所未见:
  濯龙芳林,九谷八溪。芙蓉覆水,秋兰被涯。渚戏跃鱼,渊游龟蠵。永安离宫,
    修竹冬青。阴池幽流,玄泉洌清。鹎鶋秋栖,鹘鵃春鸣。雎鸠丽黄,关关嘤嘤。
  另外,《二京赋》也包含了某些批判性的内容,如:“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偷乐,忘
民怨之为仇也;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这显
然不同于以前大赋中“劝百讽一”的尾巴,而更具现实性。总之,《二京赋》虽是传统 
形式的大赋,并且同样充斥正统的内容,但已经不再像班固的《两都赋》那样,完全以
儒家学说为中心命题,一些世俗性的内容,抒情和批判的成分,正在悄悄地渗透进去,
这同抒情小赋的出现,有其一致之处。 马融(79—166)字季长,扶风茂陵(今
陕西兴平)人,著名学者,又是大官僚。他自述作《长笛赋》的动机,是因前人描写乐
器的赋中独缺笛,“故聊复备数”。
  但赋中抒情成分,则较前人同类之作为浓。开头一节,描绘制笛之竹的生长环境孤
僻凄凉,为“危殆险巇之所迫,众哀集悲之所积”,以此渲染笛声之哀,而实际渗透了
作者的人生情怀。赋中与结末杂用五、七言诗句,为汉赋之创格,而为后人所经常袭用。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3.109毫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