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etry 版 (精华区)

发信人: fzx (化石), 信区: Poem_ci
标  题: 血缘的分流(组诗)
发信站: 紫 丁 香 (Thu Nov 25 21:03:49 1999), 转信

         血缘的分流(组诗)
            据说
            那时我还在青青杨梅树上
                    --闽南谚语
     
     木履声声

       一
     
     从劳作中赎回的手
     待见日光
     就苍老了
     它们交叉在唐衫的肚皮上
     被苍蝇当作
     繁忙起落的机场
     几滴鸟屎准确投中破葵扇
     吮咂一下口涎极为响亮
     青石板翻个身
     半是温热半是沁凉
     
     蝉在倦怠午间擦燃曳光弹
     指示我雷殛前最后一棵老樟
     
     我外公的外公
     胡须上有汗
     
          二
     
     啐着满地甘蔗渣
     小瓦房蹲在河沿街的旧梦里
     断尾狸猫溜进穿出
     掀动支起的竹编门帘
     帘影里乌光水亮的圆答
     暑上摇摇欲坠的玉兰花答
     抚簪的那一只银戒的手
     
     受银戒催眠
     我的手敲击百年前的哑语
     
     俯探滴水檐前的古井
     我认出了外公的外婆那一双桃花眼
     
     竹帘外叫卖绿豆凉糕
     
          三
     
     小小红漆木履灿开黄蕊梅花
     并排守着腰形藤篮
     兰花褂子青布罩衫漂动水声
     荡开浮草漾走黄嘴鸭子
     却
     捡起鲜泠泠一对并蒂荔枝
     
     满满一担荔枝歇在上游
     陪我外公的母亲
     捋着辫子
     听河水喧哗得欲盖弥彰
     
     我听说外公的父亲不会挑担
     掀起红盖头才认识新娘
     谁都知道荔枝被叫陈三的公子哥儿
     扔给了梨园戏里的五娘
     漳州女子剥食荔枝
     腮边红潮涌动
     
     河沿街的戏文
     因为红漆木履的少不更事
     永远放下了竹帘
     
         籍贯
     
         一
     
     在衢州换驿马的春稼公
     近视眼凑近油灯
     蝇头小楷记事绢纸:
     "兵部尚书率众送至乌江渡
     奉礼银三百两"
     不慎燎焦了山羊胡子
     手忙脚乱之际
     又把袖管烧了个洞
     
     沮丧补笔:
     "余仅一件长衫
     惜哉"
     
     近两百年后
     我在乌江渡旧官道
     与这一段籍贯
     邂逅
     无香无臭
     
         二
     
     开中门系马柱前滚身下鞍
     一进 二进 三进
     进进磕拜列宗列祖
     左厢 右厢
     厢厢作揖乡亲父老
     独不见儿时打手板的私塾老儒
     答 无长衫出门
     急起后厅脱衫
     嘱子侄快快送去
     不及缝补请向先生多多赔礼
     
     扒干净最后一粒白米饭
     心满意足摸摸胡子
     下不为例
     明天蕃薯稀粥照样
     
     泉州老屋的影壁上
     可扪到春稼公一堆残渣余孽
     
         三
     
     吹烛时梆敲四更
     鸳鸯被仍然簇新触鼻樟脑味
     是夜
     四柱大床无风也无浪
     只听老妻含愧暗泣
     着履下床
     找尿壶
     叹气
     
     遂以二房长子继养
     教儿吟诗填词作对子
     方砖上羊毫清水临摹颜柳
     我祖父的祖父
     九岁书法别具一格
     
     春稼公手书扇面
     一天天破损在父亲墙上
     越来越值钱
     
          四
     
     我夹着籍贯这条尾巴
     出入各种表格
     长长短短
     
     官至学台的
     春稼公
     在故宫的御林榜上
     洗尽铅华
     一阵小风就能
     把他的脸吹散
     
           桃花镯
     
     把桃花玉镯套在她手腕的那人
     被飓风收藏在马六甲海峡
     女人心中六十年
     永远的
     险恶的翡翠
     
     端端正正挂在厅堂中央
     不怒自威
     身前身后一片空白
     不知祖爷爷是谁
     人人称她祖奶奶
     
     雕花窗下那具
     曾被她的肘
     磨凹的楠木躺椅
     有风的夜里
     一摇一晃俱是吞泣的浪声
     
         二
     
     无人听懂
     十九岁关上寡妇的是非之门
     大户深宅本不缺剩饭
     偏要陪一架纺车到天明
     抱养四个儿子
     俱读书娶亲继承家业
     孙辈穿梭于马六甲海峡
     如过江之鲫
     
     扛回一座花园红楼
     窗窗面海
     和每年做寿时的供品
     钻石戒指珍珠项链黄金镯子
     和众多"丫环
     和瞻仰
     
     她是家族的神
     
         三
     
     她不识字。
     没留下日记或自传
     墓碑上只有袁柳氏
     也没有合葬的人
     落叶归根于峭壁上
     她走时仅带了那对桃花钧
     一只给了夕阳
     一只给了初月
     它们因此都牵引着血丝
     亦动亦静的桃花痕
     
         四
     
     老樟木箱子挣脱铜锁
     暮色砰砰作响
     一件右衽团花旧绸褂
     游移飘浮于锈镜
     拼凑我隔世的容颜

           1996年12月7日
     

--
※ 来源:.紫 丁 香 bbs.hit.edu.cn.[FROM: gaea.hit.edu.cn]
[百宝箱] [返回首页] [上级目录] [根目录] [返回顶部] [刷新] [返回]
Powered by KBS BBS 2.0 (http://dev.kcn.cn)
页面执行时间:2.284毫秒